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内涵发展--------我的办学思想

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内涵发展--------我的办学思想

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内涵发展--------我的办学思想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内涵发展--------我的办学思想宛城区溧河乡王堂小学2010.5突出办学特色着力内涵发展--------我的办学思想《左氏春秋》上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同样作为一名校长也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办学思想。

作为一名校长,要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实施细致、高效、人文化的管理,调动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积极性,在坚持依法治校而又充满民主、人文化的氛围中促进广大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年来,我坚持科学发展观,以“1567”教育构想为指导,促进学校精致化管理,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校园、特色校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切实落实“以人为本,为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每位学生的学业成功奠基;科学管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积蓄力量”的办学理念。

当人民满意的校长,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在“以人为本,为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每位学生的学业成功奠基;科学管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积蓄力量”的办学理念支配下,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12345教育设想”。

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促进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实现两个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自我,相信自己我能行,实现教师的专业提升;全面发展,群策群力,共同创新,实现教学的质量提升。

关注教师,要关注教师在活动中的关注、提升、回应、预设、整合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并在此基础上和大家一起探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策略给与恰当的回应,从而解决这些困惑。

只有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实施有效的关注。

要求教师对备课、说课、听评课、上公开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教后记和论文总结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进行表彰鼓励。

注重加强过程管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三个改革:改革育人方法,创造和谐校园;改革管理方法,实现绩效管理;改革教学方法,创造高效课堂。

“在育人活动中提高、在绩效竞争中发展、在课堂激励中进步”和“学中思、思中做、做中悟、悟中创”。

实施四个带动:拓宽工作思路,带动教育良性运作;拓宽学习内容,带动师生内涵发展;拓宽评价范围,带动正确舆论导向;拓宽人性空间,带动各项工作发展。

落实五种意识: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质量意识,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落实以绩效为动力的竞争意识,落实以德育为首的养成意识,落实以活动为目的特色意识。

一、在文化特色创建上,建设立体型校园文化。

对于立体型校园文化,学校确立了“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文化”六化、“廉教、爱教、乐教、学教、助教、善教”六教的指导思想。

王堂小学校徽以“WT”构成的火炬,火炬文化是学校着力打造的主题文化。

火炬文化的亮点————鼓励创新,锐意进取,象征生命、活力与激情,“生生不息”的雄健活力与生命力。

利用好班级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营造快乐、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认真组织好艺术、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按计划安排落实大课间,保证班班有歌声,力争每年举行一次以全校性运动会和文艺表演。

建设文化长廊,把学校学校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反映学校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的内容落到实处;利用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墙壁、走廊、教室空间,精心设计校园人文环境,创设教室文化、墙壁文化、走廊文化,充分发挥图书角的作用,深入开展读书活动。

结合乡土实际,将地方特色与学校文娱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大胆展示自己,营造切合学校实际的乡土文化氛围。

结合“书香校园”建设,为师生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教学楼一楼是艺术长廊,设计理念是:“真心做事,诚心工作,热心学习”。

二楼是阅读长廊,设计理念是:“让书籍成为学生们形影不离的挚友”。

三楼是励志长廊,设计理念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行阅读,读书标语更是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在各层楼梯间的墙壁上,张贴着各类提示牌,如,安全类的“轻声慢步靠右行”。

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项目主要通过写作、排球、舞蹈、书法、绘画、腰鼓、电子琴等兴趣小组的开展来进行。

二、在教学特色上,细化教学常规,强化常规教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坚持“教学为主”,从教学常规管理入手,多渠道、高质量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教学为中心,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说课、优质观摩课等教研活动。

加强教学研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学资源,从实际出发,制定教研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要深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强化并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目标责任制。

包括常规教学检查、教育科研、校本课程、业务培训和教育教学评价等。

学校将以“工作有计划,目标有分解,落实有措施,结果有考核”为原则,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做好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工作。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做到要求明确、措施落实,增强可操作性;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务实“多人上一课、一人上多课”研究活动;校长室、教务处形成合力齐抓教学,不断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实效。

加强学风建设,制订“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意见”,继续强化早读、午休、“晚清堂”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建立补差责任制度,健全后进生档案,提高补差实效,不让一名后进生掉队。

认真执行教科研考核制度,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做到申报立项定位准确,过程研究详实,数据资料积累科学,结题工作规范;严格执行岗位规范,每个教师自觉做到超前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并作好相关记录,认真辅导和考核学生,组织课外活动,制定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要求教师从学生的整体水平出发,着力抓全科及格率,杜绝单科独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要进行强化训练,搞好考情、学情分析,及时查漏补缺,抓中促优,培优拔尖。

要夯实基础,做好各阶段衔接工作。

统一规范教学全程,向精致的教学常规要质量。

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向40分钟要质量。

把课堂作为提高质量的主阵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探索低负担高效率的和谐教学之路。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重目标、重情趣、重过程、重迁移、重习惯,让每位学生尝到获得新知识的愉悦和满足,坚持“分层教学”策略,切实抓好培优补差工作,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整体提高;加强集体备课和评课的指导,集体备课和评课教务处、教科室要通力协作,加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备课、评课、上课水平。

结合岗位工作职责,拟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量化考核细则,紧紧围绕“备、讲、辅、批、考、评、补”七环节,搞好教育教学服务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对课堂教学要求明确具体。

教师课堂教学要做到:“一个突出”、“两个并重”、“三种思想”、“四个引导”。

一个突出是:突出“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放手、多扩展,实施创造性、开放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练、答等多种感官,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课堂;两个并重是: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并重;教师指导与学生会学并重。

三种思想是: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对学生教育要有爱心和耐心,根据差异搞好因材施教;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创造性的进行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

四个引导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使学生乐学;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会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教会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开阔思维空间,培养思维品质,学得主动活泼。

向教学过程管理要质量。

规范教学行为;加大校内视导的力度,强化整改,促进提高;对集体备课制、上课巡视制、推门听课制、课前候课制等制度的执行情况采取自查、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并把结果与工作评估、奖惩和聘任挂钩;加大质量考核力度,成立教学质量评估小组,进一步加强对质量检测工作的指导和过程监控,继续坚持调研和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调控机制,形成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预警机制,促使教育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

开展“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通过教研活动,努力使每位教师做到三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教学反馈。

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一周两次,写清反思时间,学校定时进行检查。

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创新课、优质课、优秀案例评选等系列活动,鼓励教师树立敢想、敢创、敢试的创新精神。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堂、关注学生、关注学习,尊重生命、尊重创造、尊重个性,更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那么如何构建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呢?我校开展了“怡—疑—议—释—移”五环节教学。

具体应用办法:(教师引导、点拨时间穿插不突破10分钟)1、怡:激趣明标,讨论学习目标。

(约5分钟)2、疑:质疑思考,自学发现问题。

(约5分钟)3、议:合作交流,明确文本重点。

(约10分钟)4、绎:加强运用,当堂进行训练。

(约15分钟)5、移:归纳迁移,落实教学目标。

(约15分钟)在落实课堂教学“五环节”模式同时,发挥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协调者、策划者作用和学生的合作者、探究者、表演者、体验者、实践者作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质疑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参与中学习,在反馈中学习,让学生体验快乐、成功、自信、幸福,让学生“能”动,“自”动,“心”动,“互”动,“行”动,让学生焕发活力,让学生展示自我,让学生进步,让学生成人,让学生成功,让学生成才,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三、在德育特色上,开展“争十星”、“创六自”活动。

围绕养成教育、三理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廉政建设、班集体建设、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评价、家校合作、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后进生转化工作等,根据本校德育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展“争十星”、“创六自”活动。

我充分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他们展示的舞台,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自我教育和自我矫正能力,让学生在超越中完成品性的内化,开展“争十星”活动。

“十星”包括德高星、智多星、好学星、才艺星、守纪星、平安星、运动星、卫生星、文明星、发明星。

德高星标准:品德高尚。

要有高尚的品行,高度的责任感。

尊重老师,关爱同学,乐于助人,拾金不昧。

智多星标准:发言积极,讨论主动。

分工合作,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去,积极思维,敢于大胆地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好学星标准:作业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优异。

要热爱学习,能够不断地去学习,有学习的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