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词汇学知识概要

现代汉语词汇学知识概要

现代汉语词汇学基础知识概括
文字: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语言的交际功能;有了文字,人类社会就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是,经验,技术,并得以系统的流传下来,传播开去;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才可以更好地对文字进行加工)。

2.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3.汉字特点:
1)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2)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
3)分化同音词能力强
4)有超时空性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属于正式字体。

草书行书是辅助性字体。

①金文:(钟鼎文)主要指西周青铜器上的文字。

②篆书:(大篆、小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字体。

③隶书:(秦隶、汉隶)是汉字演进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④楷书:(真书、正书)是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

草书:(章草,今草,狂草)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汉字的结构:
汉字结构包括笔画和部件。

汉字的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用描绘事物形状的方法来表示字义。

如:月、口、雨。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如:上、下、甘、本、末。

会意(异体会意字、同体会意字):用两个或以上部件合成一个字,把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

如:森、休、涉。

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

如:洋、湖。

其中,象形和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和形声字是合体字。

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主要作用是表示字的意义类属,帮助了解和区别字的意义。

社会发展,有些形旁的意义不好理解。

声旁的作用和局限:古今字的演变等原因,很多形声字的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还有的声旁在不同的形声字中表示多种读音,不易掌握;有的声旁不易分辨出来。

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义序、音序、形序)。

词汇
一、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二、几种词汇单位:
1.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确定语素可以用替代法,如:蝴蝶,迷离,马虎,骆驼。

❖语素按音节分:单音节和多音节语素。

❖按构词能力分:成词和不成词语素,如:地、走、牛/ 民、语、习。

❖按位置分:定位和不定位语素,如:老/ 头、儿
2.词: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造句单位。

●区别词和语素用:剩余法。

如:他又送信来了。

短语是由此逐层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

●区别词和短语的方法:扩展法或叫插入法。

如:冰箱,冰的箱子。

3.固定短语:词跟词的固定组合。

可分为:专有名称、熟语。

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4.缩略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

(简称、数词略写)。

三、词的结构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合成词:由两个或以上的词构成的语素。

(一)单纯词:(单语素词)
1.连绵词: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双声词:玲珑、参差、仿佛。

2)叠韵词:彷徨、窈窕、烂漫。

3)其他:芙蓉、蝴蝶、鸳鸯。

2.叠音词:姥姥、潺潺、皑皑。

3.音译外来词:葡萄、咖啡、巧克力。

4.拟声词:哗啦啦。

(二)合成词:
1.复合式:
1)联合型:途径、体制、骨肉、国家
2)偏正型:人流、热心、密植、火红、游击
3)主谓型:地震、月亮、耳鸣、霜降、
4)动宾型:司机、管家、动员、投资
5)中补型:提高、推广、立正、合成
2.重叠式:哥哥、姐姐
3.附加式:老—小—第—阿——子—头—儿—者
词义的构成和性质
(一)词义:词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

(二)词义的性质:
1.概括性:笔
2.模糊性:中午和下午
3.民族性:car 和车
(三)词义的分类:
1.概念义:理性义、主要意义
2.色彩义:附属义
1)感情色彩:大方、英雄
2)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3)形象色彩:垂柳、云海
义项和义素
一、义项: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一)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引申、比喻)。

(二)单义词和多义词:
(三)同音词:语音相同而意义不同。

二、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
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又叫词的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

“妻子”——[+近亲属][+配偶关系][-男性]
“丈夫”——[+近亲属][+配偶关系][+男性]
语义场
语义场:语意的类聚,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如:金木水火土——金银铜铁锡
语义场的层次:
1.人--工人(木工--瓦工--电工)、农民、士兵。

2.父亲、母亲
语义场分析:
1.类属义场:厨具类--------锅碗瓢盆
2.关系义场:老师--------学生
3.顺序义场:小学-------中学--------大学
4.同义义场: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语义场。

同义词的差别:
1. 意义方面:
1)意义轻重:轻视、蔑视;失望、绝望
2)范围大小:局面、场面;战争、战役
3)集体个体:树木、树;书籍、书
4)搭配对象:交换礼物、交流思想
2. 色彩方面:
1)感情色彩:宏大、巨大、庞大
2)语体色彩:脑袋、头部;吓唬、恐吓
3. 用法方面:突然(形容词性)、猛然(副词)
同义词作用:
1)使语言的表达精确、严密;
2)语体风格鲜明;
3)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4)使语气委婉;
5)连用可加强语气,使语意完足;
6)加重语气,突出形象,增强表现力。

5.反义义场:(互补反义义场、极性反义义场)
6.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的相关语义组成的反义义场。

互补反义义场:生——死、动——静
极性反义义场:快乐——忧愁、朋友——敌人
反义词作用:
1)揭示事物矛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特点;
2)连用可加强语气,强调核心意思;
3)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4)构成成语,合成词等。

语境: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使词义单一化;
●使词义具体化;
●增加临时性意义;
●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使词的附加意义发生变化;
●为解释词义提供依据;
●使词的内涵义突显现。

词汇的组成
词汇的组成: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汇最主要部分)。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一般词汇:数量多;缺乏稳固性,灵活性强;构词能力弱。

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给语言创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汇。

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

古语词:
●使语言匀称简洁;
●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
●表达讽刺、幽默等意义。

外来词:(借词):浪漫、摩托、模特儿
外来词构造:音译(沙发)、半音译半意译或音义兼译、音译前后加汉语语素(大巴)、借形(CD)。

成语: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成语特征:意义整体性;
结构凝固性;
风格典雅性。

成语来源: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

歇后语:比喻和谐音。

词义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的产生;
(二)旧词的隐退和复出;
(三)词义的演变:
●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对吸收方言词、外来词、古语词的规范的原则:●必要性;
●普遍性;
●明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