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元素试题1.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53 (2)126.9【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方格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元素符号,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4、相对原子质量(而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所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考点】元素周期表2.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27B.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碘离子核外共有54个电子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答案】C【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判断。
A、由图示可知,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根据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知其中子数为74,错误;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至于碘离子核外的电子数,取决于其得失电子数,故不一定是54,错误;C、由碘元素的汉字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由于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知其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正确;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钾的化合价为+1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价,错误。
故选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答案】B【解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B。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点评:熟练掌握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排序,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加点字的含义,表示物质的是A.食盐加碘B.酱油加铁C.钙片D.高山缺氧【答案】D【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碘、铁、钙”等,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中的,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故都是指元素,而且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它们;而高山缺氧中的氧是指氧气这种物质,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铝C.铁D.硅【答案】B【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选B。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6.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
右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B B.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g【答案】D【解析】由硼元素的周期表信息可得:硼元素符号为B;硼是非金属元素;硼原子有5个质子,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
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选A。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8.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C.H2D.2H2【答案】A【解析】表示原子个数的方法,就是直接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数字。
A、2H表示两个氢原子,正确;B、2H+表示两个氢离子,错误。
C、H表示一个氢分子,或每个氢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错误。
2表示两个氢分子,错误。
故选AD、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答案】A【解析】由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金属元素的名称都有金字旁(汞除外)。
10.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e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140.1g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答案】A【解析】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A、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铈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e,故A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铈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因此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40.1,故C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铈元素中子数=140-58=82,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要理解和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1.在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氧化铁【解析】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选B。
【考点】元素;元素与人体健康。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12.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符号为_____;(2) 表示的是(填符号);(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
【答案】(1) 得到 S2-;(2) (3)Na2O(或Na2O2)(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由1~8依次递增【解析】根据题意可得,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其符号为:S2-;表示的是;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Na2O(或Na2O2);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由1~8依次递增。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离子符号;化学式。
点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好助手,要加以理解,本题难度较大。
13.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解析】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元素。
选D。
【考点】元素;原子、离子;单质。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1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是11【答案】A【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方格内的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B、由A分析可知,该元素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钠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故C错误;D、元素周期圾中方格内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点评: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
15.硫原子和硫离子都属于硫元素的原因是A.具有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D.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D【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质子数不变。
故选D。
【考点】原子的组成。
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
16.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原子D.都含氧分子【答案】B【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NaNO2、Na2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故A不正确;B、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C、NaNO2、Na2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故C不正确.;D、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B。
【考点】化学符号及周围数字的含义。
点评:物质中含有元素,分子中含有原子。
17.(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三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2)3个氧分子__________(3)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4)+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___(5)碳酸钙_________【答案】(1) 3Na+ (2) 3O2 (3) 2H (4) (5) CaCO3【解析】(1) 钠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省略不写,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三个钠离子表示为3Na+;(2)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3)元素符号表示原子,2个氢原子表示为2H;(4)元素符号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5)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正左负右标上价,约分交叉写右下”,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