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的空间变化》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人口的空间变化》高考考点训练(原卷版)

微专题十人口微考点3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2·广东广州·一模)深港跨境学童(以幼稚园和小学为主)是指居住在深圳,但拥有香港籍而在香港就读的学童。

学童的父母大多都是双方不具备香港籍的“双非”,但孩子在香港出生而获得香港籍。

2013年起,香港实施停止接受内地“双非”孕妇的分娩预约政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非”父母选择让孩子在香港就读的根本原因是()A.教育费用偏低B.特区政策支持C.接轨国际教育D.深港交通便利2.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深港跨境学童入学潮出现在()A.2013年B.2015年C.2018年D.2020年3.随着深港跨境学童数量的减少,对香港本土学校的影响有()A.教育资源短缺B.班级数量缩小C.增加经济收入D.推进国语教育(2022·河南·高三开学考试)相对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020年“七普”中国人口增量排前四位的省份(如下表)。

截至2020年,甲省养老金累计结余金额过万亿,远超江浙等发达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省最可能是()A.广东B.河南C.四川D.河北5.甲省人口增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D.人口大量迁入6.甲省养老金累计结余金额远超江浙等发达地区,其原因是()A.老龄化率低B.人均消费水平低C.人均收入高D.人口容量大(2022·河南·模拟预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5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了新的城市化现象。

下图示意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随时间变化的人口分布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时段内北京市的人口变化状况是()A.远郊区人口增幅先慢后快B.近郊区的人口数量明显上升C.城市中心区人口逐年下降D.大量人口由中心区迁往郊区8.北京市新的城市化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城郊之间经济差别变小B.中心区交通更加拥堵C.导致城市中心区衰落D.解决北京高房价问题9.为促进北京市新的城市化健康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加快发展第二产业B.提高城市入户门槛C.扩大对外开放窗口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泰尔指数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状况。

下表为1982-2020年我国南北方地区泰尔指数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表示信息反映出2020年我国()A.北方地区内部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最大B.北方地区间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最大C.南方地区内部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最大D.南方地区间人口分布空间差异最大11.与北方地区相比,1982-2020年我国南方地区()A.地区间人口流动较大B.地区内部人口流动较大C.地区间人口流动较小D.地区内部人口流动较小12.相比南方地区,对我国北方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影响更大的是()①人均GDP②地貌类型③地均粮食产量④科技水平⑤温度带A.①④B.②③C.③⑤D.①③(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东京都市圈由一都(东京都)三县(琦玉、千叶、神奈川)组成,经济发达,生活着全日本近1/3的人口。

下图为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1995年以前,一都三县的城市化状况()A.东京都出现郊区城市化B.东京都出现再城市化C.三县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三县城市化发展迅速14.东京都市圈在1995年以前的发展状况,说法合理的是()A.东京都市圈人口出现负增长B.东京都城市用地明显护张C.东京都部分产业转移至三县D.庄基的服务范围相互嵌套15.与前期相比,造成1995年以后东京都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交通条件改善B.产业结构升级C.服务设施完善D.生活成本降低(2023·江苏·高三专题练习)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在经历了近40年的东移之后,开始陆续返乡。

随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农民工净迁出现象,下图为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地区2018年、2019年农民工净增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与2017年相比,2019年京津冀地区农民工()A.数量上升B.受教育程度提高\C.数量下降D.多从事第三产业17.江浙沪、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大量迁出,其主要原因是两地区()A.第二产业规模缩小B.第三产业发展缓慢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生活成本不断提高(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跨市辖区和区内人口流动两类。

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跨市辖区人户分离的特点是()A.增长速度不断加快B.增长速度趋于减缓C.数量不断增加D.数量开始减少19.市辖区人户分离可能导致区内()A.家庭数目显著减少B.生活质量普遍提升C.养老与育儿成本较低D.公共资源拥挤和浪费(2022·浙江台州·模拟预测)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达半年及以上的人口,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取得公安户籍的人口。

下图为杭州市2010-2020年主要人口数据。

完成问题。

20.杭州市常住人口增量远超户籍人口增量的主要原因是()①户籍政策限制大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③经济发展速度快④婚姻观念的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1.常住非户籍城镇人口对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③增加了劳动力数量④带动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22·河北邢台·模拟预测)截至到2019年12月,全球难民的规模已高达7950万人。

下图分别为世界前十大难民来源国和接纳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世界难民的国际迁移( )A .以社会保障条件为依据B .以永久定居为目标C .以生态良好区为目的地D .以近距离暂住为主23.土耳其成为难民流入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 .文化包容性最强B .劳动力资源不足C .地跨欧亚两大洲D .环境人口容量最大(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川渝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战略支撑之一,区域范围包括四川省和重庆市。

川渝地区城市联系网络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双核心+边缘"模式,图示意1963—2017年川渝地区不同类型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008年后川地区省市内流动人口数超过了川渝同外部流动人口数,这有利于()A.减缓老龄化发展速度B.减轻人地矛盾C.扩大城市的辐射范围D.提升城市等级25.川渝两地间人口流动强度远远弱于省市内流动,主要是由于川渝两地()A.经济水平差异较大B.受行政界限影响大C.生活习惯差异较大D.户籍管理较严格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26.(2022·湖南·长郡中学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回流人口是指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务工后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所在地的人口,多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

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2008年前从东部发达地区返回户籍地的人口,习惯上称为第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回乡后大都回归农村,重操农业;2008年后的回流人口被称为新一代回流人口,这部分人口回乡后在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的影响下多选择在当地县城就业、购房定居,推动了当地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回乡前后的职业类型。

(1)说出与第一代回流人口相比,新一代回流人口从事职业的特点。

(4分)(2)分析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多选择定居当地县城的主要原因。

(6分)(3)简述吉安市新一代回流人口定居县城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6分)27.(2022·河南开封·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乌鞘岭以西、祁连山北麓。

全流域可分为南部祁连山区、中部河西走廊平原区、北部低山丘陵荒漠区三大区域单元。

该流域内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通过生态移民等一系列措施,石羊河流域已初步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探索出了“少用水,多采光,设施化,高效益”的特色节水农业模式。

下图为石羊河流域人口空间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该流域三大区域单元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

(6分)(2)开展生态移民的主要区域在北部区域,而不是南部区域,试说明原因。

(6分)(3)分析该流域发展这种节水农业模式的优势。

(4分)28.(2023·浙江·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后,在县城和地级市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

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部人口跨区域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形成多个具有地域特点的城市群。

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

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推测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的素质结构特点。

(6分)(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主要回流方向既不是地级市也不是村镇,而是县城。

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6分)简述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