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一、园林建筑的定义:建筑被誉为“凝固的历史”、“文化的直接载体”,而园林建筑则无疑是体现园林历史、人文、意境的主要载体和最佳形式。

建筑是园林的主要物质构成要素,并且是园林精神和审美释放的主要载体。

有无建筑是区别园林和自然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在园林景观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升华成艺术,区别于大自然的纯天然原始景色的核心要素。

是人类对园林审美要求的高度浓缩与着力点。

可以说,每一个园林所想要体现的审美,所要表述的意境,主要是由园林建筑来反映和传达的。

没有建筑的园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林,一个与园林环境吻合,相得益彰的、精美、贴切的园林建筑,体现了整个园林的档次和水平。

园林建筑在园林发展的初级阶段,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使用功能的需要而产生的,但随着人们各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园林建筑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越来越被赋予了更多的景观功能和审美内涵。

随着逐渐注入和吸收其他艺术的元素,使之成为集建筑、绘画、书法、文学、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

是人类创造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风格的园林,其建筑风格和特点都能体现当地、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和哲学理念。

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色彩以暖色调为多,处处呈现“暖和”和“柔性”,建筑与园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中国古园林建筑被誉为“木头的画卷”。

充分体现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理念;西方园林建筑材料则以“石”和“金属”为主,颜色以冷色调或中性为主,呈现出“刚性”和“冷硬”的特色。

由于建筑用材不同,中国建筑容易采取灵活的建筑设计形式和精巧的造型,表现出极强的观赏性,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精神享受。

而西方园林建筑也因其用材的特点,呈现出经久耐用,风格简单流畅、宏大威严的特色。

苏州园林是属于轻巧玲珑型,而且和苏州当地的地理环境、地理条件进行了结合,根据园林的不同位置、不同功能的景观要求,具有不同的造型。

苏州园林建筑的造型和皇家园林比较相似,但是皇家园林比较气派、豪华,而苏州园林我们称之为文人的写意山水。

它不追求皇家的豪华气派,而是一种静雅的气派,小而巧、小而精,你看屋檐的翘角,整个个园林建筑的精美在屋顶上一一勾勒出来。

在结构色彩上,皇家园林是富丽堂皇、大红大绿的等等,这是因为那里气候比较寒冷,而且帝王规定“色彩是有等级的”,金红色是皇家专用的,下面等级用那是犯上。

而我们苏州的粉墙黛瓦就是苏州园林的精华之所在,墙面都是白粉墙,瓦片都是小青瓦,门窗用的都是板栗的颜色,黑白分明。

那么灰在哪里呢?地面上是灰的、加上青砖,这些本色都是灰的,经过风吹雨打的洗礼之后,慢慢慢慢更沉淀成灰色,这就是很自然的苏州本色。

二、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1、能独立成景、独自发挥自身功能的建筑,如:亭、厅、阁、塔等。

其中尤以亭和塔的建筑造型和建筑材料丰富多彩,是最能体现园林风格和精妙的建筑种类之一。

2、随势而建、以纵向贯通为主,追求横向面观赏角度的建筑,如:游廊、花架等。

3、讲究主立面效果、追求绘画效果的建筑,如:园林大门、造型门楼、牌坊、园林景墙、文化墙等。

4、衔接或利用园林构成中“水”的元素的建筑,如:桥、水榭、船舫、水车、喷泉等。

5、营造立体空间造型、构建标志性和代表性设施,如:大型雕塑、大型艺术构筑物、大型灯光音乐喷泉等。

6、满足游人多种需要的建筑,如:购物、娱乐、餐饮、休闲、健身的各类服务性建筑。

7、建筑小品:园林道路、座凳(椅)、照明和音响设施、导游牌、小型雕塑等。

三、园林建筑的功能1.园林建筑营造园林主景的功能园林建筑在园林中构筑主景,成为园林中的代表景观,成为园林标志性符号,是园林建筑最为重要的功能。

在现代园林中,各类园林建筑的造景、成景的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是园林设计和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的体现,也是满足人们观赏要求、审美水平不断提高的主管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国皇家园林、景观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国外宫廷及贵族园林、自然风景园林和国家公园式园林等多种风格的园林,在保留传统观赏游憩功能的基础上,呈现出向综合性、多功能两极化加速发展的趋势:一是园林的分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细化,以满足人们更高标准,更高审美的需要;二是在原有园林类型的基础上,不同园林类型中的各种功能,相互借鉴,功能更多元化。

各类园林之间的区别和界限相互融合。

从园林建筑造景、成景的功能上来说,中国传统园林可谓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艺术成就。

不论是众所周知的皇家园林的代表颐和园中万寿山的佛香阁,亦或是昆明湖畔的欧式石舫的造景的杰作,还是私家园林中如:北京恭王府花园中,中路主山上的“绿天小隐”,及“寿”字亭;杭州西湖湖畔的雷峰塔等等,多不胜举。

近年来建造的中国传统风格精品园林中,如:西安大唐芙蓉园中侍女馆中的宝塔,厦门园博园中岭南风格高塔“杏林阁”,以及连接三大景区、九个岛屿的十五座造型各异的桥。

沈阳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号称亚洲最高的帆船造型。

要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要么构成一幅浓彩重墨的中国山水画,有如摄影家拍下的永恒瞬间,印入眼帘、浸入人的脑海。

成为园林的“名片”和标志性景观。

园林的风景精华由的园林建筑体现的淋漓尽致。

挖湖、堆山、随势起石,自然搭配的植物所构建的自然风光,由于有了精美的园林建筑,立刻散发出美的意境和人文魅力。

园林的无限意境和强烈的吸引力油然而生。

好的园林仿佛使“观赏者”与“景”之间在精神层面上,进行着默默无声的对话与心灵交流,观赏者被园林营造出的强烈和浓重的美与精神冲击,所感染和陶醉。

因此,笔者认为在园林传统四要素之外还应再加第五个要素。

即:在前四种硬件要素的基础上和构建的环境中,还应营造和散发出浓厚的人文历史及审美的意境,此意境应是设计和建造者的立意主题和出发点,是建造园林要完成的“软件”目标。

实现建造者与观赏者的共呜与相悦,使观赏者完全沉浸其中,感受园林所想要表达的美和意境。

正如好的音乐和舞蹈功作品,能使听众和观众完全感受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与思想,并产生共鸣和感动一样。

园林建筑应是风景线中的焦点与核心。

在整个园林景观中,不论是高耸入云的宝塔,亦或是宛如玉带的拱桥,或是倚势而建的亭台与游廊,是确保整个画面重心均衡和湖光山色花草树木和谐的主要手段。

2.园林建筑的实用功能园林建筑往往位于观赏园林景观的最佳处。

周边景致优美,供身居其间的游人赏景怡情。

或是登高望远,环顾四周,视线绝佳。

或是奇花异草,怪石叠碍,近在咫尺,身临其境,令人陶醉。

如中国园林中临水而建的水榭,最大限度让人与水相“近”相“亲”。

又如现代园林中频繁使用的花架,使人有如置身花海之中。

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还发挥着组织园林景观线路,构建园林观赏路径的作用。

通过对园林整体布局的规划和设计,艺术、科学、灵活的对园林建筑进行合理布置,既保证每个建筑,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和功能,又使之与园林环境天然趣成、完美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园林的观赏、休憩功能。

园林中建筑既相互独立,发挥各自作用,又疏密有致、前后呼应、整体布局。

再通过园路和步道,将主要园林建筑有机灵活的“串”在一起。

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尤以桥和廊的此项功能最具代表,如厦门园博园的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三大功能区主要分布在9个大小不等的岛屿上,之间全部由造型各异、独具特色、自成一景的大小15座桥梁相连接和贯通。

在每个分区内部的景点转化、衔接之处,分别采用我国南方各式风格的门楼、牌坊和游廊。

在景随步移的同时,使游人无意间顺畅的在不同景点间移动和转换。

为了满足游人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现代园林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娱乐功能的设施和建筑。

传统园林如:北京恭王府花园中的“福”字亭。

亭倚林而建,亭中地上刻有仿传说中的,仿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文人雅士赏月、饮酒、吟诗的流水石槽,恰恰形成中国书法的“寿”字,因此取名“寿”字亭。

几年来新建的精品园林如:西安大唐芙蓉园中的仿唐歌舞演出的大戏楼;我国各地众多园林中建有石舫,既有休憩和景观功能,又可供有人垂钓娱乐于山水间。

3.服务功能现代园林中,往往建有展览馆、科技馆、纪念馆、纪念碑、名人雕塑、历史名人书法绘画作品,历史人物、故事的文化墙等。

这些建筑或建筑小品,在人们充分享受现代社会灿烂文明与进步的同时,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进行历史教育;或普及植物方面的知识,对人们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生动教育。

如:南京雨花台景区中纪念英烈和先驱的大型纪念碑、纪念馆。

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为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园林的功能和服务内容也更加丰富。

园林中出现可供游人健身锻炼的场所,供游人参观的展览场所,以及召开会议和专业研讨的场所。

随着人们在观赏园林和休憩时,不断丰富与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传统园林较少功能的基础上,园林建筑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功能。

如:供游人购买纪念品和餐饮的场所。

北京植物园的游客服务中心、沈阳植物园的大型餐饮广场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园林中,上述各类建筑及建筑小品,在实现其本身功能的同时,还最大限度考虑其景观效果,甚至独具特色自成一景。

4.其他功能近年来,在我国随着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在临时避险时,由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公共空间有限,为了保证在发生意外自然灾害,如地震时,能够提供大量人群避险,我国开始学习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对园林的功能又增加了临时避险场所,北京元大都公园就是我国第一例,体现避险功能的公共园林,其中假山内建有钢筋混凝土储水池。

绿树环境的是圆形加盖的混凝土管临时公厕,出现险情时,可以立即改造成,建有地下储水和公物的设施等等。

为了使园林发挥各项服务保障功能,每个园林几乎都建有用于管理和基础保障的设施与建筑。

如:园林大门、围墙、办公室、治安亭、摄影监控室、喷灌等供水、配电设施、仓储房等等。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与物质需求,现代园林所实现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越来越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