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体中毒预防及处置措施

气体中毒预防及处置措施

⑴甲烷中毒防护措施:
①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②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

③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棉布工作服)。

④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⑤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⑵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②眼睛接触:吸入大量甲烷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应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③甲烷起火灭火方式:(1)待人员撤离现场后应立即关闭仓门,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2)向仓内喷水冷却。

灭火剂应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

3、硫化氢(H
2S)中毒
硫化氢(H
2S)是一种有毒、恶臭的无色气体。

当空气中含有0.1%硫化氢时,就会引起人们头疼、晕眩、当吸入大量H
2S时,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与H
2S接触多,能引起慢性中毒,使感觉变坏,头疼、消瘦等。

工业生产上,要求空气中H
2S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

H
2S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化学性质不稳定,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还原性。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

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和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但极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

另外,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

中毒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疼,流涕,咽喉部烧热感,或伴有头疼,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都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

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

现我部已购买四合一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每日定时对隧道内进行氧气、可燃气、一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检查,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如发现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立即撤离现场所有人员,及时进行隐患第一步的处理,确保人员的安全为关键环节。

在开仓前,必须做好开仓安全防护工作及应急急救工作。

在开仓现场要准备好防暑药品,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安全绳,安全带、担架等防护救援用品,确保开仓安全。

一旦发现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件,应立即启动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如现场监控人员发现仓内作业人员有中毒现象发生后,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⑴在仓内人员的协助下,仓门口监护人员应立即通过安全绳将中毒人员拉出,仓内其他人员同时应立即撤出仓内。

⑵立即将中毒人员通过电瓶车快速运送到隧道外,呼吸新鲜空气。

同时应注意中毒人员保暖。

⑶如中毒人员出现晕厥、呼吸停止现象,现场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或进行人工呼吸,然后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⑷加大仓内的送风量及隧道送风量,在舱门口立即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同时将活体动物放入仓内,观察其活体动物的生理情况。

⑸待舱门口观察活体动物生理活动正常,有毒有害气体检查正常,安全人员进仓检查安全后,作业人员方可再次进入仓内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