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措施大全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措施大全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措施大全对于有害气体中毒遇难人员,应马上将遇难者抬到新奇风流的巷道或地面,依据中毒状况实行急救措施。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措施内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有毒气体中毒现场急救一、一氧化碳中毒凡含碳物质如煤、木材等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一氧化碳,其性状无色、无味、无刺激性。

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后分布于全身,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要比氧的亲和力大约300倍,而离解却要比氧含血红蛋白慢3600倍,因此CO一旦吸入,即与氧争夺血红蛋白,造成缺氧血症。

人离开污染环境后,CO经呼吸道排出,每小时可排出体内CO 的30-50%,通常全部排出约需数小时,甚至24小时以上。

临床上以CO中毒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心悸、恶心、呕吐及全身疲乏无力。

中度中毒尚有颜面及口唇呈樱红色,脉快、多汗、步态蹒跚、表情淡漠、嗜睡,甚至可消失昏迷。

现场抢救应马上让病人脱离有毒环境,呼吸新奇空气或吸氧。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通常采纳口对口呼气法:即让病人平躺在空气流通处,使其口部张开,术者一手捏闭伤员鼻孔然后向伤员口内吹气直至使伤员胸部上抬,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6-18次。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在临床上除对由CO2、CO、HCN中毒引起的化学性的窒息或呼吸停止采纳这种人工呼吸方法外,其它由例NH3、SO2、CL2、HCL、COCL2、NO2等有毒气体刺激呼吸道引起水肿等而致的机械性窒息一般不采纳这种方法,特殊是压胸式呼吸法。

而是以吸氧、减轻呼吸道水肿、强心、利尿、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等为处理原则)。

如伤员心跳停止应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即术者掌贴伤员胸骨中下段,稳健用力向下按,使胸骨下陷约4cm,每分钟60—80次。

昏迷者可针刺人中、少商、十宣、涌泉等穴位,有条件者可现场注射尼可刹米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及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ATP、辅酶A、Vc)后快速送往医疗单位抢救。

二、氯气及光气中毒氯乙烯树脂、阻燃塑料、氟化塑料在自由燃烧条件下可产生氯气及微量光气。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剧烈刺激性气味气体。

它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人体眼、上呼吸道粘膜、肺组织的剧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

消防人员到达氯气集中现场时必需加强个人防护,对泄漏集中的氯气用雾状水稀释中和,不要对漏气的氯气瓶直接射水,以免生成次氯酸和盐酸,连续危害人体。

氯气中毒临床表现为猛烈的流泪、喷嚏、咳嗽、咳痰、咽部痛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

现场急救应马上将伤员运离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但应留意保暖。

氯气中毒消失呼吸困难时不宜采纳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由于这种呼吸方式会使伤员肺水肿加重,有害无益。

治疗上以西地兰等强心利尿为根本,有条件可现场鼻滴1—2%麻黄素并吸入稀碱性溶液(如2-3%温湿小苏打液)后送医院处理。

光气即二氯化碳基(COCL2),是一种无色透亮或白色液体,极易挥发。

其中毒表现及现场处理原则基本与氯气相同,但因其毒性较氯气强15-16倍,在空气中含量达50PPm时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故在抢救过程中更应慎重。

三、氨气中毒氨气为无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气体。

三氯氢胺、尼龙、脲醛树脂、绢类、羊毛制品在自由燃烧条件下可产生氨气。

液氨广泛用于冷藏业,极易挥发。

氨气中毒主要表现为对眼、上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

如流涕、流泪、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

氨气还有一大特点是它的对呼吸中枢的强抑制作用,可使伤员消失中枢性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液氨尚可对人体造成严峻冻伤。

进入氨气泄露区可马上用喷雾水枪掩护。

这样亦可避开空气中氨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进入灾区前应佩带防毒面具及防毒衣,扎紧袖口、裤角。

消失中毒后应快速撤离现场,脱去衣服,以免加重中毒症状,但亦应留意保暖,赐予吸氧、注射可拉明等呼吸中枢兴奋剂及强心利尿剂。

四、二氧化硫中毒橡胶及聚硫橡胶制品燃烧可产生SO2毒气。

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空气中含量达400一500ppm时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

它对人体的主要毒性表现在对眼、上呼吸道、支气管粘膜的剧烈刺激症状,可引起肺水肿、气道被闭塞而产生气械性窒息。

治疗上基本同氨气中毒处理原则全都。

五、液化石油气中毒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碳氢化合物。

现广泛用于家庭作为燃料,为了平安,家庭用液化石油气普遍加入有臭鸡蛋味刺激性气体。

其对人体的主要毒性表现为较强的麻痹作用及较稍微的呼吸道刺激症状。

中毒后可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及手套、袜筒状感觉障碍。

现场急救基本与其它有毒气体中毒处理措施全都,伤员应快速脱离现场,吸氧、保暖、注射能量合剂及维生素B族药品。

总之,有毒气体中毒临床表现均较为严峻,如处理不准时常可造成伤员死亡或留下后遗症等。

这就要求处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战斗员必需具备必要的现场抢救学问。

到达毒气泄漏现场后,应首先观看了解灾情,抢占上风向位置,佩带好防毒面具,进入泄露区应着防毒衣,并在雾状水枪掩护下前进。

消失中毒伤员应边抢救、边运送,切忌盲目转送而忽视现场抢救。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措施(1)气体中毒开头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应引起警惕。

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

严峻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2)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

抢救人员进入险区必需带防毒面具。

(3)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赐予氧气吸入。

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4)快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救方法一、硫化氢中毒的急救硫化氢有自鸡蛋味,为无色气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皮革、造纸等行业中,废气、粪池、污水沟、隧道、垃圾池中,均有各种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的大量硫化氢。

如吸入浓度300mg/m3/小时即对呼吸道、眼睛产生刺激症状。

吸入2~3小时达1000mg时,可发生“闪电式”死亡。

(一)推断接触硫化怪的病史,并消失以下症状:头痛猛烈、头晕、烦躁、谵妄、疲乏、昏迷、抽搐、咳嗽、胸痛、胸闷、咽喉痛苦,气急,甚至消失肺水脵、肺炎、喉头痉挛以至窒息,可有结膜充血,水肿、怕光、流泪,进而血压下降,心律紊乱等。

(二)急救1.速搬运消失场,移至空气新奇处。

2.有条件时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20ml,加维生素C300~500mg。

3.严峻者速送医院抢救。

(三)预防1.改造工业生产工艺,不跑、不漏硫化氢气体。

2.加强宣教,加强预防措施。

3.戴好防护工具。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它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

常因使用煤炉漏气或采矿时通风不良而发病。

一氧化碳吸入体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

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而它的解离速度是氧的1/2100。

吸入后致使组织缺氧、痉挛和水肿等。

当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02%时,2~3小时即可消失神经系统损伤、缺氧等症状。

当室内环境浓度达到0.08%,2小时即可昏迷。

(一)推断中毒类型主症急救后效果1.轻型头痛、头晕、心慌、耳鸣、眼球转动不灵、恶心呕吐,全身无力马上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奇空气,很快恢复2.中型除上述症状外,常有意识不清、粘膜、口唇、皮肤、指甲消失樱桃红色抢救准时,数日才能康复3.重型肺、脑、心常受损害,呼吸困难、肺水肿、心律不齐、体温上升、皮肤苍白或青紫,昏迷,肢体瘫痪、癫痫发作抢救康复后遗留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精神失常等(二)急救不论哪一型煤气中毒,抢救都应是:1.自己发觉有中毒时,可临时走(爬)出中毒现场,吸新奇空气,并呼叫他人速来相助。

2.他人发觉已中毒者,马上打开窗户,将病人抬离现场,松解衣扣,使呼吸通畅并保暖。

3.如有呕吐应使病人头偏向一侧,并准时清理口鼻内的分泌物。

4.用手导引人中,足三里、内关等穴,准时吸氧。

如有窒息马上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见第三章)。

5.很快送医院抢救。

(三)预防1.平常严格检查煤气管道、阀门是否跑气,应准时检修,严格遵守使用规章。

2.烧煤者的厨房应有风斗,充分通风换气。

3.加强宣教,提高防煤气中毒及抢救的学问水平。

三、菜窖里救人在农村,冬季多在菜窖里储存蔬菜,因窖内通风太差,缺氧,二氧化碳(CO2)蓄积。

刚打开窖门,人马上下窖内即会发生二氧化碳中毒。

二氧化碳又称碳酸气,为无色、稍带酸味的气体。

一般状况下,CO2对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称兴奋后抑制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17~18%时,吸入量大时即可发生“闪电式”窒息而死亡。

(一)推断人头晕痛、心慌、气短、气喘、恶心呕吐等。

中毒甚者口唇、指甲青紫,昏迷、意识不清,发生窒息而死亡。

(二)急救1.发觉窖内有人中毒时,打开窖的通风口或用电风扇向里吹风。

还可点燃一支蜡烛或油灯,用绳索吊至窖内深处,几佳句内灯自熄,说明窖内仍缺氧,急救人员还应连续通风。

如灯火未熄,应马上下窖救人。

戴防毒面具或氧气袋,可确保平安。

2.救出时,松解病人衣带,呼吸新奇空气。

3.取出口、鼻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4.用手导引或针刺人中、少商,合谷,涌泉,足三里等穴。

5.呼吸停止时做口对口呼吸和心脏按压并吸氧。

6.速送医院抢救。

(三)预防下窖前,先打开窖盖,通见或以电扇向里吹风,再用灯火试验,确有平安保障再下窖。

四、氨中毒的急救氨是无色而有刺激气味的碱性气体。

主要用于皮革、染料、化肥、制药等工业的冷冻剂,常由意外事故而吸入中毒。

空气中氨气浓度达500~700mg/m3时,可消失“闪电工”死亡。

(一)推断有接触氨气、氨水的病史,依据下列症状简单判定。

1.吸入中毒:口、眼、鼻有辛辣感觉、咳嗽、流泪、流涎、胸痛、胸闷、呼吸急促、有氨味;甚者皮肤糜烂、水肿、坏死,肺水肿,喉痉挛,呼吸困难等。

2.皮肤接触:可见皮肤红肿、水疱、糜烂、角膜炎等。

(二)急救1.使患者速离现场,静卧,给氧。

2.眼、皮肤烧伤时可用清水或2%硼酸溶液彻底冲洗。

点抗生素眼药水。

3.速送医院抢治。

(三)预防1.运输时应有严格管理和防护。

2.加强宣扬,提高防护、急救学问水平。

3.严格操作规程,预防事故发生。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