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焦虑的探讨与护理对策
关键词手术焦虑探讨护理对策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也是外科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患者性别、年龄、性格特征,既往手术体验,医疗环境是引发患者术前出现焦虑的主要原因。
护理人员应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帮助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及家庭支持,以消除焦虑。
现报告如下。
焦虑反应
焦虑反应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或者要做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
焦虑是由紧张、恐惧、忧虑、担心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
对于手术患者来说,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之一就是焦虑,而焦虑的程度在手术前的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经过临床观察,手术越临近,焦虑程度越高,尤其是手术前夜焦虑程度最高。
临床观察已经证实,不同程度的焦虑对于手术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一般认为,有轻度焦虑者,手术效果最好。
因为轻度焦虑恰恰反映了患者的正常心理适应功能,说明患者对面临的手术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焦虑程度过于严重则会影响手术效果,因为过度焦虑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体形成,减缓伤口组织再生,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使淋巴细胞重量下降,对感染的敏感性增加,而使伤口的愈合减慢。
应激生理反应可以抑制机体防御机制而使炎症易于扩散。
引发手术焦虑的因素
影响手术焦虑的因素多种多样,如个性特征,既往的经验及锻炼情况,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得到的社会及家庭支持的大小,个人的应付策略及心理防卫机制等均可能成为影响手术焦虑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对手术不了解:多数患者对手术并不了解,一提手术就联想到切口、出血和疼痛,甚至出现意外,不知道大多数手术是安全的,是在充分麻醉无痛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预后多数是令人满意的。
还有患者认为,所有手术都是万能的,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或者期望值过高,他们既不考虑手术的局限性,也不考虑术后恢复的艰巨性,因而缺乏应付策略,这样,同样不利于手术。
手术的大小及种类:不同种类的手术及不同大小手术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手术的大小及种类、性质作为一种应激源作
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反应,以交感神经-肾上腺兴奋和下后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增多为主要表现,如血压升高,心律增快,呼吸增快等焦虑的心理、生理反应。
性别与年龄:一般男性焦虑反应高于女性,少年或儿童主要害怕手术引起的疼痛,而老年人则多为手术死亡而担忧。
既往手术体验及情绪障碍:以往不成功的手术更可能使患者通过不愉快的联想而加重术前焦虑与担忧,如果患者原来就有心理障碍,在手术前后可能发生较强烈而持久的焦虑。
人格特征的差异:人格或称个性,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它是指个体总的精神面貌,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由于个体差异,个体在各种不同环境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模式。
人格较为健全的人,在面对各种应激素时,依然能够很好的应付,而人格脆弱的人,在应激性事件作用下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的反应。
医护人员及医疗环境:医护人员的态度,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心理评价,周围环境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往往微弱的刺激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尤其是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均可加重或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医疗环境,甚至同室病友也能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
护理
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患者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主动、详细地介绍病区情况,使患者知道谁是自己的主治医生,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尽快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及归属感。
促使患者配合医护工作:能过播放录像片,或医护人员详细介绍,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和预后,清楚地知道自己应如何配合医生护士进行治疗及康复活动,如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应用力咳嗽,防治肺部感染;矫形患者术后注意躯体保持与肢体相应位置和角度,避免畸形愈合。
合理安排病室:当患者一踏入病房就开始了与病友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的医院生活,成为病房这个小群体中的一员,由于同病相怜,老病友的经验之谈,很容易被新病友所接受,从而影响新病友的心理活动。
设法帮助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及家庭支持:患者离开家庭,离开工作,离开原来的群体来到了陌生的医院,往往会产生孤独感,面临手术又常常加重孤独而使焦虑加剧。
还有些患者在入院前存在家庭、社会或人际关系等矛盾冲突,这时的心情就更差,很可能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焦虑而影响手术效果。
手术对于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均会产生比较剧烈的心理与生理的应激反应。
无论手术大小对于患者来说
都会产生恐惧感,因而导致情绪焦虑,这是每个理智正常的人非常普通的反应,不用避讳。
焦虑情绪是人们对环境中即将到来,可能会造成危险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
一般来说适当焦虑情绪,对患者是有健康恢复是有帮助的,但过于焦虑则会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因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抗体形成,减缓伤口组织再生,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数目,使淋巴质量下降,有可能导致感染的敏感性和伤口愈合的减慢。
综上所述,几乎所有的手术患者都存在手术焦虑,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心理护理对减轻手术焦虑,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聘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 王重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5.
3 刘文嘉,邬勤娥.应激与应激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