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精选11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篇1期中考试的结束,宣告我们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告一段落。

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是做好后续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成绩做认真分析,查找差距及存在的问题,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完善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查缺补漏,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我就期中考试情况对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总结。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1、试题方面:本次试题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出题,就整个试题而言,基本都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考试安排由教导处统一安排,AB式进行。

全体教师认真严格的工作保证了期中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成绩的真实统计。

这次考试较好的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考试所暴露的问题:1、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

各年级都存在着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平时不能紧张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复习中,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学习,去研究问题,致使一些常见的应该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2、教学管理及教师问题。

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不够细致,致使教学工作出现诸多问题。

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个别教师责任意识淡薄,不能对所教学科认真钻研创新,对教学过程管理疏放,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复习时间不足,甚至有的学科根本没有进行复习。

4、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如拼音、汉字、词语(包括英文单词)、句型、法则、概念等。

马虎、不能认真审题,不能认真计算、验算等。

5、基本技能有待提高,如识记汉字、理解词语、英语单词掌握得特别不好,还有句型和句子翻译也不会,阅读、计算(包括口算)、验算、审题、检查等。

6、训练不到位。

训练时间不足,训练内容单一,训练形式简单。

7、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不够。

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对后段教学工作的要求:本次考试反映出教学常规工作不到位。

教师的备课基本上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搬照抄教案书或翻新以前的备课笔记。

课堂上一些教师还是“满堂灌”,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还是很被动。

作业训练形式单调,基础知识练习较多,课外积累与拓展训练较少,资源辅导跟不上新课节奏,造成训练不全面,以至学生难以适应那种注重能力考查的试题。

平时检测只注重数据统计,未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阶段性努力目标不明。

要转变的是观念,要强化的是责任,要端正的是态度。

结合本次考试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教导处重视是关键,教师教学是核心。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家长所看的和社会认可的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成绩的取得。

部分教师会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对教学和自己的专业成长缺乏热情,领导的示范会带动这一批人。

所以我们教导处极为领导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老师中起到表率作用。

2、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

每位教师要将教学当作事业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切不可安于现状。

做到认认真真教书,踏踏实实做事,我们必须从低年级起,消灭不及格现象。

3、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4、功夫放在课前,力量用在课内,补困放在课后。

具体要求是:①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先把课本读几遍,然后看各类教学参考书,最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

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

有些教师使用网上教育资源资料,但一定要结合本校本班实际,重新备课。

②以学定教,改进课堂教学。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科学、简明、可测,目标要贯彻“少、精、活”的原则,精心安排教学步骤,注意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优化。

练习设计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练习内容及达成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并改进教学。

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动脑。

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③落实训练,加强过程控管。

学生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订正,进行补差。

④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研讨。

学校、教导处将继续深入课堂,开展全员展示课活动,及时发现、处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听课,进行交流探讨,取长补短。

5、加强研究、明确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把握知识点要求及所应达到的目标,认真完成各阶段的学科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要做到课程标准与教材对照研究,课程标准与检测试题对照研究。

时刻用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6、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

应当看到,所谓夯实基础,绝不只是背熟课本,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迁移,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才叫夯实基础。

因此,我们要在进行新课和复习课时,要精选代表性强,质量高的例题和习题,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项训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弥补“双基”方面的缺陷。

7、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我们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觉得学习的很好了,拿起书来一看,什么都明白,但一遇到考试,或者稍具综合性的题目,却又感觉似是而非,吃不准,甚至还不能正确解决问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平时只注重做题,满足于答案的正误,没有注重形成宽泛的,严密的知识网络。

因此,我们在今后做检测训练时,设置习题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那些有多种解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精练,做到一题多变。

让学生分析归纳,做一题,学一法,分一类,通一片。

真正培养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篇2一、基本情况本次期中试卷共由四个大量题七个模块组成,即卷面书写(4分)、积累运用(22分)、诗歌欣赏(4分)、文言文阅读(10分)、说明文阅读(13分)、散文阅读(17分)、写作表达(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全卷共23个小题,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占116分,卷面书写4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体现与高中教学对接的思路。

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理解能力为主。

从试卷题量来看,完全与中考试题一样;从学生答题来看,部分学生课本复习不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阅读不深入,理解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草率完成作答;作文字数偏少、书写较潦草。

二、班级成绩分析1、各题得分情况统计三、答题情况分析1、卷面书写(4分)。

整体较以前有提高,学生思想重视程度提高了,得满分的27人,平均得分2.8分,得分率68.9%,与总分持平;个别学生重视不够,书写潦草,2人0分(王xx、周xx),9人1分;女生整体书写得分高,27人个满分者女生为25人,男生得分较低,得0分和1分的11人均为男生。

2、积累与运用(22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在于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4个选择题有的只对1个,学生一般错1—2个,出错率较高的是语病、成语运用两个题;第6题,古诗文背诵默写,出现错别字,上下句搭配错误等;第7题语言运用,两个要点(称呼与简明得体)只答一个要点失2分;第8题的仿写续写句子,少数学生扣分,没写或仿写的两个“也许”后的内容不属同一分类。

这22分,全对的只有1人(孙梓宽),得分20分以上的有13人,大多数学生得分在17—19分,得分10分以下4人。

平均得分率不高,只有74%,有待下一步复习中加强检查、落实。

3、阅读理解(44分)。

诗歌欣赏(4分):没有得满分的,最多得分3分,有3人;得2分的,73人,1分的6人,0分的4人。

文言文阅读(10分):本次为课外文段,答题得分较以往明显下降,得满分的只有1人(李xx),8分以上12人,大部分得分在5—7分上,平均得分率只有46.5%;部分学生翻译句子得分不理想,重要实词翻译不到位;只有极少数学生在解释词语、翻译句子时得分较少;该题2分以下者6人。

说明文阅读(13分):相对简单些,得分率相对正常,7人满分,得分10分以上的48人,得分6分以下的10人。

散文阅读(17分):失分稍多,主要表现在答题时对文本读得不充分,浅尝辄止,对文本不理解或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在答题时主观性表述不准确、不到位。

最高得分16分,得分12分以上的27人,得分10分以下的25人。

4、写作表达(50分)。

这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珍藏”。

最高得分44分,45一类文较少,12人;二类文(36—41分)居多,68人,三类文(30—35分)5人;四、五类文1人,0分。

从学生得分情况看,出现的问题不少:①叙事不具体,内容不充实,篇幅太短、字数太少;②叙写比较平淡,没有写出初中学生真实的感受,没有表达初中学生应有的思想层次;③书写质量不高,卷面不够整洁。

这些情况,值得重视。

四、今后教学的方向及措施:1、加强四基: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强调语言运用;注重基本技能培养,提升语文能力;丰富基本生活经验,基本思想,提高语文素养。

2、抓好文言文的基础复习掌握,搞好拓展训练,达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

3、搞好现代文阅读指导与训练,特别是散文阅读训练,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4、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和写字指导,提高写作水平和书写质量。

七年级语文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篇3一、数据分析本次考试,我所带班级共有2个班级参加考试,考试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本次考试在平行班中两个班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二,其中及格率41.41%,优秀率10.94%,平均分68.41,平均分太低。

二、试卷分析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课文与综合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及写作几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

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24分,古诗文阅读20分,课外阅读26分,写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