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三)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1【瞋】①发怒时瞪大眼睛。
案剑瞋目②生气。
因瞋恚,吐黑血数升而愈。
(恚,发怒。
愈,病好。
)
2【龀】换牙。
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
(2007湖北卷,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
3【称】①假托,托言。
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2009湖北卷,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
4【弛】①放松弓弦。
乃弛弓,而自后缚之。
(于是放松弓弦,不再射他,并从后面把他反绑起来。
)②放松,松懈。
农(农业)弛奸胜,则国必削。
③延缓。
请弛期更日。
(更日,改变日期)④解除。
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⑤毁坏,废弛。
文公欲弛孟文子之宅。
(《国语》)纲纪废弛
5【敕】①诏令,下令,即(上对下的)告诉、告知,告诫,嘱咐。
例1、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三国志》)
例2、不从母敕,以至今日。
例3、延寿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
还至府门,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2008北京卷,韩延寿有一次出行,临上车,有一个骑马的官吏迟到了,他便下令让功曹把处罚的结果上报给他。
等回来到了官府门前,有一个门卒挡住了他的车,希望韩延寿听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
②后专指君主的诏书,命令。
手把文书口称敕。
6【啻】副词,仅,只。
常“不啻”连用。
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7【冲】谦虚。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8【仇】①通“逑”,匹配,配偶。
我仇有疾,不我能即。
(《易·鼎》)②同伴,伴侣。
赳赳(勇武)武夫,公侯好仇。
(《诗经》好仇,心腹)③报复。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
(《书博鸡者事》)
9【俦】①类,同类。
例1、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之俦也。
例2、忠直不回,则史鱼之俦。
(回,邪恶。
史鱼,人名。
)②同伴,伴侣。
草木为我俦。
(李白《赠崔郎中宗之》)③相比。
姚公美政谁与俦?
10【酬】①客人给主人敬酒,主人回敬。
樽前自献自为酬。
(献,主人给客人敬酒。
)
②偿付,偿还。
成安公主夺民园,不酬直。
(《新唐书》)③实现。
例1壮志难酬。
例
2、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陕西西工大附中2010六模)④应对,赠答。
其间切磋酬对。
11【出】①出任,外任,离京为官。
例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例2、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
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
出为號州刺史。
(2008安徽卷,(韩休)提拔为左补阙(唐代谏官名),出任主爵员外郎。
又回朝廷任礼部员外郎,担任制诰(掌管诏令的官)。
离开朝廷到虢州担任刺史。
)
②放逐。
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帝不能夺。
(2008安徽卷,罪轻的人尚且不被宽容,罪重的人竟然放过而不问,如果陛下不放逐程伯献,我就不能接受召令。
皇上不能改变韩休的想法。
)
③在外,对外。
例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例2、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侯。
(《史记屈原列传》)
④经过。
例1、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
(《孟子》)例2、士大夫出其境率不供顿。
(《海瑞传》)例3、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左传殽之战》)
12【刍】①喂牲畜的草,草料。
民争负薪刍助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②用草料喂牲口。
刍之三月。
③刍豢,家畜。
例1、民食刍豢,麋鹿食荐。
(《庄子齐物论》荐,草。
)例2、口欲穷刍豢之味。
(《史记》)④割草。
文王之囿七十余里,刍荛者往焉。
(《孟子梁惠王下》)⑤割草的人。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诗经》)
13【楚】①一种矮小的植物。
也叫“荆”。
②打人的工具,即荆条。
③打,鞭笞。
例1、入狱楚掠。
(《新唐书》)例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2006湖北卷,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
)
④痛苦。
妇始楚而谢,终极而谢。
(《柳毅传》)其余略
14【川】①河流。
川流不息。
②平地,平原。
例1、敕勒川,阴山下。
例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例3、绿草如茵,川原无际。
15【遄】chùo急,快速。
臣奉使遄行,适遇亢旱。
(2007重庆卷,臣奉命急行,恰好遇到大旱。
)
16【垂】①临近,接近。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垂死。
②通“陲”,边境,边疆。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③流传。
名垂千古。
17【惙】chuò][chuì]①忧愁,忧伤。
②气息微弱。
近抚之,气息惙然。
18【辞】推辞,拒绝。
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2009湖南卷,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
)
19【次】①临时驻扎,停驻。
例1、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例2、进攻姑熟,半日而拔,次于新林。
(2008辽宁卷,进攻姑熟,半天就攻克。
驻扎在新林。
)
②住宿。
③停留,停靠。
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
(2011福建卷,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把船停靠在彭泽,第二天登小孤山)
④临近,旁边。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⑤及,到。
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
20【赐】赏赐的财物,恩惠,好处。
例1、大臣皆受其赐。
例2、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21【徂】往。
自西徂东。
22【蹙】①紧迫,窘迫。
例1、而乡邻之生日蹙。
例2、政事愈蹙。
②紧缩,紧皱。
举疾首蹙頞[è]鼻梁而相告曰。
通假略
23【窜】①逃跑。
例1、抱头鼠窜。
例2、贼薄城,士民尽窜。
(流贼迫近城下,官员和百姓全都逃走了。
)②躲藏,隐藏。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贾谊《吊屈原赋》。
鸾凤,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鸱枭,猫头鹰一类的凶恶的鸟。
)③放逐,贬官。
例1、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例2、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上意解。
(2010吉林市高三第二次统考,皇帝发怒,金安节于是自动请求放逐,皇帝怒意消除。
)④删改
24【存】【依据搭配法解词】①思念。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有女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②关心。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史记·屈原列传》)③想,考虑。
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王充《订鬼》)④慰问,抚恤。
例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例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⑤探望,看望,问候。
例1、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短歌行》)例2、每有风雨,必存吾。
(每每刮风下雨,他一定问候我。
)
25【达】了解,明白,懂得事理。
例1、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
达仆之微趣也。
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2003北京卷,先生的话,(或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