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届中考化学二模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和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3.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Na-23、Mg-24、Cl-35.5、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红茶 B.液态氮 C.碳素钢 D.大理石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变质 B.海水晒盐 C.矿石粉碎 D.石油分馏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铝——AlCl B.Fe2+——铁离子C.2个汞原子——2Hg D.纯碱——NaOH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煤气不慎泄露,立即开灯检查 B.甲醛浸泡海鲜,防止腐烂变质C.禁止使用农药,保护水体资源 D.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合理利用5.下列对物质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选项归类物质A 常见碱氨水、烧碱、熟石灰B 化石燃料煤气、石油、天然气C 有机化合物甲烷、醋酸、纤维素D 常见净水物质氯气、明矾、活性炭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下列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丙丁A.装置甲:制NH3B.装置乙:制NaHCO3C.装置丙:分离NaHCO3 D.装置丁:干燥NaHCO37.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A .用蒸馏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C .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 2中的O 2D .用100mL 量筒量取5.6 mL 溶液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 .加碘食盐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 .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白色沉淀 D .鸡蛋清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出现白色浑浊10.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乙和丁为氧化物,一定条件下可相互反应B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个数比为1:1C .甲为有机物,其中C 和N 元素质量比为3:7D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实际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 .炼钢的本质:C+O 2 CO 2B .酸雨形成的原因:CO 2+H 2O =H 2CO 3C .湿法炼铜:2Fe+3CuSO 4═Fe 2(SO 4)3+3CuD .电石跟水反应制取乙炔:CaC 2+H 2O =Ca(OH)2+C 2H 2↑12.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 B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D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C .人体中元素含量: 由高到低由大到小 汽水 糖水 肥皂水 A .氮元素的化合价: NH 3 N 2 NaNO 3 由低到高B .金属的使用年代: D .常见溶液的pH : 由先到后 Al 、Cu 、FeCa O C点燃催化剂 ++一定条件甲 乙 丙 丁氢原子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A H 2 (HCl )气体 除杂 先通入Na 2CO 3 溶液,在通过浓硫酸干燥B CaCO 3、CaCl 2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C NaOH (Na 2CO 3)溶液检验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DCu 、Ag比较活动性Ag 片侵入CuSO 4溶液中,观察现象14.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 )15.将16.8gNaHCO 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13.7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 .剩余固体中钠元素的为4.6gC .反应生成CO 2的质量为3.1gD .加热前后的固体分别与相同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质量相等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
若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给1分)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氢氧化铁属于碱,因此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 .冬天水箱中加入乙二醇等化合物可以防止水结冰 D .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17. 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t 1介于20℃-40℃之间B .5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KNO 3>NaClC .当KNO 3中混有少量NaCl 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 S/gKNO 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35.736.036.637.338.4Na 2CO 3 BaCO 3 Ba(NO 3)2BaSO 4 CaCl 2 O 2CCH 4 Mg CO 2点燃点燃CaO H 2O Ca(OH)2 Na 2CO 3 NaOH Cu H 2SO 4CuO CuSO 4 O 2 △∣∣ ∣t 1C . A . B .D .D .60℃时,30g KNO 3加入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20℃,会析出晶体14.2g 18.烧杯中有CaCl 2与稀HCl 的混合溶液50g ,向烧杯中逐渐加入10.0% Na 2CO 3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加Na 2CO 3溶液质量关系如图(不考虑生成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和其他物质的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a-b 段产生气体B .c 点溶液的pH>7C .b 点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48.8gD .a 到b 过程中,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大19.下列各组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 ) A .KNO 3 CaCl 2 Na 2CO 3 稀HNO 3 B .MgCl 2 Na 2SO 4 Ba(OH)2 稀HClC .K 2SO 4 NaNO 3 Ba(NO 3)2 稀HClD .FeCl 3 MgCl 2 NaOH K 2SO 420.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
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 .流程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B .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OH 溶液 C .NaOH 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充分吸收SO 2 D .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18分) 2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锌元素 ▲ ; (2)2个铵根离子 ▲ ;(3)二氧化硅 ▲ ; (4)人体缺少 ▲ 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22.(6分)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字母编号):A .硫酸B .生石灰C .磷酸二氢铵D .硫酸钾E .武德合金F .干冰G .石墨 (1)可用作保险丝 ▲ ; (2)用于除铁锈的酸 ▲ ; (3)农业作复合肥 ▲ ; (4)用作食品干燥剂 ▲ ; (5)用作人工降雨 ▲ ; (6)用于生产铅笔芯 ▲ 。
23.(2分)右图是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Na CO 溶液质量/g溶液 质量/g ·b a ·· c(1)转化Ⅲ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 能(2)请写转化Ⅰ的化学方程式 ▲24.(4分)碱式硫酸铁(Fe x (OH)y (SO 4)z )可做净水剂、颜料和药物,某兴趣小组利用硫酸厂的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少量FeS 及SiO 2),在实验室制备碱式硫酸铁,主要流程如下:(1)操作Ⅰ中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 。
(2)煅烧时产生的SO 2可选用石灰乳而不用澄清石灰水吸收的原因是 ▲ 。
(3)酸溶时加入的试剂a 是 ▲ (填序号) a .H 2SO 4 b.HCl c .HNO 3 (4)反应Ⅰ中加双氧水的目的是为了将酸性FeSO 4溶液氧化为Fe 2(SO 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5.(2分)右下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 2SO 4和化工原料乙烯(C 2H 4)的原理。
(1)M 的溶液呈酸性,Na 2SO 4制备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乙烯制备装置中溶液的pH会 ▲ (填增大或减小)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6.(9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 ,② ▲ 。
CO 2太阳能电池组 Na 2SO 4制备装置燃煤烟气 (SO 2、CO 2)O 2乙烯制备装置C 2H 4Na 2SO 4和M 的溶液海水CO 2- +O 2石墨H 2SO 4溶液烧渣 碱式硫酸铁 酸溶 反应Ⅰ煅烧 操作Ⅰ ··· SO 2过量试剂a H 2O 2空气 SiO 2(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A 、D 进行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是 ▲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 (填a 或b )。
a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b .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用B 、C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将发生装置由B 改为F ,其优点是 ▲ 。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 2,除杂装置(如右图所示)的导管 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 (选填字母)。
a .1→2→4→3 b.2→1→3→4 c.4→3→1→2 d.3→4→2→1(4)实验室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
该实验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 ▲ 。
27.(7分)硬水中含有一定量的Ca(HCO 3)2和Mg(HCO 3)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硬水煮沸后出现白色固体,该小组的同学探究其成分。
查阅资料:已知可溶性的Ca(HCO 3)2加热会分解,出现白色沉淀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硬水煮沸后的白色固体中还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 甲:MgCO 3; 乙:Mg(OH)2; 丙:MgO 【实验】(1)甲同学取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其他同学否定了他的结论,理由是 ▲ (2)乙同学称取10.8g 白色固体,设计如下实验确定固体组成:① 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 ▲ 。
② 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C 中可观察到 ▲ (填实验现象),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成立。
③ 实验中E 装置的作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