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科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产科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产科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1 000例产妇在产后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临床调查分析,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结果因心理因素经过健康宣教后100%顺利哺乳;乳房扁平以及乳头凹陷者经积极治疗后吸吮成功率为96.9%;乳头皲裂者治愈率为98.2%;乳胀者通过正确喂养,成功率为95.5%。

结论通过产科护理干预,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取得明显效果。

标签: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乳房问题;护理措施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能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需求,在婴儿的健康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都有益。

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成功的母乳喂养是母婴双方都积极参与并同时感到满足。

因此,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产科护理的重点。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产妇心理障碍、乳头问题以及不正确的喂养方法而出现的乳房问题(乳头皲裂、乳胀、乳腺炎),都直接影响到母乳喂养率。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1 000名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对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 000例产妇进行随机调查,发现54例产妇害怕哺乳,占5.4%;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占19.4%;113例乳头皲裂,占11.3%;269例有乳胀,占26.9%;12例乳腺炎,占1.2%。

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有母婴异常除外。

2结果
54例产妇由于害怕哺乳,经健康宣教后成功率达100%;194例乳头扁平或凹陷者,成功188例,占96.9%;113例乳头皲裂,成功111例,占98.2%;269例乳胀,多于产后3 d发生,经积极处理后乳胀消除,其中12例出院后转为乳腺炎,成功率达95.5%。

3护理指导
3.1加强母乳健康教育宣传
3.1.1加强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包括发宣传册,放录像以及专职人员讲授,告知母乳的优点以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了解泌乳机制,亲自示范以及指导产妇哺乳。

3.1.2保持产妇心情愉快许多与泌乳有关的激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受下丘脑
和垂体的调节,而下丘脑功能和情绪有关联,因而情绪对泌乳的影响很大。

心情抑郁促进肾上腺素分泌,乳房血流减少,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对乳母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与婴儿同步休息。

保持身心健康和充足睡眠,促进泌乳汁分泌。

3.2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3.2.1宣传哺乳优点很多产妇对哺乳没有信心,由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害怕疼痛而不敢哺乳。

甚至有些产妇担心哺乳会影响身材。

告知产妇哺乳对乳母而言是大有好处的。

它可以预防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可以促进缩宫素产生,刺激子宫收缩,有利于子宫复旧。

而且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可以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1-2]。

另外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感情交流,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很大作用。

3.2.2尽早开奶初乳的量不足,颜色不好看,不敢喂给婴儿吃。

产后7 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而且还有很多抗体,如分泌型IgA,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乳少,非常容易消化,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

因而要早吸吮,勤吸吮。

另外尽早开奶可以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3],同时还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3.2.3乳头扁平或凹陷的处理哺乳进行湿热敷乳房3~5 min,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捻转乳头,引起立乳反射。

另外可以采取乳头伸展训练: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两侧,直接作用在乳头的底部。

两拇指冲着乳房下压,同时外拉。

这样可以让乳头伸出来,同时也放松乳头底部的肌肉,重复拉伸动作数次。

乳头凹陷,喂哺前用注射器接一根橡皮管放在乳房上抽吸,将乳头牵出。

也可以采用乳头牵引器,当乳头被拉出后,再进行哺乳[4]。

3.2.4乳头皲裂注意乳头清洁卫生,哺乳前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

先从疼痛较轻的一侧哺乳,借以减轻对另一侧乳房的吮吸力,并让乳头和一部分乳晕含吮在婴儿口中,以防乳头皮肤皲裂加剧。

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把乳头暴露在外,保持干燥,有利于乳头皮肤的愈合。

如乳头皲裂加重,暂时停止哺乳24 h,将乳汁挤出,用小匙喂养婴儿。

3.2.5乳胀产后乳胀是产褥期常见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局部硬块,胀痛,易继发感染导致乳腺炎。

多见于初产妇,因乳头皮肤较薄,乳腺管不通畅,发生率较高。

早期可以进行乳房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分泌,对预防乳房肿胀的疗效好[5]。

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喂哺时,先喂乳胀明显的,一侧吸空后再吸另外一侧,若婴儿已饱,须将乳汁挤出,以免堵塞乳腺管。

3.2.6乳腺炎若感染不重,全身情况可以,一般建议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哺乳[6]。

但当乳房局部化脓时,应停止哺乳,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

当形成脓肿或者发生乳瘘时需停止喂奶,及时应用应用抗生素及回奶。

加强母乳喂养宣教,消除产妇心理障碍,保持心情愉悦,情绪稳定,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关键[7]。

作为专业医护人员,要耐心示范,指导产妇正确哺
乳,重视乳房护理,实施母婴同室、及早开奶。

通过以上措施,大大提高了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 裴广军,付莉,崔亚玲.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50-2652.
[2] 赵群,张凇文.北京地区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111-115.
[3] 曹桂萍.婴儿产生乳头错觉的母乳喂养指导[J].护理研究,2009,23(3C):808.
[4] 何静妍,何苑仪,谈霭霞.不同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的指导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97-99.
[5] 杜江平.早期乳房按摩对预防乳房肿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 (15):1373-1374.
[6] 王晓琴,范艳,郭俊峰.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时保持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5):116-117.
[7] 李盛平.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2-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