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怎样提高自身素养

班主任怎样提高自身素养

班主任怎样提高自身素养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作为全面负责班级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管理工作的班主任,他既是班集体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和优秀学生的行为养成,决不是自发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素养的高低。

那么,如何提升班主任的素养呢?
一、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先决条件
班主任要走近学生,触摸到儿童的心灵世界,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熟悉他们的心理需求,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地走近你,响应你。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

那么,如何才能了解学生呢?
(1)注意观察
观察是认识学生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可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从而挖掘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作用。

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

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所产生的不同动机。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达到沟通一致。

观察是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

每一个孩子都是向善的,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们也有潜在的美的物质,需要我们去及时捕捉,当我们俯下身来,也许会发现一个精彩的世界。

(2)加强沟通
沟通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班主任应确立平等观念,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班级工作领导者。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

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

当一个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全面了解学生,除了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外,还要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班主任要做到:以礼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二、热爱学生,热爱事业班主任的天职
(1)热爱学生
爱是人类最复杂的情感表达,期待别人更多的关爱是人所共有的心理需求。

儿童作为成长中的人,更需要成人的关心呵护,班主任是爱心大使,爱心是温暖獐身心的阳光,是滋润儿童心灵的甘露。

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

这种爱是无私的。

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

只有当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

(3)热爱事业
热爱教育,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动力,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只有热爱教育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才能积
极学习、反思、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工作才有激情,爱心、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只有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才能在今天这个相对浮躁的社会,独守自己的精神殿堂,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我的原则是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好,就要做到问心无愧,班主任工作虽然很平凡,但我们决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保姆”型或“警察”型的班主任,在岗就要爱岗,尽职就要尽责。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让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在自己的“责任地”里辛勤耕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茁壮成长。

三、努力学习是班主任是本分
教育者应当先受教育,这是我们获得教育资格的必修一课。

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自身素养,必须努力学习,掌握广搏的知识,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是育人的前提条件。

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过“学而不厌”要求,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从而具备为人师的资格。

(1)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它是丰富自我的精神养料。

首先我们要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教育是一门科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儿童是一本复杂的书,既有某些共同的需求与发展特点,又有不同的个性与行为表现,班主任只有读懂了这本书,了解儿童不同于成人的心灵世界,才能和他们融洽共处,引导他们成长进步。

因为我们要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以赞赏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要深入学习与自己所教课程的专业知识。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某一课程教学的专家。

班主任的威望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为班主任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者,他首先是一位学科教学的专家。

再次,我们要广搏地涉猎各门学科。

小学生求知欲强,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着好奇心,要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具有广搏的知识,从科学到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一些生活常识,都要有所
了解,这样才能及时给学生以指导,解开他们心中的谜团,那些容易被教育者的无知熄灭的智慧火花。

(2)向实践学习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

班主任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

实践是一所大学样,真正的本领都是在实践中学到的。

实践中有许多老师,其中包括学生,同事,虚心向实践中的老师学习,我们就能不断地成长。

进步。

经常向管理有方、管理有道、管理有成效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同他们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最后要干中学,学中干。

作为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升素养,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四.公正无私是班主任的境界
孩子需要公平的待遇,对于老师的偏心,他们是极其反感的。

只有公正无私才能赢得孩子们的信任。

人难免会偏心,班主任也不例外,对“好学生”会宠爱偏袒,对“差学生”则会厌烦训斥,班主任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与纠纷时,一定要公平合理,不能有偏见,一旦发现处理不当,要立即纠正,并地向学生道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要做到公平与公正,首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学生,不要以势吓人,更不能以权压人,其次,对学生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既不偏爱,也不歧视,第三,要注重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不偏听偏信,不主观臆断,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公平为准绳。

公平与公正是千百年来成人世界的不懈追求,儿童世界同样也有此需求。

我们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实际上是为学生树立一种榜样,以培养公正无私的社会公民,为建设公平,和谐的社会奠定基础。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

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以唤醒他们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和潜能。

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不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要努力成为学者型的班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