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人学中文闹出

外国人学中文闹出


“你我都不是东西” 这则笑话湖南师大汉语专业的老师曾在课 堂上讲过——一位自称为汉语专家的美国教授, 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在谈到准确理解“东 西”的词义时,他作如下的表述:汉语中, “东西”并不仅仅表示方向,更多的时候指的 是物品,如桌椅、电视机、眼镜,都可以称为 东西,但如果是有生命的动物就不能这样表 示—— 比如,你我都不是东西!”
“中国农民越来越贵了”

此事发生在上世八十年代后期,有一名美国 学生分不清“富”和“贵”的区别,在造句时写 道:“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越来越贵了。”
马马虎虎 我有个朋友 给老外做工程 做的挺好的 老外夸 奖 我朋友来了句:马马虎虎。。。 老外当时就 听愣了 这都啥啊 马呀虎的 动物园? 我在国外办婚礼的时候 来的客人夸我老公长的 好看 我说:凑合看吧 也就是一般人 。客人瞪 了我一眼:不喜欢他 为啥还嫁他?
“哪里哪里” “哪里”连起说就是自谦,这是一般中国人 都知道的,也常用。但初通汉语的外国人W先 生不理解。一次W先生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 礼,他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漂亮。一旁的新郎 立即代表新娘表示感谢,“哪里哪里”。W先 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以为未说到地方,便用 生硬的中国话再说——“头发、眉毛、眼睛、耳 朵、鼻子、嘴都很漂亮!”
“方便时候不能来” 一次,几位中国同学邀请刚来华学汉语的外 国男生吃饭,中间,一名中国同学出去“方便一 下”。外国学生不懂其意,大家告知这是去厕所 排泄。这名学生记住了,有一天,一名女生希望 在他方便的时候拜访他,这位留学生立即摆手, “你什么时候都可以来,但就是我方便的时候不 能来。”还把服务行业常见语“为顾客提供方 便”,理解为向顾客提供上厕所服务,一时成为 笑谈。 为对“便”字一知半解,还弄出过另一 则笑话——中国人请客普遍客气,明明很丰盛的 酒席,对客人也称是“便饭”。有一次,一名外 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准备了如此便饭,竖起了大 拇指,赞美道——“这是一顿大便饭!”此言一 出,全桌的中国人顿时没有了味口。
外国人学中文闹出的笑话
“中国很行 ” 一个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批评中国人在改革开 放后骄傲自大的故事:有一次这位友人来华做 工作访问,与中国朋友在咖啡店坐定后,聊中 国的文化,他对中国人的友好、礼貌、热情深 有感触。但也表示,虽然中国人一向谦逊,但 有时也很骄傲自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最明显。 比如,现在大街上随处可以见到——中国人民 很行,中国建设很行、中国工商很行、中国农 业很行,有的干脆就是“中国很行”。说完往 外面不远处一指,原来,外国友人有所指之处 是一家银行。“银”的外形像“很”,“行” 是多音字,除了行xí ng,还读háng,外国朋友 未能分清,中国朋友听罢哈哈大笑!

“胜败都是中国人赢” 1983年,中国女排和美国女排小组赛上相 遇,赛后中国报纸上出现了“中国队大胜美国队” 的标题。过了几天,决赛里中国和美国队又碰头, 争夺冠军,中国报纸的标题换成了“中国队大败 美国队”一名名叫Christr的美国留学生看了报 纸后很高兴,认为美国队赢了,在中国同学中 称赞自己的国家队,结果弄出了大笑话。据说, 直到毕业离开中国,Christr见谁都愤愤不平地 称,中国人太奇怪了,胜败都是中国人赢,那还比 赛什么呢?
“亲爱的姑妈” 在汉语中,“娘”与“妈”一样,都是指母 亲。有一初到中国学汉语的英国留学生,在校 园看上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女生。于是他给她写 求爱信,但一时忘“娘”怎么写了,便自作聪 明,以“妈”代“娘”——“亲爱的姑妈……”
“含笑九泉” 上汉语课时,老师想了解一下近期外国留学 生的汉语学习效果,便问,“你们能说出一句成 语,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很高兴的样子吗?”台 下很快出现了“开怀大笑”、“兴高采烈”、 “手舞足蹈”等答案。老师接着又说,“这个成 语里最好含有数字,比如一、二、三、四……” 有一位留学生反应很快——“含笑九泉”
“一起上床吧”
“上”与“起”有时意思相同,但如果分别 搭配,意思可能完全相反。如“上床”与“起床” 便是两回事情,而“上床”还有一起睡觉那层意 思。一美国女孩与临时教她汉语的中国男邻居一 起应邀参加朋友PARTY,因时间太晚,又喝多 了,便留宿下来。临休息前,美国女孩给中国男 邻居递了一张纸条——“我们一起上床吧!”她 的本意是明天一道起床离开,却害得中国男邻居 胡思乱想半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