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1.能正确读4组表示职业和工作地方的词语,认识“工、厂”等5个生字,会写“工、厂”2个生字,并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掌握祝福语的写法。
3.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照规则书写汉字。
4.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5.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重点1.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培养学生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2.朗读和背诵古诗《风》,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
难点1.掌握祝福语的写法,并尝试写一句新年祝福的话。
2.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1.识字加油站。
本板块呈现的4组词语,是生活中常见的职业和工作的地方。
通过读读说说,让学生感受职业和工作地方的从属关系。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词语识记“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正确书写“工、厂”,注意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平分作用,把字写端正。
2.字词句运用。
“读一读”中的6组新词,每组词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
创设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一字开花”帮助他们更好地积累和巩固词语。
“写新年祝福语”,引导学生先想想自己要祝福的人是谁,再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写祝福语的格式。
3.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一是提示写字时的书写姿势,二是提示“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旨在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练习书写之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所写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留意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后教师范写,学生临摹。
4.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中古诗《风》是一首谜语诗,由唐代诗人李峤所作。
鼓励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给古诗加上动作,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5.和大人一起读。
《春节童谣》讲述的是过年的习俗。
通过拍手读、对读、问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童谣,在读熟练的基础上读给大人听。
课后和父母讨论过年的习俗,并与父母一起读一读这些习俗的来历。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字词卡片,亲子阅读单。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读4组词语,认识“工、厂”等5个生字,会写“工、厂”两个生字,并能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职业。
2.拓展积累6组熟字构成的新词,掌握祝福语的写法。
3.了解汉字书写“先中间后两边”和“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按照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预设:生1:我爸爸在饭店上班,他是一名厨师。
生2:我妈妈是一名护士,她在医院上班。
2.通过我们的交流,教师知道大家已经了解了很多职业名称。
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语文的学习不能忽视学生应有的生活体验。
因此在开课伊始,将学生在生活中累积起来的体验与第一环节内容结合起来。
这既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识字加油站。
1.认识4组词语。
(1)课件出示“学校、工厂、医院、军队”以及“教师、工人、医生、军人”的图片。
哪位同学来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又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学生每说一个图片上的内容,教师就在图片下出示相对应的词语,并带着学生读三遍。
课件相机出示下列4组词语:(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词语,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互助识字,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4)去拼音读,开火车读,抽查读,男女生合作读。
(5)活动:我会给词语找朋友。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小游戏。
先看教师做示范:“学校里有教师,教师在学校里。
”下面请大家模仿教师的说法说一说,然后将好朋友连起来。
学校医院工厂军队工人教师军人医生(6)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职业?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呢?(如:营业员在超市里卖商品。
)2.认识“工、厂、医、院、生”5个生字。
(1)课件出示:工、厂、医、院、生同学们,你们会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5个字呢?(2)全班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加一加:阝+ 完=院匚+矢=医②数笔画:工、厂③比较法:将“生”与“牛”做比较。
“牛”加一笔就是“生”,“生”减一笔就是“牛”。
3.学写“工、厂”2个生字。
(1)课件出示:指名认读,并给“工、厂”找朋友进行组词。
(2)学生观察“工、厂”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生书空。
(4)生描红,练写。
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全班交流,展示书写美观的作品。
一年级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图片,有趣的看图识字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有助于理解字义。
借助“我会给词语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让学生理清了职业与工作场所的联系,再让学生说说其他的职业和工作地方,这样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树皮加法办法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词语吗?鼓励学生把12个词语读正确,及时反馈“旁、两、到、处、许、生”的读音。
(2)下面让我们美美地读读这些词语。
领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学生齐读。
(3)火眼金睛。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藏有一个小秘密,你能发现吗?预设:生1:我发现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字。
生2:我知道了同一个字可以组不同的词。
(4)一字开花,积累词语。
课件出示“皮、法、边、许、处、生”一字开花的图片,让学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积累词汇量。
2.写新年祝福语。
(1)说祝福。
孩子们,新年就要到了,你们想把美好的祝福语送给谁呢?你要祝福他什么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新年祝福语。
(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
)(2)课件出示新年贺卡,明确祝福语的格式。
学生读一读新年贺卡上的祝福语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祝福语的格式:接受祝福人的名字,我们要顶格写;再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福的话,然后在右下方写上送祝福人的名字,最后在祝福人的右下角写上时间。
(3)学生模仿课件上的书写格式,写祝福语。
(4)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并相互送贺卡。
本版块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积累和巩固词语。
不同形式地读和一字开花是积累词语的好办法。
二是引导学生了解贺卡的写法,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感、快乐感,并引导学生心中有他人,能给他人带去快乐。
四、书写提示。
1.读汉字,组词语。
请学生读一读“小、水、月、问”4个字,并给它们组词。
2.教师范写“小、水”,学生书空并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1)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
预设:师:同学们,教师刚才写“小、水”时,先写哪一部分的?生1:“小”是先写中间的竖勾,再写两边的点。
生2:“水”是先写竖勾,再写左边的横撇,最后写右边的撇和捺。
师:那它们书写共同的地方都是什么?生3:都是先写中间,再写两边的。
(2)课件出示: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学生齐读。
(3)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的?(如:山、少……)3.指名范写“月、问”,其他同学书空。
(1)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
预设:师: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写“月、问”时,先写哪一部分的?生1:“月”是先写外面的长撇和横折钩,再写里面的两横。
生2:“问”是先写外面的“门”,后写里面的“口”。
师:那它们书写共同的地方都是什么?生3:都是先外后内。
(2)课件出示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学生齐读。
(3)你还知道哪些字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的?(如:闪、用……)4.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5.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笔顺规则,并举例。
如:十(先横后竖),八(先撇后捺)。
让学生了解笔顺规则旨在让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2课时1.朗读和背诵古诗《风》。
2.和大人一起读《春节童谣》,了解春节习俗,体会童谣中的淳朴情趣。
一、日积月累。
1.猜谜语,导入古诗。
课件出示谜面:看不见,摸不着,云朵见它忙让路,小树见它连弯腰。
(打一自然现象)猜猜这是什么呢?(谜底: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李峤写的古诗《风》。
2.教师板书课题《风》,学生书空。
3.教师范读古诗《风》。
现在,教师读古诗《风》,请你们认真倾听。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5.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解、能、斜”的读音。
6.加上动作,合作读古诗。
(1)同学们,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动作把这首古诗给演出来哦。
预设:学生读“解落三秋叶”时,师张开双手抖动起来,说:“秋叶落下来了。
”学生读“能开二月花”时,师做开花的动作,说:“春花开放了。
”学生读“过江千尺浪”时,师扬起手臂做起伏的波浪,说:“波涛涌起来了。
”学生读“入竹万竿斜”时,师用身体向一边倾斜,说:“竹子弯下腰了。
”(2)教师读古诗,学生表演读。
同桌一人读古诗,一人做动作。
7.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风[唐] 李峤解落_______,能开_______。
过江_______,_______万竿斜。
同学们,现在,你们对着屏幕能将这首古诗补充完整吗?指名尝试背诵。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内容,齐背古诗。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以一则谜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再用给古诗加上动作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
在学生读懂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背诵,有利于学生增加古诗文的积累。
二、和大人一起读。
1.谈话导入:再过一些日子,新年就要来临了!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如:买年货,贴对联……)2.教师简介有关“春节”的知识。
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春节童谣》,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
3.学生自由读童谣,努力读通顺。
4.你能把这首童谣流利地读出来吗?指名读。
相机指导“糖瓜粘、磨豆腐、蒸馒头、熬一宿”的读音,提醒学生读好轻声音节。
5.同桌合作练读童谣。
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如果对方读得流利,请给他一个大大的赞。
6.趣读童谣,读出童谣里的趣味。
(1)一边想着画面,一边男女生对读。
如:男生——二十三,女生——糖瓜粘。
(2)一边拍手,一边读,读出童谣的节奏。
(3)教师问,学生答。
如:师问:二十四干什么?(学生答:二十四,扫房子。
)(4)播放《春节童谣》歌曲视频,学生小声跟唱。
7.拓展延伸,进一步了解春节习俗。
(1)同学们读了《春节童谣》后,你还了解了哪些关于春节的习俗?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春节习俗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学生交流后齐读一遍,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