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压和电阻一.选择题1.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1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D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2.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5V,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Ω,电流表、电压表量程应分别选择( B )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C.电流表(0~3A)、电压表(0~3V)D.电流表(0~3A)、电压表(0~15V)图1图2 图3图43.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B)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C.甲、乙都为电流表 D.甲、乙都为电压表4.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V1、V2的示数分别是U、U1、U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D )A.U=U1=U2B.U>U1+U2 C.U<U1+U2 D.U=U1+U25.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C)6.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7.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B.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C.电路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D.电压的作用是电路中产生自由电荷8.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温度相同),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则( C )A.a的电阻小于b的电阻B.a的电阻等于b的电阻C.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D.无法判断a与b电阻的大小9.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B)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B.导体的长度C.通过导体的电流D.导体两端的电压10.(多选)中国科技馆有一个“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在展台中可以做模拟“发电纤维发电”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BC)A.压电薄膜振动时可以产生电压B.小灯发光说明振动的压电薄膜中产生了电流C.发光小灯的数量与踩动踏板的频率有关D.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发电的总功率变小11.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B.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答案】B12.已知甲、乙两灯的额定电压均为6 V,如图是甲、乙两灯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
现将两灯串联后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并保证电路安全,则电路的工作电流和电源最大电压为()A.0.5 A 12 VﻩB.1.5 A 12VC.1.5 A 8 VﻩD.0.5A 8 V【答案】D13.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U/V 3.0 2.5 2.0 1.8 1.5 1.3I/A 0.200.30 0.40 0.44 0.500.54答案:D14.如图所示,闭合形式关后,无论如何移动滑片P,小灯泡始终不亮,已知导线及各处连接完好.为查找故障,开关闭合后,用电压表测得三次两接线柱间电压如表所示,则()两接线柱电压表示数A和B 3VA和D 3VA和F 0VA.只可能是小灯泡发生短路故障B.只可能是小灯泡发生断路故障C.还需测得H、G间电压,才能判定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断路故障D.还需测得G、B间电压,才能判定滑动变阻器是否发生断路故障故选B.二填空题1.将两片不同的金属片A、B浸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该电池对外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把金属片A、B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电压表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指针发生如图1所示的偏转,则金属片A是正(选填正、负)极.图1 图22.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a是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引出的导线接头.a与b处相接时,电压表示数为6.0V;使a与b处断开,然后与c处相接,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示数为4.5V,这时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1.5V.3.(2016自贡)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所用的电源是四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组,当他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L2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
【答案】4 V 2 V4.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
观察电压表的接线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极,电池的电压为V。
【答案】负0.65.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灯L1、L都能发光,则甲是(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若开关S断开后,2灯L1、L2都能发光,且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4:3,则L1、L2电阻之比为.故答案为:电压表;3:1.三实验题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实验中,小涵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在连接电路中,开关应该处于断开(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2)根据如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她发现两只灯泡都不亮,且电压表示数为0,若只有L1或L2中的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是L2开路(选填“L1开路”、“L1短路”、“L2开路”、“L2短路”).(3)故障排除后,小涵选用不同的灯泡,完成了三次实验,并记录了数据.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2.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6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不同(相同/不同)的小灯泡.ﻫ(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L2断路(填出一种即可).(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不能,理由是正负接线柱反接了.(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改进方法是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3.在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采用了图中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夹子P向左滑动时,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变长,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小,灯的亮度变暗.小明在得出导体电阻与长度关系的同时,还得出”灯泡的亮度由电流大小决定“的结论.(1)你认为小明关于灯泡的亮度由电流大小决定的结论是错误的.(2)小丽用L1“6V3W“和L2”6V 2W“的两个小灯泡及6V的电源等器材,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请你帮她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①将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到6V的电路中,则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灯L2两端的电压较大;可观察到灯L2较亮;②将两个小灯泡并联,接到6V的电路中,则两灯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灯L1的电流较大,可观察到灯L1较亮.(3)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4.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对于这个问题,小明想起课堂上老师把电压比作水压,把电流比作水流,于是他想:电阻也可以比作是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他还想到水管内部粗糙程度、有无杂物和它的长短粗细都可能导致水管对水流的阻力不同,因此经过分析,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实验室有如下表格中的7种电阻丝,则:(1)若要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依次把如图中M、N跟电阻丝A、D (选填导线代号)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电阻大小.(2)若依次把M、N跟电阻丝C、F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这两个金属丝的电阻大小,这时探究的是电阻跟导体的材料的关系.(3)在上面的实验中,电阻的大小并不能直接观察,而是通过电流表的示数反映出来的,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小.5.小禹在复习“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产生了一些疑惑;实验中为什么选择不常见的镍铬合金作为研究的导体,而不选用常见的铜丝?难道选用钢丝会不利于探究?带着这些思考,小禹决定进行实验验证;(1)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电阻的变化,小禹可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接入电流表,且与研究导体串联.(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3)实验中,选择一根带鳄鱼夹的导线,主要是为了方便改变接入导体的长度.(4)分别用铜丝、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对比实验记录,发现用铜丝作为研究导体,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明显之处是:铜丝电阻小,电流变化小.(5)通过实验,小禹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并进一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如在图2所示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将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上(选填“上”或“下”)端移动,以起到使电阻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