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力学1.运动学:只从几何观点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而不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学2.动力学: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静力学:研究力及力矩的平衡问题(此内容本课程不讲)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质点运动的描述一、参照系 坐标系 质点 1、参照系为描述物体运动而选择的参考物体叫参照系。
2、坐标系为了定量地研究物体的运动,要选择一个与 参照系相对静止的坐标系。
如图1-1。
说明:参照系、坐标系是任意选择的,视处理问题方便而定。
3、质点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它看作一个具有质量、占据空间位置的 物体,这样的物体称为质点。
说明:⑴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而不真实存在(物理中有很多理想模型)⑵质点突出了物体两个基本性质 1)具有质量2)占有位置⑶物体能否视为质点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y图 1-1⎪⎩⎪⎨⎧二、位置矢量 运动方程 轨迹方程 位移1、位置矢量定义: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称为 位置矢量(简称位矢或径矢)。
如图1—2,取的是直角坐标系,r ϖ为质点P 的位置矢量k z j y i x r ϖρϖϖ++= (1-1)位矢大小:222z y x r r ++==ϖ(1-2)r ϖ方向可由方向余弦确定:rx =αcos ,ry =βcos ,r z =γcos2、运动方程质点的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称为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 ⑴矢量式:k t z j t y i t x t r ϖϖϖϖ)()()()(++= (1-3) ⑵标量式:)(t x x =,)(t y y =,)(t z z = (1-4) 3、轨迹方程从式(1-4)中消掉t ,得出x 、y 、z 之间的关系式。
如平面上运动质点, 运动方程为t x =,2t y =,得轨迹方程为2x y =(抛物线) 4、位移以平面运动为例,取直角坐标系,如图1—3。
设t 、t t ∆+时刻质点位矢分别为1r ϖ、2r ϖ,则t ∆时间 间隔内位矢变化为(1-5)称r ϖ∆为该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
j y y i x x r r r ϖ)ϖϖϖ)()(121212-+-=-=∆ (1-6) 大小为212212)()(y y x x r -+-=∆ϖ讨论:⑴比较r ϖ∆与r ϖ:二者均为矢量;前者是过程量,后者为瞬时量⑵比较r ϖ∆与s ∆(A →B 路程)二者均为过程量;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
一般情况下s r ∆≠∆ϖ。
当0→∆t 时,s r ∆=∆ϖ。
⑶什么运动情况下,均有s r ∆=∆ϖ?图 1-2图 1-3三、速度为了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及方向,从而引进速度概念。
1、平均速度如图1-3定义: trv ∆∆=ϖϖ (1-7)称v ϖ为t t t ∆+-时间间隔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j v i v j t y i t x t r v y x ϖϖϖϖϖϖ+=∆∆+∆∆=∆∆= (1-8)v ϖ方向:同r ϖ∆方向。
说明:v ϖ与时间间隔)(t t t ∆+-相对应。
2、瞬时速度v ϖ粗略地描述了质点的运动情况。
为了描述质点运动的细节,引进瞬时速度。
定义:dtr d t r v v t t ϖϖϖϖ=∆∆==→∆→∆00lim lim 称v ϖ为质点在t(1-9)结论:质点的速度等于位矢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j v i v j dtdy i dt dx dt r d v y x ϖϖϖϖϖϖ+=+== (1-10)式中dt dx v x =,dtdy v y = 。
x v 、y v 分别为v ϖ在x 、y 轴方向的速度分量。
v ϖ的大小:2222y x v v dt dy dt dx dt r d v +=⎪⎭⎫ ⎝⎛+⎪⎭⎫ ⎝⎛==ϖϖv ϖ的方向:所在位置的切线向前方向。
v ϖ与x 正向轴夹角满足xy v v tg =θ。
3、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定义:tt t t t s v ∆∆+-=∆∆=内路程(参见图1-3) 称v 为质点在t t t ∆+-时间段内得平均速率。
为了描述运动细节,引进瞬时速率。
定义:dtds t s v v t t =∆∆==→∆→∆00limlim 称v 为t 时刻质点的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当0→∆t 时(参见图1-3),r d r ϖϖ=∆,ds s =∆,有 ds r d =ϖ可知: v dtr d dt r d dt ds v ϖϖϖ====即(1-11)结论:质点速率等于其速度大小或等于路程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说明:⑴比较v 与v ϖ:二者均为过程量;前者为标量,后者为矢量。
⑵比较v 与v ϖ:二者均为瞬时量;前者为标量,后者为矢量。
四、加速度为了描述质点速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引进加速度的概念。
1、平均加速度定义:tv v t v a ∆-=∆∆=12ϖϖϖϖ(见图1-4) 称a ϖ为t t t ∆+-时间间隔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
2、瞬时加速度为了描述质点运动速度变化的细节,引进瞬时加速度。
定义:dtv d t v a a t t ϖϖϖϖ=∆∆==→∆→∆00lim lim 称a ϖ为质点在t(1-12)结论:加速度等于速度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或位矢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j dty d i dt x d j dt dv i dt dv dt v d a y x ϖϖϖϖρϖ2222+=+==式中: 22dt x d dt dv a x x ==,22dty d dt dv a y y ==。
x a 、y a 分别称为a ϖ在x 、y 轴上的分量。
a ϖ的大小: 2222222222⎪⎪⎭⎫ ⎝⎛+⎪⎪⎭⎫ ⎝⎛=⎪⎪⎭⎫ ⎝⎛+⎪⎭⎫ ⎝⎛=+=dt y d dt x d dt dv dt dv a a a y xy x ϖ a ϖ的方向: a ϖ与x 轴正向夹角满足xy a a tg =θ 说明:a ϖ沿v ρ的极限方向,一般情况下a ϖ与v ϖ方向不同(如不计空气阻力的斜上抛运动)。
瞬时量:r ϖ,v ϖ,v ,a ϖ综上: 过程量:r ϖ∆,v ϖ,v ,a ϖ矢量:r ϖ,r ϖ∆,v ϖ,v ϖ,a ϖ,a ϖ标量:s ∆,v ,v图 1-42五、直线运动质点做直线运动,如图1-5 1、位移i x i x i x r r r ϖρϖϖϖϖ∆=-=-=∆1212 0>∆x :r ρ∆沿+x 轴方向;0<∆x :r ϖ∆沿-x 轴方向。
2、速度i v i dtdx dt r d v x ϖϖϖϖ===0>x v ,v ϖ沿+x 轴方向;0<x v ,v ϖ沿-x 轴方向。
3、加速度i a i dtdv dt v d a x x ϖϖϖϖ===0>x a ,a ϖ沿+x 轴方向;0<x a ,a ϖ沿-x 轴方向。
由上可见,一维运动情况下,由x ∆、x v 、x a 的正负就能判断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故一维运动可用标量式代替矢量式。
六、运动的二类问题例1-1:已知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i t r ϖϖϖ)2(22-+=(SI ),求:⑴t=1s 和t=2s 时位矢; ⑵t=1s 到t=2s 内位移;⑶t=1s 到t=2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⑷t=1s 和t=2s 时质点的速度; ⑸t=1s 到t=2s 内的平均加速度;⑹t=1s 和t=2s 时质点的加速度。
解:⑴ j i r ϖϖϖ+=21mj i r ϖϖϖ242-=m⑵ j i r r r ϖϖϖϖϖ3212-=-=∆m⑶ j i ji t r v ϖϖϖϖϖϖ321232-=--=∆∆=m/s ⑷ j t i dtrd v ϖϖϖϖ22-==12xtt B ∆+,图 1-5j i v ϖϖϖ221-=m/sj i v ϖϖϖ422-=m/s⑸ j jt v v t v a ϖϖϖϖϖϖ213212-=--=∆-=∆∆=m/s 2⑹ j dt vd dtr d a ϖϖϖϖ222-===m/s 2例1-2:一质点沿x 轴运动,已知加速度为t a 4=(SI),初始条件为:0=t 时,00=v ,100=x m 。
求:运动方程。
解:取质点为研究对象,由加速度定义有t dtdv a 4==(一维可用标量式)tdt dv 4=⇒由初始条件有:⎰⎰=tvtdt dv 04得: 22t v =由速度定义得:22t dtdxv ==dt t dx 22=⇒ 由初始条件得:dt t dx tx⎰⎰=02102即10322+=t x m 由上可见,例1-1和例1-2分别属于质点运动学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问题。
§1-2圆周运动本节先讨论圆周运动,之后再推广到一般曲线运动。
一、自然坐标系图2-1中,BAC 为质点轨迹,t 时刻质点P 位于A 点,t e ϖ、n e ϖ分别为A 点切向及法向的单位矢量,以A 为原点,t e ϖ切向和n e ϖ法向为坐标轴,由此构成的参照系为自 然坐标系(可推广到三维)CA ,tne ϖ切向)(t e ϖ图 1-6二、圆周运动的切向加速度及法向加速度 1、切向加速度如图1-7,质点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t 时刻,质 点速度t e v v ϖϖ= (2-1)式(2-1)中,v v ϖ=为速率。
加速度为dt e d ve dt dv dt v d a t t ϖϖϖϖ+== (2-2) 式(2-2)中,第一项是由质点运动速率变化引起的,方向与t e ϖ共线,称该项为切向加速度,记为t t t t e a e dt dv a ϖϖϖ== (2-3)式(2-3)中,(2-4) t a 为加速度a ϖ的切向分量。
结论:切向加速度分量等于速率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
2、法向加速度式(2-2)中,第二项是由质点运动方向改变引起的。
如图1-8,质点由A 点运动到B 点,有⎪⎩⎪⎨⎧=→→B A ds e e v v t t )ϖϖϖϖ''因为OA e t ⊥ϖ,OB e t ⊥'ϖ,所以t e ϖ、t e 'ϖ夹角为θd 。
t t t e e e d ϖϖϖ-='(见图1-9) 当0→θd 时,有θθd d e e d t t ==ϖϖ。
因为t t e e d ϖϖ⊥,所以t e d ϖ由A 点指向圆心O ,可有n t e d e d ϖϖθ= 式(2-2)中第二项为:n n n t e rv e dt ds r v e dt d v dt e d v ϖϖρϖ2===θ 该项为矢量,其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
称此项为法向加速度,记为 n n e rv a ϖϖ2=(2-5)大小为图 1-7υρ图1-8t 图 1-9(2-6)式(2-6)中,n a 是加速度的法向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