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贮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贮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800#粗馏工序中贮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批准:建设单位:临汾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批准:监理单位:山西省国阳投资咨询公司临汾同世达监理项目部批准:审核:编制:施工单位: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第三分公司编制日期:年月日800#粗馏工序中贮槽制作安装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山西临汾同世达20万吨/年甲醇和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800#粗馏工序,需要现场制安的贮槽12台,总重约135吨,其中直径小于3.5米的有7台,在加工场地提前预制,现场安装约15吨,其余设备在中间罐区,需要在现场基础上预制安装,约为120吨(详见下表)。

所有设备外表面需要进行喷砂除锈及进行防腐处理。

现以粗甲醇贮槽为例,说明制作安装程序。

Pa,设备外表进行Sa2.5级喷砂除锈,涂刷凉凉胶,罐底所有焊接接头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试验负压不低于53KPa,无渗漏为合格。

贮罐在安装完毕后进行罐顶与罐壁的严密性及强度试验,罐顶稳定性试验。

最后进行防腐保温。

2、编制依据2.1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800#粗馏工序装置区设备装配图及部件图。

2.2 标准、规范⑴《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程》GB50341-2003⑵《化工设备、管道防腐蚀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⑶《钢制常压焊接容器》JB/T4735-1997(4)《无损检验标准》 JB/T4730-2005(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3、施工部署:3.1 施工组织机构及任务分解项目部将对本施工区域进行重点组织部署,加大人、财、物投入,项目部全面计划安排,组织落实施工要素,统筹组织施工,充实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施工,质量、安全、材料、后勤等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确保工程组织管理到位,整体动作协调。

施工作业任务由专业施工队分解完成。

非标施工队:负责设备的预制、组合、检验、试验、安装找正。

防腐施工队:负责设备的内外防腐。

焊接检验组:负责焊接无损检验、试验。

3.2 施工管理目标工期目标:中间罐区贮槽计划在9月15日开工,至11月15日设备安装完。

质量目标:单台设备整体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3.3 施工总体顺序安排及阶段管理重点3.3.1 由于设备体积大,不便于运输,五台设备在现场制作安装。

3.3.2 根据甲方指挥部总体目标,为了加快总体施工进度,采用多倒链桅杆倒装法吊装就位的方法,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由于场地狭小,需要在加工场地预制成型,用人力车运输至350米外的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在加工场地需安装移动小车一台,悬挂5吨电动葫芦一台(见附图所示),铺设50㎏轨道80米,在移动小车下方安装20*2200卷板机一台,并且要采用20㎜钢板铺设100㎡的钢平台,便于制作角钢胎具。

五台设备同时加工,采取下料、切割、卷制、组焊、防腐五道工序平行流水作业施工法,焊接检验随焊接进度穿插进行检验,一般在夜间焊接作业间歇时间进行。

设备制作安装完进行焊缝检验合格后,再作整体压力试验和焊缝补防腐。

3.3.3 施工准备阶段管理重点(1)管理人员提前介入,在熟悉设计意图和标准规范基础上,做好技术准备,编制专项方案措施、组织交底;(2)做好物资准备,编制主材、辅材、手段用料及施工机械和工机具计划,检测器具计划、外委机加件计划,选择合格的供应商,严把进场验收关。

(3)做好劳动力准备,安排及时进场,进行人员考核,组织教育,保持动态平衡。

(4)做好现场准备工作,对预制场地、防腐场地、组对场地、吊装现场、运输道路做好规划平整硬化工作,将水、电、气源引入操作场地。

搭设专用库房。

3.3.4 施工阶段管理重点(1)按总进度计划编制月计划、周计划,做好动态施工准备,及时调整协调。

(2)合理安排平衡流水作业,保持施工作业有序进行。

(3)按质量检测控制点,做好质量的自检、专检、共检,严把工序质量关。

(4)抓好关键过程质量控制:预制和组对外形尺寸控制。

(5)在进行安全、环境因素调查基础上,确定重大危险和环境因素,采取重点防范措施。

(6)做好材料的可追溯性控制,确保材料从进场到安装过程材质明确不混用。

(7)严格进行设备吊装机具的校核计算,按照起重吊装方案做好吊索具布置和安装,每个环节的检查验收工作,进行自检、复检和总体检查验收,确保达到方案设计能力。

4、施工顺序及方法4.1准备工作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后,提出详细的材料计划,按计划采购合格的材料,将所需机具准备齐全,将滚床及电焊机安装调试好,并做好每台设备的卷弧样板。

4.1.1 基础中心位置检查用经纬仪测量基础中心坐标,并与基本标桩对照是否符合设计位置,对罐区成排的基础中心通过拉钢线检查,确定罐基础中心线偏斜的方向及尺寸。

4.1.2 基础直径及椭圆度检查在基础中心桩中定中心点,应以此为中心,以设备底板半径为半径,用地规或盘尺进行检查。

4.1.3 基础中心拉水平线,水平线与基础边缘的高差,即为基础中心凸起高度,中心凸起高度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1.4 对原材料检查要求16MnR和Q235A、Q235-B、20#钢材,应有合格化验单。

对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各种缺陷程度的检验都要按设计规定进行。

4.2下料4.2.1根据图纸进行排板,其焊缝部位不应有接管和内件。

4.2.2 机加件外协外委件加工应明确其外形尺寸,材质,都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4.2.3 方板放线,按照排版图下料前要对钢板进行找方和齐边处理。

下料时要考虑切割损耗。

4.2.4 切割坡口:检验放线准确的情况下开始切割,切割坡口采用半自动切割机,坡口切割完成,用角向磨光机打磨光滑,去除氧化皮。

4.3罐底预制安装首先在基础上放好纵横十字轴线,校对定位尺寸和几何尺寸,罐底中隔板及边缘板圆周线,中幅板的尺寸由现场供应钢板规格来决定,尽量做到钢板长度不剪裁,以减少料头损耗。

底板预制前应绘出排版图,并编号,排版图应符合下列规定:(1)罐底的排版直径宜按设计直径放大0.1%-0.2%。

(2)边缘板沿罐底半径方向的最小尺寸不得小于700mm。

(3)中幅板的宽度不得小于1000mm,长度不得小于2000mm。

(4)底板任意相邻焊缝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

排版时以中间条板为基准,按排版图的编号,从基准板处画好搭接线,向两侧按顺序铺板。

当中幅板铺完后,再铺设边缘板。

底板的中隔板采用搭接接头时,其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5㎜,中幅板与弓形边缘板之间采用搭接接头时,中幅板应搭接在弓形边缘板的上面,搭接宽度可适当放大。

搭接接头三层板重叠部分,应将上层底板切角,切角长度为搭接长度的2倍,其宽度宜为搭接长度的2/3。

经检查罐底直径及底板相互搭接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将底板点焊或用夹具临时固定。

罐底安装时要注意,中间条板的中心线必须与基础上的纵横中心线重合,相邻两条中幅板上的短缝应错开500mm以上,中幅板和边缘板的焊缝应错开200mm以上,底板铺设之前,应在底面涂防腐涂料(搭接部位留下50㎜不刷漆)。

焊接前应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的泥沙、铁锈、水分和油污并应充分干燥。

4.4罐顶当罐底铺好后,即开始安装罐顶。

其方法是首先是制作一角钢圈。

角钢为∠70*70*8,外径为12m,再下料制作中心顶板,按图纸几何尺寸将其固定在中心上部相应位置上,将角钢圈固定在底板φ12m直径上。

因罐顶中心与周边相对高差为1.612m,安装中心顶板时须搭设临时支撑将中心顶板固定在中心顶环上,此时将外角钢圈、中心圆环对应分为20等分,并按罐顶弧长制作罐顶临时骨架,骨架利用80×8扁钢制作,制作好用样板检查无误后将其点焊在两环20等分位置上。

按图纸拼装罐顶板,罐顶板全部拼装后进行整形,然后将罐顶板吊装就位点焊牢固,提前留下桅杆吊装孔,等罐壁组装好后再进行焊接吊装孔。

固定顶板焊接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1)先焊内侧焊缝,后焊外侧焊缝。

径向的长焊缝宜采用隔缝对称施焊方法,并由中心向外分段退焊。

(2)顶板与包边角钢焊接时,焊工应对称均匀分布,并应沿同一方向分段退焊。

(3)固定顶板的局部凹凸变形,应采用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5mm。

4.5安装罐壁板采用群桅杆倒装法安装壁板,先组装吊装工具。

在罐壁内圈均布12根桅杆,桅杆由φ219×6钢管制作,3.5m高,并在每根钢管顶部各焊一吊耳,每个吊耳挂上一个5T倒链,钢管与罐底焊接牢固,然后按罐壁圆周内线制作一胀圈,胀圈外径为12m,胀圈用[16#槽钢制作,胀圈与倒链相连。

在胀圈外组装最顶一圈壁板,第一圈壁板组装完后,缓缓吊升罐顶,吊升到高度后,进行焊接第一圈板,焊接前应进行调圆。

然后再组装第二圈板,组装好后,再缓缓吊升罐顶,吊升到高度后,进行焊接第二圈,第三圈,第四圈…….,依次类推……罐顶、罐底、罐壁板安装前外表面进行喷砂除锈,或手工除锈,涂刷底漆,钢板边缘留下50㎜不刷漆,等水压试验完毕后再进行补刷。

4.6底板严密性试验罐底焊缝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性试验,其真空度不应低于53KPa(400mmHg)。

先将罐底周围用黄泥或玻璃泥堵塞,并拍打严密,然后在罐底通入真空管,真空管联接真空泵,然后进行抽真空试验。

4.7罐体附件安装罐体预制安装完后进行:人孔、接管、补强圈、液位计、接地板、爬梯、栏杆等附件安装。

4.8罐壁的严密性及强度试验当罐底各部件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后需进行整体注水试验。

注水前应化验水中成份,合格后方可使用。

水质易采用淡水,且水温不得低于5℃。

注水应采取分期注水,当罐内充水高度达到最高液位并保持48小时,以罐壁无渗漏,无异常变形为罐壁的严密性及强度试验合格。

在注水过程中,应对基础的沉降进行观测,在灌壁下部每隔10米左右,设一个观测点,且不得少于4点。

在充水前、充水到二分之一时、四分之三时,最高液位时,分别进行观测。

在保持48小时后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

4.9罐顶严密性及强度试验罐顶严密性及强度试验应在设计最高液位下1m进进行缓慢充水升压(2000Pa)后,以罐顶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后立即恢复常压,使罐顶与大气相通。

4.10罐顶稳定性试验罐顶稳定性试验应在水位达到罐顶边梁后进行放水,在罐内空间达到试验负压后,以罐顶无异常变形为合格。

试验后立即恢复常压,使罐顶部与大气相通。

5、贮罐类容器的焊接顺序及技术措施5.1 焊接顺序(1)排版时,尽量使焊缝对称;施焊时,对称的焊缝对称地焊接,不对称的焊缝也想办法对称地焊接。

(2)排版时,尽量少布置焊缝或不使焊缝密集;焊接时,不要让焊接时的变形累加。

最好使两次变形方向相反而抵消。

(3)正确安排施焊顺序。

5.2 焊接技术措施(1)贮罐容器上的焊缝一律不用点焊,而用打楔铁的方法夹紧固定,其间距可根据保证各处都贴紧来决定。

(2)底板的焊接顺序先纵后横,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延伸,对称进行,多道焊缝采用逆步退焊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