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

题型:名词解释,6个,30分填空,1分/空,20分选择,单选,10分问答,5题,共40分1临床上诊断PKU 患儿的首选方法是A 染色体检查B生化检查C 系谱分析D基因诊断2 羊膜穿刺的最佳时间是A孕7~9周B孕8~12周C孕16~18周D孕20~24周3遗传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是A发病早,单侧发病B发病早,双侧发病C发病晚,单侧发病D发病晚,,双侧发病4进行产前诊断的指症不包括A夫妇任一方有染色体异常B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C年龄小于35岁的孕妇D多发性流产夫妇及其丈夫填空5 多基因遗传病遗传中微效基因的累加效果可表现在一个家庭中……….. 6线粒体疾病的遗传方式…………根据系谱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的基因型2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3如果人群中患者的概率为1/100,问Ⅲ3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为多少二高度近视AR,一对夫妇表型正常,男方的父亲是患者,女方的外祖母是患者,试问这对夫妇婚后子女发病风险(画系谱)三PKU是AR,发病率0.0001,一个个侄子患本病,他担心自己婚后生育患者,问其随机婚配生育患儿的风险四某种AR致病基因频率0.01,某女哥哥是患者,问此女随机婚配或与表兄妹婚配风险。

五PKU是一种AR病,人群中携带者频率为1/50,一个人妹妹患病,他担心自己婚后生育患儿,问这名男子随机婚配生育患儿的风险是多大答案1B 2C 3B 4C填空1患者人数和病情轻重2母系遗传大题一1 常隐aa2 2/33 2/3×1/100×1/4=1/600二1×1/2×1/8=1/8三 1/2×1/50×1/4=1/400四随机婚配:2/3×1/50×1/4=1/300与表兄: 2/3×1/4×1/4=1/24五2/3×1/50×1/4=1/300考试大纲1、遗传病的定义、特点及分类遗传病:其发生需要一定的遗传基础,通过这种遗传基础,并按一定的方式传于后代发育形成的疾病。

特点:1遗传病的传播方式 2 遗传病的数量分布3遗传病的先天性4遗传病的家族性 5遗传病的传染性分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2、假基因、断裂基因、基因表达、密码子、RNA编辑的定义、侧翼序列包括哪些、人类基因组的分为哪两种类型假基因:在基因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称为假基因(pseudogene)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splite gene)基因表达: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密码子:在DNA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上每3个相邻碱基序列构成一个三联体,每个三联体能密码能编辑某种氨基酸。

RNA编辑:导致形成的mRNA分子在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不同于它的DNA模板相应序列的过程。

侧翼序列包括启动子(promoter),增强子(enhancer),终止子(terminator)等对DNA 转录其调控作用的DNA序列。

人类基因组的分为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3、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移码突变、动态突变的定义、基因突变概念和后果、基因突变的形式和分子机制、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途径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多向性重复性随机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移码突变:移码突变:在正常的DNA分子中,碱基缺失或增加非3的倍数,造成这位置之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的改变,这种现象称移码突变。

动态突变:由于DNA分子中某些短串联重复序列,尤其是基因编码序列或侧翼序列的三核苷酸重复扩增所引起。

因为这种三核苷酸的重复次数可随世代交替的传递二呈现逐代递增的累加突变效应。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一定的条件下基因可以从原来的存在形式突然改变成另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就是在一个位点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新基因,代替了原有基因,这个基因叫做突变基因。

于是后代的表现中也就突然地出现祖先从未有的新性状。

基因突变的形式和分子机制静态突变:1点突变 2片段突变动态突变机制:姐妹染色单体的不等交换或重复序列的断裂修复错位,是导致动态突变可能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

紫外线诱导的DNA损伤的修复途径:光复活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4、染色质的具体分类、Lyon假说的要点及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意义、X染色质的数目= X染色体的数目-1、Y染色质的数目= Y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核型分析定义、几种常见的显带技术、染色体带的命名、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分成哪三类、染色体多态性概念染色质分为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性染色质分为 X染色质 Y染色质Lyon假说的要点 1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2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异固缩的X染色体可以来自父亲也可以来自母亲3失活是完全的,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内仅有一条X染色体是有活性,另一条X染色体是在遗传上失活的4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性繁殖的。

X染色质检查的临床意义可以根据X染色质的有无赖鉴定胎儿性别,特别对X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个体,且为嵌合体时,X染色质分析可以分析者节省时间,并提高分析准确率。

核型分析定义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

常见的显带技术 G,C,Q,R,T,N带分析染色体带的命名书本(P114)根据着丝粒的位置将人类染色体分成哪三类 1中着丝粒染色体 2亚中着丝粒染色体3近着丝粒染色体4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多态性在健康人群中,存在着各种染色体的恒定微小变异,包括结构,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

这类恒定而微小的变异是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的,通常没有明显表型效应或病理学意义。

5、单倍体的概念、双雌受精的概念、嵌合体的概念、三倍体、四倍体和非整倍体产生机理、罗氏易位(着丝粒融合)的概念,14/21或21/21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遗传学意义、常见染色体结构畸变包括哪四种类型、染色体病通常伴有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各种常见染色体病的核型单倍体在2n的基础上减少一个染色体组双雌受精一个二倍体的异常卵子与一个正常的精子发生受精,从而产生一个三倍体的合子嵌合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核型的细胞系的个体非整倍体产生机理在性细胞成熟过程或受精卵早期卵裂中,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1染色体不分离发生在受精卵的卵裂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2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染色体丢失罗氏易位(着丝粒融合)发生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一种易位形式。

当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部位或着丝粒附近部位发生断裂后,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接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由长臂构成的衍生染色体常见染色体结构畸变包括哪四种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倒立6、先证者、系谱分析法、半合子、从性遗传、遗传异质性、遗传印记的定义、各种类型遗传方式的系谱特点、如何利用亲缘系数进行子代发病风险的估计(习题)系谱分析法通过对该性状在家系后代的分离或传递方法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半合子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是成对存在的,在Y染色体缺少相对应的等位基因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显示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的差异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遗传异质性一种遗传学性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遗传改变所引起遗传印记一个个体来自双亲的某些同源染色体或等位基因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因此当它们发生相同的改变时,所形成的表型却不同的现象。

各种类型遗传方式的系谱特点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1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2双亲无病时,子女一般无病3患者的同胞和后代有1/2的发病可能4系谱中通常连续几代都可以看到患者(连续传递)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致病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2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3患者的同胞有1/4的发病风险,患者表型正常的同胞中有2/3可能为携带者。

患者的子女一般不发病4系谱中患者的分布往往是分散5近亲结婚时,后代的发病风险比随机婚配明显增高X连锁显性遗传1女性患者数目约为男性患者的2倍,前者病情通常较轻2患者双亲中一方患病3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为患者,儿子全部正常4系谱中常见到连续传递现象X隐1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2双亲无病时,儿子有1/2的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3系谱中常见几代经过女性携带者传递,男性发病现象7、易患性、遗传度的概念、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概念、多基因假说、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估计要考虑哪些因素易患性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患某种遗传病的可能性遗传度在多基因疾病形成的过程中,遗传因素的贡献大小质量性状在单基因遗传中,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直截了当,因此这一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往往是不连续的,可以明显地分为2-3群,所以单基因遗传的性状也称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性状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分布不是连续的,只有一个峰,即平均值。

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只是量的变异,临近的两个个体间的差异很小,因此这类性状又称数量性状多基因遗传病再发风险的估计要考虑哪些因素1 患病率与亲属级别有关2患者亲属再发风险与亲属中受累人数有关3患者亲属再发风险与患者畸形或疾病严重程度有关4多基因遗传病的群体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时,亲属再发风险与性别有关8、遗传平衡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近婚系数定义、适合度、选择系数的定义、如何进行子代发病风险的估计(习题)遗传平衡定律的影响因素1非随机婚配(近亲系数平均近婚系数近亲婚配的危害)2 选择3突变4遗传漂变5基因流近婚系数近亲婚配使子女得到一对相同基因的概率适合度一定环境条件下,某一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并能将基因传给后代的相对能力选择系数指在选择作用下适合度降低的程度,用s表示。

9、分子病概念、镰形红细胞贫血的发病机理、三种血友病的发病机理及遗传方式、常见的几种先天性代谢病发病机理(缺乏什么酶)、α地中海贫血各亚型的基因型分子病由遗传性基因突变或获得性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镰形红细胞贫血的发病机理 (P133)三种血友病的发病机理及遗传方式血友病A 是血浆中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所致X连锁隐性遗传学的凝血障碍性疾病血友病B 这是凝血因子IX缺乏或其凝血功能降低而导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血友病 C 这是血浆第XI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凝血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α地中海贫血各亚型的基因型(P135)10、标记染色体概念、抑癌基因概念、几种常见的特异性标记染色体、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论、多步骤遗传损伤学说的主要论点标记染色体在肿瘤细胞内常见到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如果一种异常的染色体较多地出现在某种肿瘤细胞内就称为标记染色体抑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可能存在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几种常见的特异性标记染色体 Ph小体(费城染色体)肿瘤发生的二次突变论主要论点遗传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连续传递时,已经携带了一个生殖细胞系的突变,此时若在体细胞内在发生一次体细胞突变,即产生肿瘤,这种事件较易发生,所以发病年龄较早;而散发性的视网膜母细胞肿瘤是由于一个细胞内的两次体细胞突变而产生的,发生率较低或不易发生,所以发病年龄一般较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