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项目计划书
一、水稻项目背景
中国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在经济上领跑全球。
然而这种优势地位仍主要建立在数量基础上。
中国集全球最大钢铁制造国、最大出口国和最大汽车市场之称号于一身,但也走在“尖端”吗?不久前,一份中国的调查引起广泛关注。
调查称:中国的工业水平落后德国100年。
这显然过于夸张,但却指出了关键问题,即中国必须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且越快越好。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水稻生产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名称:张家口某某有限公司。
项目规划设计单位:泓域咨询机构
项目战略合作单位:某某集团、某某研究机构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建设选址
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张家口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又称“张垣”“武城”,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冀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交通枢纽。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
距今20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
5000年前,黄帝、炎帝、蚩尤“邑于涿鹿之阿”,合符釜山,开启了中华文明之先河。
这里是现行长城最多的地区,素有“长城博物馆”的美称。
崇礼、赤城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滑雪场,被誉为东方达沃斯。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河北省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2016年9月,张家口市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
2016年11月,张家口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项目用地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张家口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63485.06平方米(折合约95.18亩),净用地面积63485.06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95.18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水稻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水稻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15%,建筑容积率1.2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49%,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4.84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中国制造2025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此后,“中国制造2025”一直是贯穿国务院工作部署的关键词之一。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促进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
今年7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在中国当前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是在劳动力成本等持续上升、追赶型增长方式面临外部约束等背景下的必然政策选择,体现了内生增长的内涵。
经典的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可不依赖外力推动而通过自身内在因素实现持续健康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
技术进步带来消费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分化,由技术研发机制、市场培育机制、制度激励机制共同作用直接推动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生性
增长体现为需求、知识、制度等内生变量的增长。
同时,基于中国当前的市场潜力、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雄厚积累,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有现实条件支持的。
另外,适应转型需求的战略新兴产业,往往对整个产业的转型具有一定的先行、引领、引导作用。
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技术分化,形成不同发展方向的技术,继而依靠技术选择形成市场信赖的技术群和企业群。
产业创新技术的先行性、主导性和突破性,使产业具有政策导向作用,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重心能够代表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经济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三)经济新常态
今年以来,中央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出发,坚持战略定力,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推出一系列稳定增长、培育新动力、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前3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虽然放缓,但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在全球名列前茅。
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
需不断扩大,社会托底工作得到强化,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63485.0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43265.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895.7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61102.31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81895.7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63485.0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21台(套),设备购置费6044.73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
(一)主要能源供应
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530099.49千瓦?时,折合65.15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16620.10立方米,折合1.42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