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力量训练方法
足球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大量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在校园中极受学生们的喜爱。
足球课程在高校中的开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同时学生通过足球运动而培养的竞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对其以后走入社会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足球课程在高校校园中的开展受到了大量学生的欢迎。
足球运动是一种对抗型运动,需要参与者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而力量素质是保障参与者顺利进行足球运动的重要因素,各项技术动作、跑动、拼抢才能够完成,因此力量训练是提高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基础,在高校校园中开展的足球课程同样要注重力量训练,对学生顺利进行足球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力量素质在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不仅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灵敏性等均有较高的要求,还对专项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这些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是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更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竞技水平的保障。
运动员在足球运动中的跑动、击球、传球、拼抢、技术动作的发挥,均需要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足够的力量完成这些动作,否则动作质量将无法满足运动的需要,在比赛中就可能因此而输掉比赛,因此足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是其训练内容中的主要内容。
体育类高校的学生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力量素质方面可以满足足球运动的开展,在足球教学中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足球技术水平的有效手段,素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而对于普通类高校而言,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力量训练则成为了足球教学中的主要训练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从而保证足球教学、足球运动在高校中的顺利开展。
2 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方法有许多种,最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分别为负重抗阻训练法、合作对抗训练法、借助器械训练法和克服自身体重或外部阻力训练法。
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力量素质训练也主要采用的是这几种训练方法。
表1 高校足球教学中力量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
负重抗阻训练法
合作对抗训练法
借助器械训练法
克服自身体重或外部阻力训练法
2.1 负重抗阻训练法
此方法是借助杠铃等重物进行负重训练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对人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进行训练,是力量素质训练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
足球运动相较于其他运动,对运动员的下肢力量要求更高,负重抗阻训练法可以快速的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力量。
在高校足球教学中,教师采用此种方法对学生的力量素质进行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力量素质情况,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学生,采用此种方法提高学生下肢力量的同时避免由于负重过大造成的意外产生,训练时间、休息时间也要相应的减少和增加。
2.2 合作对抗训练法
此方法是将学生进行两两分组,依靠两人的配合、合理冲撞对抗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
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力量训练较多采用此方法,对训练器械、设备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两两之间的配合还能够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力量训练效果,此外还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是一种一举多得的训练方法。
2.3 借助器械训练法
此方法是发展专项力量素质常用的训练方法,对一些肌群的力量素质有针对性的提高,并且这种训练方法不易产生伤害,深受专业运动员的喜爱。
在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此种方法应用的较少,一方面普通高校的训练器械数量和种类可能无法满足教学、训练的要求,另一方面普通高校足球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的专项力量要求不高,借助器械训练法的使用率和其他训练法相比要低得多。
2.4 克服自身体重或外部阻力训练法
此方法是一种不借助器械的训练方法,如进行跳跃训练克服自身体重增强下肢力量。
此种训练方法也是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最常采用的力量训练方法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此种方法的缺陷也较为明显,相较而言此方法虽有较好的训练效果但训练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就选择放弃,并不利于普通高校足球教学的力量训练。
3 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力量训练注意事项
由于普通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较差,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第一,力量素质开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得学生的肌肉温度快速升温、血液循环加快,为接下来的力量素质训练做好生理准备;第二,训练内容、方法要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方法;第三,注意训练间隔的休息,训练的安排可根据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训练进行交替训练和休息;第四,训练结束后注重放松活动,使学生从紧张状态恢复至平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