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慈溪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9年级科学试卷

慈溪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9年级科学试卷

慈溪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
科学试题卷
1.本卷g取10N/kg。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1-10题4分一题。

11-15题3分一题,共)
1.自然界的碳循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碳循环”中循环的是()
A. 碳元素
B.碳单质
C.二氧化碳
D.碳酸钙
2.将物理课本从水平地面捡到课桌上,此过程对课本所做的功约为( )
A. 0.2 J
B. 2 J
C. 20 J
D. 200 J
3.白菜、胡萝卜、油菜等蔬菜,这些物质可直接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脂肪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4.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利用水的( )
A. 沸点高
B. 凝固点低
C. 导热性差
D. 比热容大
5.在下列条件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A. 仅与空气接触
B. 仅与水接触
C. 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D. 不与空气和水接触
6.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7.如图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1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
14.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
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
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
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 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V,R0=6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00Ω 2A”,电流表的量程
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12V 6W”字样。

不考虑灯丝电
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A.S、S1、S2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5.4W
B.S、S1、S2都闭合,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滑动变阻
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C.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6~100Ω
D.S闭合,S1、S2都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是0.5~6W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6.冬天,双手贴着热水袋或反复摩擦双手都会使双手感到暖和,前者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后者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17.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其主要营养成分如图所示:
(1)图中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符号卫生标准的铝箔,用铝压制而成。

此事实说明铝具有良好的_____性。

(2)自热米饭是利用发热包中的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来进行加热,其能量的转化过程是_____转化为内能。

18.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小木棍、蔗糖(C12H22O11)等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

用小木棍蘸取浓硫酸少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上出现的实验现象是;如果蔗糖完全脱水,则生成C和H2O的质量比是。

19.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
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
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F1F2,P1P2.(均填
“>”“<”或“=”)
20.如图甲是小东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相同且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

(2)根据实验数据,小东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见图乙)。

由图乙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填“大于”或“小于”)煤油
吸收的热量。

21.将锌粒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选填“变大”或“变小”),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2.标有“6V 3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Ω,若把它与一只阻值为8Ω的电
阻串联接在电压为7.2V的电路中,则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为___W.
23.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与CO2的知识网
络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
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未标出)。

请回答:
(1)A物质的类别是。

(选填“酸”或“碱”)
(2)E的化学式是。

(3)C−D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9分)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
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
是。

(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
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


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
含。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25.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

兴趣小组决定对超载超速问题进行一次模拟探究,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模型,代替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如图,将小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 A=m B<m C。

(1)实验中超载超速带来的危害程度用表示;
(2)研究超载带来的危害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进行比较;
26.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灯泡额定电压U=2.5V,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四、解答题(30题10,其余均8分,共50分)
28.以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环状有机化合物中,从含三个碳原子到含十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依次按丙、丁、戊、己、庾、辛、壬、癸来标记碳原子数,并根据碳原子数命名为“环某烷”,如环丙烷,其化学式为C3H6,结构式如图甲也可简写为图乙,现有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环状化合物,其结构式简写成图丙:
(1)该物质的名称是: ,化学式为: ; (2)该物质分子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3)一定质量的该物质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得到CO 、CO 2和H 2O 总质量为17g ,若其中H 2O 的质量为5.4g ,则反应消耗O 2的质量为 g 。

29.(1)小科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一时刻小科测得溶液的PH 值为3.0,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

(指示剂不用写)
(2)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 2CO 3溶液,溶液pH 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图2中m ∼n 段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上述过程中,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图3中正确的有___。

30.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分离KCl 和BaCl 2的混合溶液,得到都含单一溶质的两种溶液。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流程:
供选试剂:K2SO4溶液、Na2CO3溶液、K2CO3溶液、盐酸、稀硫酸
(1)步骤①中,分离A、B的实验操作名称是,试剂是。

(2)沉淀B表面残留少量滤液,需用蒸馏水多次洗涤,为了检验沉淀B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步骤②的最后一次洗涤液中加入的试剂是(双选,填序号)。

图20
(1)如图乙,电水壶底部的导线连接装置有铜环①、铜环②和铜柱③。

经测试发现:①、②是绝缘的,②、③之间常温下有十几欧姆的电阻。

则与水壶金属外壳相连的装置是__ _。

(2)图丙是自动开合小壶盖简化侧视图。

OA是小壶盖,C是其重力作用点。

B是小壶盖的配重。

OB是配重柄。

AOB能绕固定点O 自由转动。

请在图丙中作出小壶盖的重力G及其力臂l。

(3)已知:小壶盖质量为4g,OA=3cm,OC=1.4cm,OB=1cm,∠AOB=135°。

要求倒水时,壶身最多倾斜45°,小壶盖便自动打开;壶身竖直时,小壶盖在水平位置自动闭合。

求配重B的质量取值范围。

(配重柄质量和O点的摩擦均忽略不计,2取1.4)
参考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