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学分申请说明

创新学分申请说明


附件:⒈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
⒉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⒊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请表
⒋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
四川大学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附件 1
1
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

3
999019 030
组员
2
999019 020
第一负责
C3 完成校级创新性实验计划

3
999020 030
重点项目,成绩优良。
组员
2
999020 020
C4 完成校级创新性实验计划 第一负责 2 999021
6
重点项目,成绩合格。

020
组员
1
999021 010
第一负责
C5 完成校级创新性实验计划
第三条 创新教育学分主要通过评定在校生科研与实践成果、 学习与竞赛成果、特长与技能证书和其他活动项目等四大类十二个 项目(附件2)而获得。
第四条 创新教育学分的申请和认定: 1.申请时间:每学期第 12-16 周。 2.申请材料:学生本人填写《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申 请表》(附件3)部分栏目,准备必要的证明材料各一份。 3.申请与认定、审批程序: (1)学生按以下要求请相关部门或教师审核申请材料,并在 “项目审核意见”栏目签字。 ①A.B.F.G.H.I.J.L1 项由各院系审核。
3
999013 030

第 1 发明 人
3
999014 030
A4 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
第 2 发明 人
2
999014 020
B 科研成果 (院系审核)
B1 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一等奖 二等奖
15
999015 150
10
999015 100
三等奖 8 999015
5
080
一等奖
6
999016 060
B2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A1 国家级科技发明奖
第 1 发明 人
15
999011 150
第 2 发明 人
12
999011 120
A 科技发明专利
A2 省部级科技发明奖
第 1 发明 人
8
999012 080
第 2 发明 人
5
999012 050

(院系审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3 发明专利
第 1 发明 人
4
999013 040
第 2 发明 人
(修订)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与个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新教育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 的特长和爱好在学习、科研和实践活动中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 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评定获得的学分。本科生必须获 得本专业教学计划中要求的创新教育学分方能毕业。
3
估。对创新教育学分开展好的学院给予奖励;对创新教育学分认定 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按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八条 本办法学校授权教务处进行解释。 第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有实施办法同时作废。
4
附件2
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
类别
项目、标准与审核部门
学分 项目编号

2
999022 020
一般项目,成绩合格。
组员
1
999022 010
7
D1 完成各级大学生科研训 练计划项目,成绩优秀。 D2 完成各级大学生科研训 练计划项目,成绩良好。 D 科研活动 D3 完成各级大学生科研训 (指导教师审核) 练计划项目,成绩合格。
D4 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成绩优秀。
D5 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成绩良好。
F 科研论文 (院系审核)
F3 其它公开出版期刊 F4 全国性和省级报纸
F5 国际性学术会议
8
F6 全国性学术会议
第 1 作者 第 1 作者 第 2 作者 第 1 作者 第 2 作者 第 1 作者
二等奖
5
999016 050
三等奖
3
999016 030
第一负责 人
5
999017 050
C1 完成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 第二负责
划,成绩优良。

4
999017 040
组员
3
999017 030
第一负责 人
4
999019 040
第二负责 C 创新性实验
(指导教师审核) C2 完成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
划,成绩合格。
D6 参与导师科研课题,成绩合格。

研 E 社会实践和

就业见习
实 (团委审核)



E1 国家级社会实践成果奖 E2 部省级社会实践成果奖 E3 市级社会实践成果奖 E4 校级社会实践成果奖 E5 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就业见习
F1 国际学术期刊 F2 国家级核心期刊
第 1 作者 第 2 作者 第 3 作者
创新学分申请说明
四川大学文件
川大教〔2008〕116 号
关于印发《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制 实施办法》(修订)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
新教育学分评分表》(修订)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实施创新教育学
分制是学分制改革条件下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举措。为进一步加 强和规范我校本科生创新教育,学校修订了《四川大学本科生创新 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和《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 表》,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师生职工学习并遵照执行。
2
②E 项由校团委审核。 ③C.D.K 项由项目指导教师审核。 ④L2 项由体育学院审核。 ⑤L3.L4 项由教务处审核。 (2)各学院依据《四川大学本科生各类创新教育学分评分表》 (附件2),对申请创新教育学分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再次审核, 并在申请表内认定。 (3)每学期结束前第 2 周,各学院将《四川大学本科生申请 创新教育学分汇总表》(附件4)和学生申请材料报教务处实践科 审批。 第五条 创新教育学分的记载: 1.每学期成绩登录期间,学院将已审批的创新教育学分及成绩 统一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2.创新教育学分作为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分记载。不同项目内 容的创新教育学分据实记载,但同一项目内容的创新教育学分只记 最高分,不重复累加计算,成绩记载按九级记分制记载(参见《四 川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3.创新教育学分经学院认定后,也可以冲抵教学计划中选修课 程的学分,但冲抵不得超过 3 学分。 第六条 有关部门和各学院要积极为本科生创新教育创造条 件,落实创新教育学分实施的各项具体措施。各学院每年要对学生 创新活动的成果进行汇总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七条 学校每年对创新教育学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