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竹笋加工厂投资多少钱竹笋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 格式, 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1、项目名称:竹笋深加工项目2、项目规模:总投资1000万元3、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县某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4、项目法定代表人:罗某某5、联系电话:1386、项目地址:某某镇某某村7、项目建成时间:15个月8、建设性质:改(扩)建9. 经营范围:笋干和水煮保鲜笋深度精加工、销售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来,某某县围绕壮大林业经济、促进林农增收的竹产业发展思路,把竹产业列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推广实用先进技术,加强低效林改造,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由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跨越,使竹产业这个古老产业开始“华丽转身”,变成了活力四射的“朝阳产业”。
某某县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竹林面积87万亩,立竹1.99亿株。
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行“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栽”的经营理念,实施“竹林丰产增效”工程建设10.6万亩,县级财政和林业项目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大力引导林农充分挖掘竹产业价值,使竹类植物这一项重要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从竹笋采集、笋干加工,到生产销售箩筐、围席、晒垫等生活用品,再到建立竹产品合作社抱团式发展,目前全县竹类产品已形成竹地板、竹胶合板、竹工艺扇、竹窗帘、竹废弃物利用等多个系列。
2016年实现林业总产值56.3亿元。
其中竹业产值42.2亿元,占75%;出口创汇5400万美元,占我县外经出口总额的28.7%。
为发挥我县竹产业发展基础优势,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做大做强我县竹产业,实现生态文明与农民增收的“双赢”,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林业发展、推进生态某某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将竹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全县竹产业发展方向,激发竹产业发展活力,实现竹资源生产、深度加工和竹文化开发的联动发展,到2020年,实现森林蓄积量176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60%以上,林木绿化率达65%,林业总产值达80亿元,林农人均来自林产业收入8000元以上,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为把发展壮大优势竹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既定发展目标,促进优势竹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特色化发展,充分挖掘丰富的竹笋资源,引导林农从单户生产转向合作经营,按照“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模式联动发展模式,增强我县竹产业的发展后劲。
本公司拟投资建设100万斤/年食用笋深度精加工项目,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竹笋是传统的森林生态蔬菜。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B1、B2、C 、维生素B1、B2、C 。
每100g 鲜竹笋含干物质9.79g 、蛋白质3.28g 、碳水化合物4.47g 、纤维素0.9g 、脂肪0.13g 、钙22mg 、磷56mg 、铁0.1mg ,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竹笋在我国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是传统的森林蔬菜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广受人们的喜爱。
近年来还发现竹笋具有减肥、防肠癌、降血脂、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
竹笋及其制品是竹林资源开发中第二大类产品,其加工与贸易历史悠久。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竹笋的生产加工与贸易已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带领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支柱。
2.2项目建设是区域性笋产业发展的需要。
虽然近几年来我县竹笋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竹笋加工业长期以来发展不快,笋制品比较单一,产品以传统的水煮笋为主,生产工艺简单,以林农单门独户小生产、挑市卖为主要经营形式,规模小、储存保鲜难、布局分散、效益低下,产品竞争力弱的“小、散、弱”现象突出,总体加工水平与周边县市存在一定的差距。
同时,水煮笋产品的同质化和出口贸易壁垒威胁不断增大,水煮笋产品单一、加工进入门槛低、出口渠道单一,来自周边县市同业竞争激烈。
加工基础设施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我县笋产业提升的瓶颈。
因此,针对我县笋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整合笋加工业,优化配臵资源要素,投资建设笋制品深度精加工项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我县南部乡镇区域性笋产业持续发展,企业必须加快研发新产品,把好安全和质量关,使企业在稳中求进、持续发展。
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竹产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是发展自主创新产品和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2.3项目建设是落实农业产业政策和各项发展规划的需要。
近几年来, 我县笋产业已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转型时期,笋加工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几家小规模培育、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的格局,笋加工产业取得了较好成效。
同时,由于各级政府重视竹产业的发展,我现在“十三五”期间把竹产业的发展作为发展林业的重要工作,并制订了各项农林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 为竹笋深度精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进一步做大做强竹笋深度精加工企业,把投资建设竹笋深度精加工项目作为加快竹笋产品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就显得十分必要。
2.4项目建设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 后,为农村农业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目前,“三农”的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农副产品品质的提升与增效问题,即如何通过农副产品的深度精加工发展,提升产品品味和附加值,提高产品应对市场的能力,不断拓展市场空间。
显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施农副产品的综合研发,突显产品的深度精加工业发展。
因此,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历来广受人们的喜爱的竹笋产品进行多品种开发,综合性加工,实施产品新的定位,用以解决规模小、布点多、品位差、竞争力弱、效益低等问题,不断推动我县竹笋加工产业化发展。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依据1、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林业产业振兴规划(2015-2020年) 》2、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林业产业政策要点》3、《某某省“十三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4、《国家产业指导目录》5、《某某省产业指导目录》6、《某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7、《某某省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8、《某某县“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9、《某某县竹产业发展规划》10、《某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11、《某某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12、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第一节优越的区位地理条件某某县区域面积2165平方公里,地处某某省东南部,苏浙沪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某某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某某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
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
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某某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见图表-1 某某县交通区位第二节适宜的气候条件某某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其地理位臵为东经119°26"22"" 和北纬30°53"41"" 之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5.4℃,日均气温≥10℃为229天,太阳辐射总量119.4千卡/cm,日照时数2162.1时/年(4--10月1409时),平均初霜期在11月4日,终霜日为3月21日,无霜期218天。
极端最低气温-14.6℃,年降水量1328mm (6月最高为185.5mm )见图表-2。
图表-2 某某县区域气象资料一览表 2第三节十分看好的市场前景项目单位将自主开发透明真空包装笋干精细产品,在市场上必定具有其独创性,且具有优良的商品性状,市场竞争力强,企业产品在社会上有一定基础;18立升水煮保鲜笋罐头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经营市场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项目单位本身从事笋制品行业的生产和经营已有一定的经验,优质的笋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口味清香鲜美,而被视为菜中珍品”的笋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第四节丰富的原料资源某某县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竹林面积87万亩,立竹1.99亿株,7属55种,居全省之首位,居全国第十位,1996年评为全国十大竹乡之一。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行“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栽”的经营理念,大力引导林农充分挖掘竹产业价值,使竹类植物这一项重要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先不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重点对南部山区乡镇进行封山育林,先后出台了《某某县竹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等政策,实施退耕还林6.8万亩,林业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2015年实现林业总产值56.3亿元。
其中竹业产值42.2亿元,出口创汇5400万美元。
全县各类规模林业产(食品)加工企业600余家,形成了竹集成才、竹木家具、竹炭、竹旅游产品、竹食品加工、医药保健产品、高新技术燃料产品7大系列千余种品种。
2002年以来,我县依托皖浙大学院校和自主研发,争取科技推广项目,建立了高峰、笄山、同心、某某、宏霞等丰产竹林科技示范园区基地,面积达6万多亩,辐射带动多达10余万亩,林业丰产增效科技得到推广。
项目所需原材料来源广泛,鲜笋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保障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的顺畅供应。
第五节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某某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主导作用日渐突出。
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其中,一产增加值15.3亿元,增长4.5%;二产增加值61.9亿元,增长22.4%;三产增加值44.9亿元,增长8.5%。
在二产中,工业增加值53.7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42.5%,同比增长24.7%,“工业强县”战略成效初显。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3.3 :46.3 :40.4调整为11.2 :48.8 :40。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1亿元,增长43.8%;农民人均纯收入9202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亿元,增长1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4亿元,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金融机构存贷资金大幅增长,全县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8.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