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即食竹笋及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即食竹笋及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即食竹笋及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概述1。

项目1.项目名称: 即食竹笋及绿色食品深加工项目2.项目性质: 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 福建省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4.项目负责人:5.项目建设地点: 福建省XX市闽北工业区6.建设内容项目占地100亩(66667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8072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设施74880平方米(含生产车间59400平方米、仓库9900平方米、锅炉房1600平方米、2300平方米的污水处理车间等) 、办公住宿及其他辅助设施为5840平方米(包括办公楼2700平方米、职工食堂900平方米、职工宿舍1800平方米、车库300平方米、门卫140平方米、厕所等辅助用房); 购置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道路、给排水、治污、绿化、配电等配套设施。

详见表1-1。

7.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718.61万元,初始营运资金1281.39万元。

所需的资金计划全部由项目组织者自筹。

详见表1-2。

8.项目收益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生产年份可生产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10000吨,休闲用品8000吨,收入1.53亿元。

年利税2245.76万元,总投资收益率53.17%,内部收益率27.55%,税后净现值4386.42万元,投资回收期5.02年(含建设期),可向社会提供180岗位,带动3000农民从事各种农业种植。

编制基础2.项目和研究范围1.项目准备的依据(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 第三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三)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四)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五) 与财务制度有关的新会计制度;(6)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八)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9) XX市统计年鉴2009;(十)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计划和基本资料。

2.项目研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发扬求实创新精神,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技术,扩能降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原料加工能力。

主体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投入使用、环境保护的同时考虑,减少污染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危害。

项目研究范围从生产原料进入加工车间到产出; 根据市场容量确定新建规模; 三废处理、环保消防设施、给排水、道路及与其对应的其他公共工程和辅助工程设施。

第二章市场分析1.我国绿色食品及速溶竹笋加工产业特征分析竹笋营养丰富,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最佳食品,它具有良好的色、味、鲜、味美,很受欢迎。

被称为“汉氏山珍”,有“无笋不作席” 之说。

竹笋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无机盐等。

人体必须不断从食物中吸收蛋白质以保持健康。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鲜笋含1.49 ~ 4.04克,平均约2.05克,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

食物中的蛋白质需要分解成氨基酸并被人体吸收。

其中一些氨基酸可以在体内合成,其中9种不能合成或合成不够。

它们必须从被称为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中供应。

因此,决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最重要因素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

竹笋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2% (散竹) 至37.22% (丛竹)。

除了供应人体成分外,食物脂肪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竹笋中的脂肪含量较少,从0.26% 到0.94% 不等,但高于普通蔬菜,而且脂肪消化率高,体内必须含有脂肪酸。

总糖含量低于普通蔬菜,平均2.5%,但可溶性糖的比例较高,达到60% 以上。

然而,粗纤维(不能消化的糖) 的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只有0.68%。

如果粗纤维含量过高,竹笋体组织会变厚,失去食用价值。

在人们进入营养要求之前,粗纤维的量是评估竹笋(是否年轻) 质量的主要感官标准。

无机元素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成分,其中P、Fe、Ca等矿物盐是人们重要的碱性食品。

竹笋是P含量较高的蔬菜之一,含量为31 ~ 92mg/100g,平均60mg。

Fe和Ca的含量很低,平均约为0.8mg/100g 和12.7mg/100g。

水分含量是竹笋新鲜度的标志,竹笋的水分含量高达90% 以上。

竹笋是可以作为主要材料的主要材料,也可以作为其他类型食品的辅助材料。

它们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出口农产品之一。

多年来,我国即食竹笋生产发展迅速,总产量不断提高。

其中,传统产区逐步扩大竹子种植面积,提高竹笋产量。

然而,竹笋加工产品已逐渐占国内竹笋消费的70%,成为竹笋利用的主要途径。

我国鲜笋产量近900万吨,即食竹笋贸易发展迅速。

原来主要由农村的小作坊加工。

近年来,大中型即食竹笋加工厂相继建成投产。

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各品牌的即食竹笋质量不断提高。

各品牌即食竹笋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初步估算显示,年加工能力的就绪-。

XX市竹笋资源丰富,年产鲜笋660,000吨,占全省40% 以上。

竹笋和竹子是XX市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目前有4个竹笋的绿色食品标志。

全市每年可向社会提供660,000吨鲜笋,仅加工30%,近500,000吨鲜笋加工空间。

随着即食竹笋加工方法的改进和增加,即食竹笋大量涌现。

竹笋在生鲜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即食竹笋加工和直接消费竹笋的比重逐年上升。

但由于我国即食竹笋加工利用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除即食竹笋加工产品外,主要是竹笋罐头和一些软包装的竹笋。

还有许多其他产品,但总量很少。

整个即食竹笋深加工产业薄弱。

与其他即食竹笋出口商的地位相比,中国即食竹笋产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国外。

鉴于即食竹笋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范畴,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我国的即食竹笋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出口即食竹笋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收购、初加工、贩运、精细加工、出口贸易的产业链。

解决了大量国内劳动力的就业,促进了交通运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产区、加工区农民的收入,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即食竹笋也存在深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加工程度低; 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农残超标等产品安全问题; 外贸经营市场秩序混乱,以及即食竹笋出口团队的业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市场分析2。

速溶竹笋在国内市场,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产品长期以来品种单一,产品档次较低,难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的膳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正在从温饱型向营养型发展。

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这一营养均衡的食品,逐渐来到人们的餐桌上,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

除了出口,年产量根本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进口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及其制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而且价格昂贵,销售量很小。

在国际市场上,东欧、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喜欢吃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

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缺乏即食竹笋资源,因此即食竹笋价格偏高。

例如,台湾的即食竹笋每公斤价格约为新台币67元,折合人民币22元,约为大陆市场价格的4-6倍。

340克瓶装即食竹笋在香港的价格是15港元,而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在美国也有很大的市场,而且用途非常广泛。

在众多即食竹笋产品中,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以其精致的口感和丰富的即食竹笋风味而相当著名。

即食竹笋和绿色食品用途广泛。

它们可以直接作为食物的主要成分,也可以作为烹饪和营养餐的辅助材料。

市场需求大。

3.市场风险分析。

产品产生市场风险的因素包括:1.技术进步的加速和新产品、新替代产品的出现,导致部分用户的采购发生转移,减少了对项目产品的需求,影响了项目产品的预期效益;2、新竞争者加入,市场趋于饱和,导致项目产品市场份额下降;3.市场竞争加剧,生产市场出现买方垄断,项目生产价格大幅下降; 或投入品市场出现卖方垄断,项目所需投入品价格大幅上涨,这种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项目产品的预期收益降低;4.国内外政治经济状况的突然变化,引起激烈的市场震荡,导致项目产销量大幅下滑,或导致项目主要投入品供应中断等。

本项目采用国际领先技术进行生产,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国外和国内市场前景看好,基本不存在市场风险。

4.产品营销策略。

企业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是走出市场危机的根本出路。

现代投资营销理念是以高科技项目为基础,整合市场经济要素、生产要素和品牌产品、项目资本运作四大功能体系为主体,逐步形成自身的技术支撑开发体系、产品质量标准化检测体系、品牌奖和网络营销体系。

一方面,要以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产业政策为导向,不断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

另一方面,要立足资源,突出特色,努力打造名牌。

1、销售团队及销售网络建设产品销售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十分重视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的建设,结合项目建设,计划组建销售团队,聘请营销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营销人员对销售团队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水平。

同时对薪酬进行适当倾斜,以保证销售队伍的稳定。

加大广告力度,实施广告效果,如下图所示:公司制定发展规划,调整产品结构,整合营销网络,制定营销策略,迅速提高营销能力,增强效益,培养和提高客户忠诚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企业战略方针稳步发展公司。

2.实施品牌战略。

公司依托强大的营销网络体系,积极开拓公司生产的系列保健品的国内市场,以特色产品和优质产品打造新的知名品牌。

活跃优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实施品牌战略。

第三章建设条件和选址1.选址1.选择原则(1) 节约用地,占用耕地。

建设用地因地制宜,优先利用荒地、空地,尽量少占或不占用耕地,努力节约用地。

(2) 减少拆迁。

项目的选址和路线选择要注重少拆迁,少移民,尽量不靠近,不要穿越个性密集的城镇或居民区。

(3) 有利于厂区的合理布局和安全运行。

(4)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应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2.站点位置和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市建阳。

交通极为便利,基础设施完备。

第四章技术设计方案1.技术方案。

流程1.工艺设计原则工艺布置按照GMP规范要求,做到人流与物流分离,注意工艺合理,运输方便,路线短,室内装修,水、电、蒸汽管道铺设。

严格遵循GMP规范的相关规定,设计施工起点高,要求严,使公司生产硬件达到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

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节能等方面的规定。

2.生产流程(1) 即食竹笋的工艺流程:原料验收(鲜笋) →脱壳→预处理(脱苦除涩) →降温→护色→漂洗→切片(块) →炖煮→调味→烘干→整形装袋→封口→杀菌→贴标→检测→包装→成品入库。

(2) 休闲系列加工食品的工艺流程:以辛辣的竹笋为代表,清榨笋→精洗→切丝→漂洗→脱水→调料→称重→装袋→抽气封口→杀菌→冷却→检验→包装→成品入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