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
二.责任:质量保证部
三.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药物警戒体系内审管理规程的确认。
四.内容:
1、药物警戒体系内审应通过客观证据的审查和评估,核实药物警戒体系的实施和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药物警戒体系内审是一个系统的、有纪律性的、独立的、文件化的过程,用于客观的获取证据和评价证据,以内审标准的实现程度,有助于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3、药物警戒内审应反映药物警戒系统的要求。
4、基于风险的药物警戒内审方法
基于风险的方法是使用技术来确定风险区域,风险被定义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会影响实现目标,考虑到其结果的严重性和/或其他方法未检出的可能性。
基于风险的审计方法侧重于组织药物警戒系统的最高风险领域,包括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战略层面审计计划
审计战略是审计活动如何在一段时间内提交的高级别声明,比年度计划更长,通常为2-5年。
审计战略包括可合理执行的审计清单。
审计战略用于概述审计重点领域,审计主题以及审计程序所依据的方法和假设(包括风险评估)。
审计战略应涵盖药物警戒体系各个部分的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包括:
4.1.1所有药物警戒程序和任务;
4.1.2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1.3适时的互动交流并且与其他部门进行互动和交流;
4.2策略层面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是一个或多个计划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审计的集合,通常为一年。
应该根据长期的审计策略来准备。
审计计划应有上级管理部门批准,全面负责运营和治理结构。
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应以适当的风险评估为基础,重点应放在:
4.2.1药物警戒活动的质量体系;
4.2.2关键的药物警戒程序;
4.2.3在控制措施已到位或采取缓解措施后,被认定为高风险的领域。
基于风险的审计计划还应考虑过去审计覆盖面不足的管理层和/或负责药物警戒活
动的人员确定和/或具体要求的高风险领域。
审计计划文件应包括每个审计计划的简要说明,包括范围和目标的大纲。
应该定期进行基于风险的药物警戒审计。
5、药物警戒内审要及时进行记录,与指出的问题详细记录在《内部审核检查表》。
根据药物警戒标准提出正确的处理措施,并记录《内部审核纠正措施报告表》,上报负责领导进行确认与指导,最后根据最终确定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