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ppt课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ppt课件
(2)由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可知,当动力臂__大__于____阻力臂时,
动力较小,杠杆___省___力;当动力臂__小__于____阻力臂时,动力较 大,杠杆___费___力;当动力臂___等__于___阻力臂时,动力与阻力相 等,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学点3 杠杆的作用 问题1:杠杆的分类 事例观察:如图6-5-6所示。
_臂__小__于__O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学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探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展示:如图6-5-5所示。
图6-5-5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思考1:怎样才叫杠杆平衡? 回答: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__静__止____状态,叫做 杠杆平衡。 思考2:实验前如何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 回答:调节杠杆两端的_平__衡__螺__母___,并按“左倾_右___调、右倾 __左____调”的原理进行调节。 思考3:实验时为什么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回答: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在___杠__杆___ 上,便于测量。
第六章 力和机械
问题2:杠杆的应用 事例观察:如图6-5-7所示。
图6-5-7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思考1:图中哪些杠杆省力,哪些杠杆费力,哪些杠杆既不省 力也不费力? 回答:撬__棒__、__开__酒__瓶__的__起__子__、__铡_刀__和__手__动__抽__水__机__是省力杠杆, __缝__纫__机__踏__脚__板___是费力杠杆,__托__盘__天__平___是等臂杠杆。 思考2:使用这三类杠杆有什么好处? 回答:省力杠杆可以___省___力,但___费___距离;费力杠杆虽然 _费___力,但可以__省__距离;等臂杠杆__既__不__省__力__也__不__费__力____, 且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物理
新课标(HY)·物理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力和机械
6.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导学设计
学点1 认识杠杆 问题1:杠杆的概念 现象观察:如图6-5-3所示。
图6-5-3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思考1:跷跷板有什么特点? 回答:跷跷板能绕固定点___转__动___。 总结: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 曲棒),叫做___杠__杆___。 思考2:图中跷跷板保持水平时,大人和小朋友坐的位置有 什么特点? 回答:大人离固定点较___近___,小朋友离固定点较__远____。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实验过程:将杠杆调平后,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
钩码,用 F1、F2 表示钩码的拉力,用 L1、L2 表示钩码离悬挂点 O 的距离。改变钩码数量和它们离开 O 点的距离,使杠杆处于
水平静止状态。 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动力F1/N
1 2 2
动力臂L1/cm
8 8 12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应用示例
类型一 杠杆力臂的画法
例1 图6-5-3中的杠杆保持平衡,画出重物A所受重力的示意 图和拉力F1的力臂L1。
图6-5-3
第六章 力和机械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O 点是杠杆的支点,从支点向拉力 F1 的作用 线作垂线,即为力臂 L1。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的钩码,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_____3_____个相
同的钩码。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图6-5-4
第六章 力和机械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
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将__变__大____,其原因是_力__臂__变__小__了__(_此__时__的__力________
第六章 力和机械
问题2 杠杆的五要素 事例展示:如图6-5-4所示。
图6-5-4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总结: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图中O点)叫做___支__点___;使杠杆转 动的力F1叫做__动__力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__阻__力____;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叫做___动__力__臂___,从支点到阻力 作用线的距离L2叫做___阻__力__臂___。
图6-5-6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思考:三种剪刀有什么特点? 总结:铁皮剪刀手柄长,动力臂__大____,使用时__省__力__,为 省力杠杆;理发剪刀手柄短,动力臂__小___,使用时__费__力__, 为费力杠杆;普通剪刀手柄和刀口长短差不多,动力臂与阻 力臂相差不多,使用时__既__不__省__力__也__不__费__力___,为等臂杠杆。
阻力F2/N
2 1 3
阻力臂L2/cm
4 16 8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数据分析:①F1L1=1 N×8 cm=8 N·cm,F2L2=2 N×4 cm =8 N·cm,则___F_1L_1_=__F_2L_2____;②F1L1=2 N×8 cm=16 N·cm, F2L2=1 N×16 cm=16 N·cm,则 F1L1=F2L2;③F1L1=2 N×12 cm=24 N·cm,F2L2=3 N×8 cm=24 N·cm,则__F_1_L1_=__F_2L_2____。
总结归纳: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乘动力臂___等__于___阻力乘
阻力臂,即杠杆的动力臂 L1 是阻力臂 L2 的几倍,杠杆的动力 F1 就是阻力 F2 的___几__分__之__一___。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六章 力和机械
实验拓展:(1)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_普__遍__性___。
第六章 力和机械
类型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例2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 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左_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 位 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消_除__杠__杆__的__重__力__对__实__验__的__影__响__(_或__使__杠_ 杆 的_重__力__的__力__臂__为__零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