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个案分析—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最新】

幼儿个案分析—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最新】

幼儿个案分析—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正在玩丢沙包的游戏,当李荣凌被沙包丢中时,表现得特别激动,大哭着不愿意离场,当我们要求她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时,她就很生气地表示再也不想玩这个游戏了,然后就到一边去玩别的了。

案例分析“自我为中心”是学龄前儿童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孩子还没有真正学会换位思考,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意图。

李荣凌哭着不愿意被罚出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李荣凌小朋友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妈妈也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年幼的孩子,所以李荣凌便由年迈的姥姥一手带大。

由于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什么事情都依着孩子,孩子遇事稍不顺意,就会大哭大闹,奶奶便会立刻满足她的需求。

妈妈平时工作忙,爸爸也不常回家,所以也会对孩子百般宠爱,对孩子的要求言听必从,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采取措施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逐步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定式。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遵守规则。

2.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些额外的关注和引导。

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形成内动力。

3.引导孩子逐步掌握交往技能,让孩子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交往技能包括倾听、表达、换位思考、问题解决、分享与合作等交往策略。

4.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1)转移家庭注意的焦点。

父母和祖辈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于孩子身上,把孩子视为与其他家庭成员平等的一个人。

这样孩子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别人的存在,弄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运用启发式问答,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让孩子在思考的过程中,改变自己错误的思路。

(3)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能使孩子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而走出自我的圈子。

效果经过家园共育的努力,李荣凌小朋友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愿意换位思考,遵守规则。

但好的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让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大的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