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复习目标】1.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高考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重点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三大民主政治制度难点知识: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课标解读】1. 新中国的成立: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准备、概况及意义。
体会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掌握1954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基本内容及意义,认识1954年宪法的特点。
2.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影响和曲折发展过程。
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
结合政治所学,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异同;掌握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指导思想、主要形式及意义,理清多党合作的曲折与发展、完善的线索,注意比较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关系之间的异同,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和民主党派的参政党的地位的理解;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地位、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设和作用。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
课前预习案【预习要求】依据课本完成预习,记忆带“★”知识,在课后拓展案上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预习内容】一、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新中国的成立1.背景:(1)军事上:解放战争基本胜利。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2)思想上:七届二中全会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准备。
(3)准备:1949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备。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
2.成立:1949年10月1日★3.意义:新中国成立,开创了__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__________ 的新时代。
新中国的成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胜利.(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1954年宪法(1)目的:为了保障,新中国开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替代起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确立了我国的,规定了,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将______________写入宪法。
(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 意义:①性质: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
②它的颁布加强了,巩固了;反映了的根本要求;提高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
2.初步确立:1956年底,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家的主要任务已有解放生产力变为______ ,国家必须制定完备的法律,人民的应充分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年通过的《》正是以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特点:各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经全国人民产生,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
3.意义:①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沿着运行。
②奠定了的政治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着。
(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反对的历史。
2.指导思想:“”。
3.形式:,人民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
4.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思考: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与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施原因:基于我国国情。
具体指的是: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长期以来,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三、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2.基本内容:在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设立,行使。
3.确立:以宪法、法律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第一部《》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4.建设:1955年及以后的10年中,新疆、广西、宁夏、西藏先后成立民族自治区,加上此前成立的,形成了五大省级自治区,此外,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自治县。
5.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材料:《爱我中华》歌词:“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问题1:歌词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答:各民族平等繁荣、团结问题2:这一主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的?学生答:民族区域自治问题3:它是如何确立通过的?学生答:通过《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确立的。
问题4: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学生答: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和特色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___________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______________制度等.【思维拓展】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相比,有哪些不同?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而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实行的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主要区别?(1)经济基础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有制;三权分立制度:私有制。
(2)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
(3)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制衡。
【预习自测】1.(08全国卷I,18)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2.(08年广东单科,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3.(08江苏,10)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A.《共同纲领》封面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D.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4.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与治权合一的制度。
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已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新中国最终确立的“新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5、西藏自治区成立几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表明()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②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③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推动我国各项事业胜利发展的伟大力量④西藏自治区已经成为我国发达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课堂探究案【预习展示】【自主学习】1、当第一次雄壮的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它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意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主权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要求结合课本提供的材料《宪法中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规定》思考以下问题:(1)全国人大有哪些重要的职能?说明全国人大的地位。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有何本质区别?【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继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政协“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几个党”比“一个党”好?所提出的“八字方针”后来又有何发展?(3)结合材料一、二看,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2.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果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1)《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3分)(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请举例说明。
(1分)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3)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4)该宪法起到什么作用?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