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毕业论文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作者系部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应该在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特点的基础上,研究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方法和手段,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随着国际社针对环保护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西方不少国家利用这一时代本求,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实行了一种新的非关税壁(non-tariffbarriers)措施——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stoTrade),来限制其他国家产品的进入以获取本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利益。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绿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挑战性也有机遇。

为此,我国应在反对高水准的环境标准同时,又要适应国际环保的大趋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健字:贸易壁垒对外贸易目录内容提要 (2)关健字 (2)绿色壁垒的概念 (4)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 (5)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 (6)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和制度安排 (7)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8)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9)中国如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11)参考文献 (12)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1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浅析——论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一、贸易壁垒的概念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曾经是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曾依靠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

但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与贸易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从而使贸易保护主义从传统的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而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就应运而生了,并成为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限制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工具。

绿色贸易壁垒又被称为环境壁垒(EnvironmentTrade),绿色保护主义等,是一种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和法规,以限国外产品进入本国的贸易壁垒它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天始兴起于各国。

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

日本、欧州等发达国家纷纷信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产品进行种种限制,其后,绿色贸易壁垒开始流行。

关于绿色贸易壁垒一身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和手段。

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进口国利用全球环境状况趋于恶化这一现象,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设置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外国商品进口采取的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

对来自境外产品进行限制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采取这些措施和物段抬高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声的门槛,以防止他国产品对本国产品造成冲击,从面起到保护本国相关产品和本国市场的目的。

如:美国拒绝进口委内瑞拉的汽油,因为含铅(Pb)量超过了本国规定;欧盟禁止进口加拿大的皮革制品,因为加拿大猎人使用的捕猎器捕获了大量的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洲国家严禁进口含氟利昂冰箱,导致中国的冰箱出口由此下降了59%等事例。

这些都是由于绿色壁垒而产生的一系列事件。

因此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另一种观点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是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因此对待绿色贸易壁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方面,在国际贸易交往中加强对环境的重视和监管,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是合国良易发展的总的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的,反映了各国对王法交保护的认识提高,这种绿色壁垒其实是绿色保护措施。

这是欺事理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尢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范中设置种种苛刻的要求,阴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才是真正的绿色我壁垒。

这是世界各国人发所不能接受的,也违背了环境保护的初衷。

绿色贸易壁垒本来是协调环境与贸易关系的共生物,它产生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破坏生态环境以及威胁人类与动植物的贸易活动,其初衷在于通控制乃至于禁止对环境有定的产品以及产品生产设备和工世来减轻其对进口国的环境压力,本质上讲它并不具有贸易壁垒的特征,但随着国际贸易的速扩大,政府对贸易的干预不断加深,当某些国家为了保护国内企业,以环境保护为名,在贸易规范中设置种种苛刻要求,以阻止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时,就形成了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直接导致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环保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遭遇重重困难。

实施以来,引发的贸易摩擦、贸易冲突日益增加,破坏了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

二、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原因(一)世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界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变得日益突出,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们的思维方式,消费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变化,注重生活质量、营造绿色文明的新的价值观念超越了狭隘的人类中心论;对不污染环境、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发达国家消费者绿色价值观的形成,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偏好,也为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各国为使本国的“幼稚”产业得到发展,“夕阳”产业减缓衰退,使具有规模经济的产业获取超额利润,都没有放弃过贸易保护。

但是,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随着关税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受到更多的限制,传统的贸易壁垒的运用空间也越来越小。

在此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绿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成为在各国发展最快的一种贸易壁垒。

(三)各种绿色组织的存在及其政治影响早在70年代,美国成立了两个青少年环保组织,发起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地球日”活动。

此后,各国绿色组织纷纷成立。

这些绿色组织及绿色政党的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和有关政党及其领导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涯。

因此,许多政党开始把环境保护政策纳入自己的政策体系,使环境问题政治化,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经济和贸易领域。

同时,发达国家的政府也受到国内有关产品生产商的压力,一同促进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

(四)各国环境标准的差异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环境保护的能力和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各种环境问题在不同的国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由此决定了不同国家的环境标准参差不齐,难以协调。

环境标准的不同,导致企业环保费用内在化的成本不同,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到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因此,环境标准问题就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一个国际性问题。

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虽然发达国家环境标准的规定和实施非常严格,但对其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而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产生巨大的冲击。

因此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发达国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借口,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作用。

(五)现行国际贸易规则和协定不完善、缺乏约束力贸易和环境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且十分敏感的问题。

长期以来各国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以求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标准方面取得有利的地位。

因此,虽经过许多探讨和谈判,但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由此产生的有关贸易规则含义较宽、含糊,甚至处于两可之间。

并且这些规定的弹性较大,其中一些重要的术语的含义非常不明确,例如,“武断”、“不合理”、“变相限制”、“所必须的措施”等等,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为各缔约方以环境保护为名,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合法的借口。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或地区以保护生态环境、有限资源以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以保护本国市场和贸易为根本目的,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以限制国外产品或服务进口的贸易保护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WTO的成立,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开始抬头。

由于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既不合理又不合法,西方国家采用一些新的合理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本国利益。

其中环保措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灵活性,容易受到公众和世界各国的认同,成为贸易保护最有影响力的措施。

发达国家以环境保护和保障人身安全及健康为由,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一)名义上的合理性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世界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行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之实。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很自然地关注环境问题,对于那些可能对环境和健康带来危害的商品和服务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

绿色贸易壁垒正是抓住了这一共同心理,使贸易保护在名义上和提法上有了合理性的巧妙性。

(二)形式的合法性绿色贸易壁垒虽然属于非关税壁垒的范畴,但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大部分的非关税壁垒不是通过公开立法来加以规定和实施的,而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则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和基础。

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通过有关国际组织及国际会议先后制定了许多多边国际环保协议、规则。

它们在形成国际环保习惯法以及在对国际贸易造成冲击和影响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中适用的法律有:国内法、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条约。

目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权威、最有普遍性的国际多边贸易条约是GATT和WTO两个文件。

GATT第20条,授予了各国“环保例外权”;WTO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前言中也规定了“不能阻止任何成员方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诸如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以及保护环境所必须的措施”。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采取的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从法律的角度看,一般是无可非议的。

(三)保护内容的广泛性绿色壁垒保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涉及到与资源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有关的许多商品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规定和限制,而且对那些需达到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污、等标准的工业制成品亦产生巨大压力,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同时,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措施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时,也很容易被某些发达国家用来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随心所欲地加以刁难和抵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