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腔分区及影像学表现-医学资料

腹膜腔分区及影像学表现-医学资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乙状结肠系膜
是倒“V”形的腹膜反折, 连于乙状结肠和腹后壁。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
是一个由前腹壁连于肝 的比较薄的腹膜反折, 向下延至脐平面,止于 肝圆韧带索。镰状韧带 的两层腹膜分开包绕肝 脏,形成冠状韧带止于 横膈,形成胃、十二指 肠的韧带止于肝脏的下 表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腹膜腔分区及 影像学表现
林宇宁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腹膜腔定义:腹膜 包绕范围内,由腹 膜反折所形成的韧 带、系膜、网膜以 及由它们分隔所形 成的间隙、隐窝、 凹陷等即所谓的腹 膜腔。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腹膜形成结构
小网膜
是由肝脏与胃小弯和 十二指肠上端近2cm 之间的腹膜反折形成。 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 二指肠韧带。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谢谢
谢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3、右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右上方与升 结肠之间。由于下方有回肠末端相隔,故 间隙内的炎性渗出物常积存于局部。
• 4、左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左下方与降结 肠之间,间隙向下可连通盆腔。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该层面显示结肠旁沟(26)、右肠系膜窦(32) 及左肠系膜窦(7),(3)为肠系膜血管。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腹膜腔由横结肠系膜分 为上、下两大部分:结 肠上区和结肠下区;结 肠下区被小肠系膜又进 一步分为左、右两部分, 两侧分别有位于降、升 结肠系膜外侧的左、右 结肠旁沟及小肠系膜与 升、降结肠之间的左、 右肠系膜窦。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结肠上区
• 1、肝上间 隙:以镰 状韧带为 界分为左 肝上间隙 和右肝上 间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大网膜
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 肠之间的双层腹膜结 构。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小肠系膜
是宽阔的扇形腹膜皱 折,它附着在后腹腔, 其根部长约15 cm, 从十二指肠空肠曲沿 着对角线方向走向回 盲瓣。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横结肠系膜
是位于横结肠和腹腔后 壁之间的较宽的腹膜反 折,它与腹后壁的附着 线沿水平方向斜行走在 十二指肠降部、胰头、 胰体、十二指肠升部的 前面。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该层面左肝周间隙仅剩下网膜囊下隐窝(2),脾周间隙 消失。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结肠下区
• 1、升结肠旁沟:位于升结肠的外侧,向上 可通连肝肾隐窝,向下可通右髂窝及盆腔。 阑尾炎穿孔脓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肝肾 隐窝,甚至形成膈下脓肿。
• 2、降结肠旁沟:位于降结肠外侧,由于膈 结肠韧带的存在,此沟一般不向上连通, 向下可连通左髂窝和盆腔。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肝圆韧带:镰状韧带的下缘是肝圆韧带,它是纤维 索结构,系脐静脉闭锁而成。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胃脾韧带连于胃大弯上部和脾,属于大网 膜的一部分,其内走行着胃网膜左及胃短血管。胃脾韧带病变可 以是转移性的,它是胃癌向脾转移的通道。胃脾韧带分两层包绕 脾脏后,再汇合形成脾肾韧带,联系脾和左肾。脾肾韧带内含有 脾动静脉的胰尾段。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右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划分为:右肝上前间隙, 右上后间隙,冠状韧带前、后层之间的肝裸区 称腹膜外间隙。
• 左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分为其前方的左肝上前间 隙和后方的左肝上后间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2、肝下间隙:位于肝下方,借肝圆韧带分右肝下 间隙和左肝下间隙,前者又称肝肾隐窝。左肝下 间隙又以小网膜和胃为界分为前方的左肝下前间 隙和后方的左肝下后间隙,后者即网膜囊。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网膜囊图解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该层面显示右肝上间隙(21),左肝上前间隙(5),网 膜囊上隐窝(2)及肝胃间隙(7)。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该层面的肝周间隙与前层相同,脾胃隐窝(12)和脾肾隐窝(13) 开始出现,网膜囊脾隐窝(10)与脾胃隐窝间以胃脾韧带相隔。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该层面脾肾韧带出现(13),脾周三个间隙较上一断层明显,20为肝裸区。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该层面肝裸区消失,右肝上前间隙与右肝下间隙(16,肝肾隐窝)直 接相通。网膜囊前庭(7)和网膜囊下隐窝(8)可见。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该层面肝周间隙变小,网膜囊(7)明显左移,右肝上间隙(18)及左肝上 间隙(4)借镰状韧带(1)分开,右肝下间隙(16)及左肝下前间隙(5) 被肝圆韧带隔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