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培训_ppt

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培训_ppt

…… —
月危险废物台账报表 可以拆分成4个表
提供/委托外单位利用处 臵情况 处臵利 所 利 利 记 用单位 在 用 用 录 名称及 省 处 处 表 许可证 市 臵 臵 号 编号 方 量 段 式 临时贮存量 上 月 底 贮 存 量 本 月 底 贮 存 量 记 录 表 号 段
合 计






同一编号废物如果存在多种利用处臵方式,分别填写所对应的利用处臵量和 记录表的号段,提供给多个外单位利用处臵的,分别填写外单位相关信息。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危险废物意外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点
事 故 识

应 急 协 调 人 制 度
应 急 响 应 程 序
应 急 装
撤 离 计


向 政 府 有 关 部 门 报 告
应 急 预 案 的 修 订
应急预案必须进行事故识别,明确什么状态下应启动 应急预案,什么状态下应请求外部力量支援,什么状 态下应建议撤离厂区等决策关键点和决策标准。
危险废物管理知识培训
1 危险废物概念及其基本管理概念
2
3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
4
5
定义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 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 固体废物(《固废法》第八十八条第四款)。 危险废物的特性
爆炸除直接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外,还可能导致附近有毒有 害物质的燃烧、飞散、泄漏,从而造成大气、水或土壤环 境的污染。
危险废物的溢出
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易燃液体或者气体泄漏,可
能造成火灾或者气体爆炸;
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者气体泄漏; 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 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
废物来源指危险废物利用处臵前存放的位臵(如废物贮存部门名称); 废物利用处臵方式,填利用处臵方式代码。利用处臵方式代码参照《危险废 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表6-2填表说明填写。

填报单位:(盖章)
废 产 记 单位内部自行 物 生 录 利用处臵情况 编 量 表 利用 利用 记 号 号 处臵 处臵 录 段 方式 量 表 号 段
(2)危险废物贮存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废物编号及名称:
入库情况
入 库 日 期 入 库 时 间 废 物 数 量 容 器 材 质 及 容 量 容 器 个 数 容 器 存 放 位 臵 废 物 运 送 部 门 签 字 废 物 贮 存 部 门 签 字 出 库 日 期
出库情况
出 库 时 间 废 物 去 向 废 物 贮 存 部 门 签 字 废 物 接 收 单 位 签 字
火灾
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
火灾蔓延,可能导致其他区域材料起火或导致热引 发的爆炸;
火灾蔓延至厂区外; 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处理 不当会造成水体或土壤污染。
爆炸
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因产生爆炸碎片或冲
击波导致安全风险;
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引燃厂区内其他危险 废物; 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可能导致有毒材料泄漏; 已经发生爆炸。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转移计划应当包括的材料(续):
符合危险货物运输规定及安全要求的证明,委托运输的需 提供运输合同复印件,承运方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证明复印 件; 危险废物移出者和接受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危险废物接 受者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申请单位所在地省级固体废物管理机构的技术审查意见; 固体废物接收单位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意见(可由环保部 门之间办理);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四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 险废物转移运行。 ↓ 接受单位将第四联自留存 档
第五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 险废物转移运行。 ↓ 接受单位将第五联自接受 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 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
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原则 既要掌握危险废物产生和流向情况,确保废物不非法 流失,同时,又经济可行,不过度增加企业和操作人 员的负担。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步骤(三个阶段) 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后的不同管理流程,在产生、贮存、利用、 处臵等环节建立有关危险废物的台账记录或者危险废物转移 内部联单机制(包括危险废物产生、贮存、内部自行处臵/利用 情况记录表)[共3个表]。 定期汇总危险废物台账记录表或者危险废物内部联单,形成 报表(危险废物台账月汇总表)[1个表] 。 汇总危险废物台账报表,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工序调查表及工 序图、危险废物特征表、危险废物产生情况一览表、委托利 用处臵合同等,形成完整的危险废物台账。
内部自行利用/处臵的,填写内部利用/处臵部门的名称;委托外单位利用/ 处臵的,填写外单位的名称、许可证编号、转移联单编号及处臵利用方式代码。
(3)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废物编号及名称: 废物内部利用/处臵设施名称:
废物 废物 废物 废物 容器 容器 废物 废物 废物 接收 接收 来源 数量 材质 个数 处臵 利用 利用 日期 时间 及容 利用 处臵 处臵 量 方式 完毕 完毕 日期 时间 废物 内部 利用 部门 签字
危 险 废 物 标 识 及 标 签
废 物 种 类 废酸类 废碱类 废溶剂如乙醇、甲苯 卤化溶剂 油—水混合物 氰化物溶液 酸及重金属混合物 重金属 含六价铬的溶液 石棉
危 险 分 类 刺激性/腐蚀性(视其强度而定) 刺激性/腐蚀性(视其强度而定) 易燃 有毒 有害 有毒 有害/刺激性 有害 刺激性 石棉
第六条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 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 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第七条 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 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 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 险废物接受单位。 第八条 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 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 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 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 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
(1)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
记录表编号: 产生工序编号及名称: 废物编号及名称:
产生情况
产生 产生 废物 废物 容器 日期 时间 数量 材质 个数 及容 积 产生 转移 转 部门 日期 移 经签 时 字 间
转移情况
废 物 去 向 废物 产生 部门 签字 废物运 输部门 经办人 签字
废物去向填写废物转移的去向(如废物贮存部门的名称)。
危险废物管理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解决危 险废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危险废物的管理包括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对危险废物问 题制定的法规、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法规的政策。 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危险废物的避免和减量,产生 后的收集、运输、贮存、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以及最终 无害化处臵的管理,其优先顺序为最小减量化、废物回收利 用、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臵。 通过严格执行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 证、行政代执行等制度,切实做到危险废物从产生到最终处 臵的“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环境监管。
危险废物特性是指它表现出来的对人、动植物可能造 成致病性或致命性的,或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性质。
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毒性、感染性等。
贮存 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臵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 活动(《固废法》第八十八条第五款)。 处置 处臵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 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 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 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臵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 埋场的活动(《固废法》第八十八条第六款)。 利用 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 的活动(《固废法》第八十八条第七款)。
产生单位在转移前应当向移出地环保部门报告的内容:
转移危险废物的名称、种类、主要成分、物理化学性质、 数量、来源; 转移时间、拟到达接受单位的时间、转移路线; 转移联单第二联交给移出地环保部门。
接受单位转移前应当向接受地环保部门报告的内容:
转移危险废物的名称、种类、主要成分、物理化学性质、 数量、来源; 从产生单位转移的时间、拟到达的时间、转移路线。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 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 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 实验收签字后 ↓ 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2副联 、3/4/5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 险废物转移运行。 ↓ 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 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 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 ↓ 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
联单转移程序(共6个步骤);
危险废物转移前申请报告(3方面内容);
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转移计划(11类材料); 产生单位在转移前应当向移出地环保部门报告(3方面内 容);
接受单位转移前应当向接受地环保部门报告(2方面内容)。
联单转移操作流程。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
染等。
紧急状态得到控制后的应急要素: 处理、分类或处臵废物、被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或 其他材料;设备清洁和恢复等。
基本应急设备:
内部联络或警报系统(附使用指南); 请求外部支援的设施(如电话); 消防灭火器具; 火灾控制装备; 溢出控制装备; 消除污染的装备; 应急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毒面 具)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