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歌创作

儿歌创作


花狗学写“2”
薛卫民
月儿弯弯,像只小船, 摇呀摇呀,越摇越弯。 月儿圆圆,像个银盘,
小花狗,游过河, 游过河来找大鹅,
找大鹅,干什么?
它要学写“2”, 看看大鹅的弯弯脖儿。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思 考,使儿歌的抒情状物有 起伏、生动别致。
转呀转呀,越转越圆。
比喻:可以使儿歌生动、 形象,可以帮助儿童了解 距离生活稍远或不易理解 的事物。喻体都是儿童熟 悉的事物。
你拍八,我拍八,饭后要把牙来刷;
你拍九,我拍九,不揉眼睛不舔手; 你拍十,我拍十,样样都吃不挑食;
猫咪管我叫老师
你拍一,我拍一,妈妈抱来花猫咪;
你拍二,我拍二,我喂猫咪吃鱼干; 你拍三,我拍三,晒晒太阳遛遛弯; 你拍四,我拍四,学好本领是大事; 你拍五,我拍五,我教猫咪学跳舞;
你拍六,我拍六,猫咪学会迪斯科;
你拍七,我拍七,我教猫咪下跳棋; 你拍八,我拍八,跳棋下的顶呱呱; 你拍九,我拍九,我教猫咪拍皮球; 你拍十,我拍十,猫咪管我叫老师!
数角
一头牛,两只角, 两头牛,四只角, 三头牛,几只角? 别急,别急,请看好,
要是牛犊没长角。
一张桌,四个角,
两张桌,八只角,
三张桌,多少角? 别急,别急,请数好, 要是圆桌没有角。
是个小娃娃。
是个小娃娃。
螳螂(原文)
圣野
螳螂(修改文)
圣野
一只螳螂,
一只螳螂,
举起两把大刀,
走了三步路,
举起大刀,
一跳一跳,
要去割青草。
去割青草。
创编阶段:
一、儿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儿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 反复、设问、反问、摹状、白描、起兴等。
二、创编注意的问题
月儿
许浪
修改阶段:
在仿写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儿歌的特点,取长补短、去粗取 精,将一些略显“粗糙”的儿歌修改得整齐、顺口、有童 趣。 修改儿歌可以提高对儿歌内容的揣摩,可以避免在以后的创
编中出现类似错误。 小刺猬 (原文)
小刺猬,去理发, 咔嚓,咔嚓, 理完头发看看他, 哟,原来不是小刺猬,
小刺猬(修改文) 小刺猬,去理发, 嚓嚓嚓,嚓嚓嚓, 点和审美情趣。“泛灵观 念”
夸张:常带幻想色彩。
小板凳
板凳板凳乐乐,里面坐着大哥, 大哥出来买菜,里面坐着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着姑娘, 姑娘出来梳头,里面坐着孙猴,
孙猴出来作揖,里面坐着公鸡,
公鸡出来打鸣,里面坐着豆虫, 豆虫出来爬爬,里面坐着蛤蟆, 蛤蟆一瞪眼,七个碟子八个碗。 起兴:在儿歌的开头,用一句无关的话引出整首 儿歌的韵脚,造 成一种气氛。
红黄绿,三兄弟
种葵花
大海连青天,山高接蓝天。 我来种葵花,种满高山巅。 葵花叶,绿油油, 葵花瓣,黄灿灿,
红黄绿,三兄弟,
站在路口真卖力, 红哥哥,瞪眼睛,
告诉我们立刻停,
黄弟弟,眨眼睛, 提示我们慢慢行。 绿弟弟,亮眼睛, 告诉我们快快行。
葵花杆子如竹竿,
离天只有三尺三。 要砍葵花盘,需乘大火箭, 掉下一颗籽,渔人当小船。
冬瓜
丁曲
下雪了
李少白
冬瓜,冬瓜,地上躺; 呼噜,呼噜,睡的香; 一个一个长得胖。
下雪了, 下雪了, 屋子长高了, 小路变白了,
摹状:用生动形象的语 言把所要描述的事物的 状态、颜色及声音摹拟 出来,包括摹形、摹色、 摹声。
宝宝的鼻子变红了。
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 笔墨,不加烘托,描画 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学习创作儿歌的三个阶段:
创作儿歌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用几句话说出来,按照儿歌的形式和特点表达出
来。
一、仿写阶段 二、修改阶段 三、创编阶段
仿写阶段:
新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清晨早起练身体;
你拍二,我拍二,常开窗子透空气; 你拍三,我拍三,经常洗澡换汗衫; 你拍四,我拍四,天天洗脸别忘记; 你拍五,我拍五,痰和唾沫别乱吐; 你拍六,我拍六,多吃蔬菜少吃肉; 你拍七,我拍七,饭前便后把手洗;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特意重复一些 词语或句子,是儿歌的重要形式特征。《别说我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