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会计基础》第四章 会计记账方法

D.可以把反映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不相关联的简单会计分录合并而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分录
【答案】ABC
账户的对应关系:
一笔会计分录中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关系称作“账户的对应关系”。
对应账户:
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六、试算平衡
(一)定义
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和借贷记账法的借贷记账规则,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其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二)分类
1.发生额的试算平衡法。
(1)公式:
所有账户借发=所有账户贷发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依据: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2.余额试算平衡法。
(1)公式:
所有账户借余=所有账户贷余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C.负债类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负债类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
D.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答案】ABD
【例题20·判断题】资产类账户进行期末试算平衡时,全部资产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必须等于其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答案】错
【例题21·判断题】编制试算平衡表时,也应包括只有期初余额而没有本期发生额的账户()。
【答案】ACD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判断)
要点1:复式记账法
要点2: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成为会计上的专业术语,用来标明记账的方向。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
账户的左右两方。
1.“借”与“贷”便抽象出来,不再表示任何经济意义,而单纯地成为借贷记账法记账方向的符号。
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例题2·单选题】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2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8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6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借方4 000元B.贷方8 000元C.借方5 000元D.贷方5 000元
【答案】A
【解析】应收账款为资产类账户,则该账户的期末余额=2 000+8 000-6 000=4 000(元)(借方),因此答案是A。
3.关系:
总账和其所属的明细账的核算内容相同,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上有所不同。总分类账户对明细分类账户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补充说明作用。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在总金额上应当相等,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从而可相互核对。
【例题24·多选题】关于总分类会计科目与明细分类会计科目表述正确的是()。
【例题17·多选题】会计分录的内容包括()。
A.经济业务内容摘要B.账户名称C.经济业务发生额D.应借应贷方向
【答案】BCD
【例题18·多选题】关于会计分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A.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
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的符号、金额
B.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为简单会计分录
C.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为复合会计分录
A.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B.借方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
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一贷方本期发生额
【答案】C
4.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类似,但期末没有余额)
A.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B.总分类会计科目详细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C.总分类会计科目对明细分类会计科目具有控制作用
D.明细分类会计科目是对总分类会计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答案】CD
【例题25·多选题】下列表述中属于总账特点的是()。A.提供详细核算指标B.提供概括核算指标C.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
D.必要时还需要实物或时间计量单位
【答案】BC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一)定义
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二)平行登记要求
A.预收账款B.预付账款C.应收账款D.应付账款
【答案】AD
【例题14·单选题】期末结转后无余额的账户是()。
A.资产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C.所有者权益类的账户D.收入类账户
【答案】D
【例题15·单选题】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是的()。
A.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比如记账时重记或漏记整笔经济业务、对相互对应账户都以大于或小于正确金额的数字进行记账、对应账户的同方向串户等,都难以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出来。
【例题19·多选题】用公式表示试算平衡关系,正确的是()。
A.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B.全部账户本期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余额合计
2.负债类账户的结构
(1)贷加,借减,余在贷。
(2)计算公式: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例题3·单选题】应付账款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1 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5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3 000元,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A.借方1 000元B.借方3 000元C.贷方1 000元D.贷方3 000元
【答案】D
【解析】应付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则该账户期末余额=1 000+5 000-3 000=3 000(元)(贷方),因此答案是D。
【例题4·单选题】某单位“预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150万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900万元,期末余额为60万元,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A.990万元B.810万元C.1110万元D.690万元
【例题7·判断题】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是,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期末结账后无余额()。
【答案】错
【解析】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是,借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的减少额。
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账户左加右减=账户xx左减
【例题8·单选题】符合资产类账户记账规则的是()。
A.增加记借方B.增加记贷方C.减少记借方D.期末无余额
【答案】A
【例题9·多选题】负债类账户的记账规则是()。A.增加记借方B.增加记贷方C.减少记借方D.减少记贷方
【答案】BC
【例题10·多选题】借贷记账法下,可以在账户借方登记的是()。
A.资产的增加B.负债的减少C.收入的减少D.费用的减少
【答案】ABC
2.“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代表账户的左方和右方。
3.“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判断题、单选题)
三、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结论:
在借贷记账法下,不同类别账户的借贷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不同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1)借加,贷减,余额在增加方即借方。
(2)计算公式: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多选)
编制会计分录时,县官先借后贷,每一个会计科目占一行,借方与贷方错位表示。
【例题16·多选题】经济业务发生后,一般可以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A.多借多贷B.一借多贷C.多借一贷D.一借一贷
【答案】ABCD
【答案】A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账户,则本期借方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150+900-60=990(万元)。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1)贷加,借减,余在贷。
(2)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例题5·单选题】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根据()计算。
在某一会计期间结束时,收入与费用(支出)成本开支相抵后表现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注:
收入与费用从原账户转出进行相抵的结果为本年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这类账户在在期末通常没有余额,称为虚账户。对这类账户平时要进行发生额的记录,期末再转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此处的所有者权益账户是本年利润账户)。
(2)依据:
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
(三)结论
1.一般而言,如果所有账户在一定期间内借、贷方发生额合计不平衡,借、贷方余额合计不平衡,则可以肯定本期内记账和结账有错误;
2.如果两者都平衡,则说明记账和结账可能正确(但不能就此断定记账肯定没有错误)。
局限性:
不能发现全部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方的平衡关系。
(2)由于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是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的账户中登记,因而可以对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中记录是否正确。
我国自
1993年7月1日起,所有企业统一采用了借贷记账法。
【例题1·多选题】关于复式记账法,下列各观点中正确的有()。
A.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依据
B.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以及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C.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D.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答案】对
【例题22·判断题】记账时,将借贷方向记错,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答案】对
【例题23·判断题】根据发生额试算平衡法进行试算平衡,如果试算结果是平衡的,证明记入各账户的发生额是完全正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