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心理健康《做幸福的自己——教师的压力缓解与情绪管理》讲座PPT课件

教师心理健康《做幸福的自己——教师的压力缓解与情绪管理》讲座PPT课件


压力管理
什么叫压力管理? • 就是个体用有效的方法应对在压力情况下的生理、 心理反应。 • 可分成两部分:
第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有条件改
变的,努力改变,没条件改变的接纳。
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消极反应,即情绪、行为及
生理等方面的缓解,调整自我。
压力管理
• 压力会不可避免地伴随你的一生。 • 压力是双刃剑,适当的压力也会创造佳绩。 • 世界是什么样取决于你自己的信念和心态。
压力来源
• A型人格特点:进取心十足,有强烈的成就倾 向,竞争性强,攻击性亦强,急躁,无耐心, 戒备,突然提高讲话调门,匆匆忙忙等。 • B型人格特点:喜欢和别人一道工作;常感到 逍遥自在;冷静对待事物;对失败宽容;不 为情绪左右;安于现状;觉得生活总体上较 安乐;不喜欢给自己的工作规定最后的期限。


失眠、过度吸烟喝酒、拖延事情、迟到缺勤、离职 率增加、工作中的人际冲突增加、工作积极性或士 气下降、停止娱乐、嗜吃或厌食、酗酒、缺勤率增 加、事故率增加、说谎、过度兴奋、难于控制的行 为、不可思议的举动、说话能力削弱、紧张的大笑、 坐卧不安、发抖、家庭暴力、严重时出现自杀或企 图自杀的行为等。
压力来源
• 个性倾向性:指决定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和积极性 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 •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的 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 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 内部动力。 • 信念:是指人们对基本需要与愿望强烈的坚定不移 的思想情感意识,或者指人们在行为中对相应目标 事物所具有的坚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 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压力常见的形式
生理
心理
行为

心慌、心悸、心跳 加速、高血压、口 干舌燥、冒汗、瞳 孔扩大、忽冷忽热、 神经衰弱、过度疲 劳、体型变化、感 到如鲠在喉、麻木 和有刺痛的感觉、 紧张、神经性头痛、 快速眨眼等。



• 焦虑、紧张、易发脾气、愤怒、对批评、评 价高度敏感、喜怒无常、漠不关心、厌倦、 被动、不耐烦、压抑、抑郁、失意受挫、内 疚、羞愧、烦躁、孤独、精神高度紧张、反 常的冲动等。
压力来源
人格特征: • 正常---A型、B型、C型;内向、外向 16PF:乐群性 、智慧性 、稳定性、 恃强性、兴奋性、有恒 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郁性、 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 异常----边缘型、歇斯底里型、自恋型、 依赖型、回避型、强 迫型(追求完美)、分裂型、攻击型等 • 疾病: 精神方面---焦虑症、忧郁症、躁狂症、神经衰弱、疑病、恐 怖症等 身体方面
• 你的压力程度是多大?
自我评估
评估压力
评估压力
评估压力
压力测量
• 测试结果解释: • 0~10分:精神压力程度低,但可能显示生活 缺乏刺激,比较简单沉闷,个人做事的动力 不高。 • 11~15分:精神压力程度中等,虽然某些时 候感到压力较大,仍可应付。 • 16分或以上:精神压力偏高,是典型的“高 压”者。提醒你该反省自己,去寻找一下压 力来源和寻求解决办法了。
做幸福的自己
教师的压力缓解与情绪管理
主讲人:金彩芬
心理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项目特聘讲师 江苏省希望小学心理健康公益援助项目专家组成员


一、认识和评估压力 二、压力来源 三、压力的常见形式 四、压力管理 五、情绪管理 六、互动答疑
评估压力
压力来源
• C型人格特点:
• 性格内向,表面上逆来顺受,内心却怨气冲天。表面上处处 牺牲自己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又不情愿;
• 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且不善宣泄,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就
会引起焦虑不安,并且把这种不良情绪藏在心理加以控制, 使心理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 遇到困难开始时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不得不被动应付;
பைடு நூலகம்
认识压力
什么是压力?
• 压力是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 时,人们的身体或者精神上产生的反应,它 可能对人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产生积极或 者消极的影响。 • 压力可以分三个层面来理解。
认识压力
• 第一种:压力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 环境刺激。如有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 即将可能带来紧张的事物本身当作压力。
压力管理
针对问题本身的缓解方法
调整认知
改变信念——调整认知 • A-B-C理论 • A(activating events)指诱发性事件; • B(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
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 法、解释和评价; •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产 生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压力来源
外部
工作 人际 家庭 经济 重大生活事件 自我特征
内部
压力
压力来源
•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 出来的心理特点。 • 气质:一个人典型地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的动力特 点的总和(脾气) •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 式 • 能力:是顺利完成任务及取得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 特征
压力来源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 绝对化要求。 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 会发生的信念。“必须”“应该” • 过分概括化。 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 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一无是处”“毫无价值” • 糟糕至极。 一种对事物的可能后果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种灾 难性的预期的非理性观念。
认识压力
• 第二种:压力指的是一种心身反应。 这种反 应包括两个成分: 一是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 情绪等主观体验,也就是所谓的“觉得紧 张”; 另一个是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 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 心身反应合起来称为压力状态。
认识压力
• 第三种:压力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 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所谓情 境是指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根据这种 说法,压力不只是刺激或反应,而是一个过 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