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

物态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2.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3.知道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4.正确识别现实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5.利用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规律解决问题。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温度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要点进阶:1、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

2、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2、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3、熔点凝固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或凝固)的条件:(1)达到熔点(或凝固点)(2)继续吸热(或放热)。

要点进阶: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

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要点三、汽化和液化1、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放热。

2、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高低(2)液体表面积大小(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沸腾:(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3)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5、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要点进阶:1、液体沸腾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不变。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不同物质蒸发快慢不同,如:酒精蒸发比水蒸发快。

要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3、特点: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要点进阶:1、六种物态变化:2、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凝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中间都没有经过液态。

【典型例题】类型一、温度计的使用例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1)如左图所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是;(填写正确答案选项即可)(2)若正确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如右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变式】如图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是,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温度是℃。

类型二、物态变化的判断例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过程的是()A.秋日清晨,小草上霜的形成B.细雨过后,山涧中雾的形成C.寒冷冬天,地面上冰的形成D.炎热夏日,泼洒的水迅速干了举一反三:【变式】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

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类型三、综合应用例3.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例4.小梦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把金属勺,如图所示.再把热水瓶中略低于100℃的开水倒入杯中,过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

当杯中水的温度降为25℃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

据此现象,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的熔点低于25℃ B.该金属的沸点低于25℃C.该金属的凝固点低于100℃ D.该金属可用来制作餐具【变式】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糖汁中的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跑掉)。

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温度过高,糖会变焦,不但不甜,而且对人体还是有害的)。

为此,在运用沸腾法去除糖汁水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办法是()A.用文火(小火焰)慢慢加热B.使糖汁液面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C.用猛火加热,减少加热时间D.使糖汁液面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类型四、实验探究例5.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表一温度/℃-6 -4 -2 0 0 0 1 2 3时间/min 0 1 2 3 4 5 6表二温度/℃90 92 94 98 98 98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

(2)由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珠。

(填物态变化名称)(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把酒精灯移走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举一反三:【变式】某小组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在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灯熄灭,经检查发现酒精没了,他们添加酒精后继续加热完成实验,且在熄灯的过程中一位同学始终记录水的温度变化,根据实验记录数据作如图所示的图象。

由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测得水的沸点℃。

(2)实验中酒精灯熄灭后对应的图象是段。

(3)反映水在吸热过程中的一段是段。

例6.某校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和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

针对猜想一,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的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

请你认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并回答:(1)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2)实验中“涂同样大的圆斑”其目的是:;(3)设计出研究猜想二的实验方案:。

【巩固练习】一、选择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2.如图所示,表示晶体凝固过程的图象是 ( )3.已知萘的熔点是80.5℃,则温度为80.5℃的萘所处的状态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5.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7.(多选)关于蒸发和沸腾,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沸腾需要吸热,蒸发不需要吸热C.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D.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发生的汽化现象8.如图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冰雕大奖赛中展示的一件冰雕作品,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9.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 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二、填空11.夏天天气很热,很多人家都装有空调。

当空调工作时,总会有一些水从空调的排水管中流出来。

而且在空调房里呆久了,人们总是感到空气很干燥。

这是由于在空调工作时,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成的小水滴排出室外,发生这样的物态变化时需要(选填“吸”或“放”)热。

12.沸腾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水中形成 ____________,上升时____________,到水面____________,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通过观察可以确定甲、乙两个房间的温度关系是t甲 t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下列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铁在高温下变成铁水是________现象。

(2)在碟子里倒一点酒精,酒精很快“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

(3)打开冰箱门,冰箱周围冒“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

(4)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变小或消失,这是________现象。

(5)北方,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冰花,这是________现象。

(6)冬天,湖水结冰,这是________现象。

15.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

16.小明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有:;(写出两条信息)。

三、实验探究17.用温度计测得甲液体的温度是8℃,乙液体的温度是-6℃,请你在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上分别画出水银柱应达到的位置。

两液体的温度差是________℃。

1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是。

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气压 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温度/℃…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3)水沸腾后,烧杯上方出现大量“白气”,和“白气”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选填序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