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民事诉讼法2016年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 副本
民事诉讼法2016年 第一章 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 副本
• 二是甲辱骂乙是妓女,并撕破起衣服的行 为属公然侮辱他人,构成对乙名誉权的侵 害。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关于这种民事纠纷可以采取和 解、调解、诉讼,还可以提起刑事自诉。
1.乙可以与甲通过让步达成和解,互谅互让,解决 纠纷。
2.乙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3.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甲的行为构成 噪音侵害和名誉权侵害,乙可要求甲停止侵害,并且赔 礼道歉、赔偿损失,并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问题: 1.纠纷发生后,肖某与甲公司可以通过哪 些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
• 和解; • 向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其他组织申
请调解;
•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不服仲裁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 案例: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四
七、(本题 25分)
案情:孙某与钱某合伙经营一家五金店,后因经营理念不合,孙 某唆使赵龙、赵虎兄弟寻衅将钱某打伤,钱某花费医疗费 2万元, 营养费 3000元,交通费 2000元。钱某委托李律师向甲县法院起诉 赵家兄弟,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2.5万元,精神损失 5000元,并 提供了医院诊断书、处方、出租车票、发票、目击者周某的书面 证言等证据。甲县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本案。二被告没有提供 证据,庭审中承认将钱某打伤,但对赔偿金额提出异议。甲县法 院最终支持了钱某的所有主张。
民事纠纷的特征: (1)纠纷主体之间的法律地位具有平等性 (2)纠纷权利义务内容具有民事性(民事权
• 相同点:判决、裁决的实施均具有国家强 制力保障。
• 不同点:(1)诉讼有国家审判机关介入, 而仲裁不同,仲裁机构为社会组织;( 2) 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有双方当事人的合 意,有书面协议,而诉讼的方式不需要双 方达成合意;( 3)相比诉讼,仲裁解决纠 纷的范围较窄。
这些纠纷解决方式各有千秋,不能笼统 地说哪一种方法就是最佳的社会纠纷解决 方式,要综合考虑时间、金钱成本、人际 关系等因素。发生民事纠纷后,当事人以 何种方式解决纠纷决定于当事人的偏好和 理性选择。当然当事人的选择也不是完全 没有限制的,因为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有 不同的主管权限范围。如身份关系纠纷不 能申请仲裁等。
• 应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二、民事纠纷为什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解 决方式?
比较:刑事纠纷(刑事案件) ——刑事诉讼 民事纠纷(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 行政纠纷(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
4
2016-10-21
民事纠纷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解决方式 是因为民事纠纷的本质特征。
民事纠纷是 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 事权利和义务 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三)公力救济: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活 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
特点: 程序性、公权性、 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 缺点:周期长、成本高、风险高且烦琐;当事人的 和谐关系无法维系。
民事诉讼和仲裁的相同点和区别:
• 案例:2008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四
五、(本题 22分)
肖某是甲公司的一名职员,在 2006年12月17日出 差时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两个多月,花费医疗费 若干。甲公司认为,肖某伤后留下残疾已不适合 从事原岗位的工作,于 2007年4月9日解除了与肖 某的劳动合同。因与公司协商无果,肖某最终于 2007年11月27日向甲公司所在地的某省 A市B区法 院起诉,要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安排其 工作、支付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费、营养费、护理 费、住院期间公司减发的工资、公司 2006年三季 度优秀员工奖奖金等共计 3.6万元。
• 第三,刑事自诉虽然惩罚性重,但一是侵权情节很难认定构成犯罪; 二是将导致邻里关系的极度恶化;三是刑附民的赔偿较低,精神损害赔 偿受到限制。
• 第四,民事诉讼既能有效地对甲作出惩戒和教育,阻止侵权行为的继 续,又能充分地对受害人的损害予以补救,并且本案情节清楚,证据确 凿,民事胜诉的可能性极大,虽然诉讼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金钱和精 力,但并非不值,为权利而斗争就是为法律而斗争,受 惠者不仅是受害 者本人,而且更包括社区生活和社会风气 !
问题: 5.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黎某解决甲公司拖欠工资问题 的途径有哪些?
2
黎某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劳动报酬问题:
• (1)与甲公司协商解决; • (2)请工会或第三方与甲公司协商解决;
(3)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 (4)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5)如果不服劳动仲裁,且黎某要求给付
的劳动报酬数额高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12个月金额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 (1)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民事诉讼之外,调解 机制的地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呈现三 足鼎立态势,相互协调配合衔接,形成了相对科学与完善的大调解体系。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为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 (2)近年来,相关立法的出台或修改为大调解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人民调解法》的出台便是这方面的一个标志。另外, 2012年修改的 《民事诉讼法》也专门设置了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的特别程序,进一 步明确了司法外调解与法院的对接,强化了司法外调解的法律意义,实 质性地巩固了大调解体系。
具有: (1)公正廉洁、公平合理:仲裁机构独立性强。 (2)快速简便、成本低廉: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3)专家办案、服务性强。
社会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的共同点和区别:
• 共同点:(1)都有中立第三者介入,有社会组织或 专门的仲裁委员会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调解或仲裁; (2)均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纠纷的双 方须合意选择调解或达成同意仲裁的书面协议。
• 不同点:(1)调解结果多体现双方主体的意愿,而 仲裁结果更多体现仲裁者的意愿;( 2)仲裁比调解 成本高;( 3)社会调解协议一般不具有法律上的强 制力,仅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如果得到司法确 认,便具有强制执行力;有效的仲裁裁决对双方当 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可以强制执行,这一点与 诉讼效果相同。
第一章: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节 民事诉讼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
2016-10-21
第一节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一、民事纠纷可以用哪些方式解决?
案例: (2004年司法考试真题)
甲男与乙女系隔壁邻居。因甲时常聚集三朋四友在 家打麻将,有时通宵达旦,喧闹声严重影响了乙家正常 的休息。乙多次到甲家说明自己身体不好,神经衰弱, 且孩子要学习,希望甲夜晚不要扰民。一次甲家正在玩 麻将,乙又敲门表示不满。甲认为乙在朋友面前扫了自 己面子,遂出言不逊,辱骂乙神经病。乙亦怒斥甲不务 正业,像个赌徒。双方由此发生争吵,引来邻里十数人, 纷纷劝说双方忍让。甲恼羞成怒,上前拉住乙的衣服说: “我是赌徒,你就是妓女。 ”乙羞愤不已,转身欲走, 但被甲拉住。挣扯间致乙衬衣被撕破,上身部分裸露。 乙遭此羞辱之后,神经受到严重刺激,神经衰弱加重, 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所在外企因此将其辞退。治病、 休养、生活无来源,使乙身心、财产俱遭伤损。后有朋 友告诉乙,此事不能作罢,一定要讨个说法。
• (3)但是,绝对不能因为大调解的治理方式而歪曲了民事审判应有的位置, 解决民事纠纷要贯彻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即纠纷都可以诉诸公正审判予 以最终解决。调解能实现正义,但我们应该保证公民接近审判的道路仍 旧畅通,并且更加有效。我国的民事司法改革也以公平正义的实现为最 终目标,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小额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 的确立以及对举证时限制度的改革等,都是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
2016-10-21
李某和王某因租房合同发生纠纷,他们 的纠纷有可能通过下列那些方式解决? • A、李某和王某二人和解 • B、请居委会的张大妈进行调解 • C、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D、一方起诉到法院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自力救济 (和解)
社会救济 (社会调 解和仲裁)
公力救济 (民事诉讼 )
(一)自力救济:和解
• 案例: 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四
五、(本题 19分) 案情:甲公司职工黎某因公司拖欠其工资,多次与公司法定
代表人王某发生争吵,王某一怒之下打了黎某耳光。为报 复王某,黎某找到江甲的儿子江乙( 17岁),唆使江乙将 王某办公室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砸坏,承诺事成之后给 其一台数码相机为报酬。事后,甲公司对王某办公室损坏 的设备进行了清点登记和拍照,并委托、授权律师尚某全 权处理本案。尚某找到江乙了解案情,江乙承认受黎某指 使。甲公司起诉要求黎某赔偿损失,并要求黎某向王某赔 礼道歉。诉讼中,黎某要求法院判决甲公司支付其劳动报 酬。审理时,法院通知江乙参加诉讼。经审理,法院判决 侵权人赔偿损失,但对甲公司要求黎某向王某赔礼道歉的 请求、黎某要求甲公司支付劳动报酬的请求均未作处理。
• 第一,和解需要双方配合,互谅互让,而本案中态度恶劣,而乙在精 神和经济上都受到严重伤害,和解很难取得圆满的成果。
• 第二,调解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对维护邻里关系也有利,但调解需要 做出妥协和让步,也不一定能获得一致。并且,调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 力,很难获得补偿,对甲通பைடு நூலகம்打麻将的继续性侵害也无法有效禁止。
具有非对抗性(保持和谐关系)、经济性和 灵活性。
广义上的调解还包括行政调解:
行政调解是指以当事人双方自愿为基础, 由行政机关主持,以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 为依据,以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双方的 说服与劝导,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让互谅、平 等协商、达成协议,以解决有关争议而达成 和解协议的活动。
行政调解同人民调解一样,属于诉讼外 调解,所达成的协议均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 执行的效力,但对当事人均应具有约束力。
请问: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你认为根 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哪几种法律途径或 方式可供乙选择,以维护其权益。针对本 案的实际情况,你认为选择其中哪一种方 式处理此事社会效果更好、更具优越性, 并请阐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