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提纲(提纲中粗体字部分属重点掌握内容)一、名词解释:1、学前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期(0--6、7 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各个阶段间既是相互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
)3、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4、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几个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和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5、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横向研究比较。
6、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7、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8、观察力:一个人的观察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就逐渐形成经常的、稳定的能力。
9、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稳定的立的心理过程,而注意是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可使心理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状态。
)10、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克服困难的注意。
1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3、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者另一种活动中去。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视觉敏度:是指用视觉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也称作视力。
(儿童的视觉敏度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6 岁时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
)17、适应:分析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8、感觉对比: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有两种,感觉对比一是先后对比,二是同时对比。
)19、幼儿期健忘:缺乏回忆幼年期事物的能力描述为“幼儿期健忘”20、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21、普通心理学所研究的思维的概念: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这种普通心理学所研究的思维的概念反映借助词而实现,并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通常指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22、直觉行动思维:就是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23、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
2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时而产生的体验。
25、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26、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它是个性的核心。
)27、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有两种涵义,一是能力指已经发展出或者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二是指可能发展的潜在能力。
)二、填空:1、一般认为,在幼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
2、对幼儿来说,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3、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4、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纵向研究,横向研究。
5、幼儿期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能力及语用技能有两种形式:游戏语言﹍和﹍问题语言。
6、幼儿的自言自语出现在4 岁左右。
7、﹍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注意的两种基本形态。
8、在掌握颜色的过程中幼儿先会﹍配对,再会﹍指认,再到会笼统命名﹍。
9、叶绚等曾研究过学前儿童空间定位能力的发展,发现3 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出上下方位;4 岁儿童开始正确辨别前后前后方位,对于辨别左右方位还感到困难;5 岁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
10、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组织性﹍细致性以及﹍概括性﹍的不断完善。
1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过去识记忆)三个基本环节。
识记就是识别和记住事物。
12、记忆量的发展,可以从﹍记忆范围﹍记忆广度和﹍记忆保持时间的长度﹍等方面去衡量。
13、在思维的范围方面它具有﹍狭隘性、﹍表面性、﹍情景性的特点。
14、托马斯等人根据气质的维度,把儿童划分成3 种类型,﹍平易型﹍行为缓慢型、﹍难对付型﹍。
15、听觉分为纯音听觉和语音听觉。
三、辨析题:1、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正确)2、儿童观察的发展,是从笼统模糊的知觉向比较精确的知觉发展。
(正确)四、简答:1、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幼儿的智力、特殊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幼儿性格的发展)2)、环境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水平)。
3)、教育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2、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第二,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克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第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3、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客观性原则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含义?客观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研究幼儿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在幼儿的活动中进行研究;第二,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5、内部语言的发生发展?幼儿期的内部语言刚开始产生,其特点是出声的自言自语,这是一种介于有声的外部语言的过渡形式。
它既有外部语言的特点——说出声;又有内部语言的特点——对自己说。
6、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个体本身的状态。
7、为什么幼儿在不同年龄,注意的稳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1)、活动的方式适宜,对象新颖生动,幼儿注意保持的时间久能相对长一些。
2)、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稳定的时间可以更长。
3)、知识经验和性格等都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
8、幼儿记忆在质方面的发展、1)、记忆态度的发展,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都是无意识记的记忆结果。
幼儿有意识记一般发生在幼儿中班,与语言有联系。
对同样熟悉、理解和感兴趣有关的事物,各年龄组幼儿的有意识记效果都比无意识记效果好。
2)、记忆方法的发展,幼儿大量运用机械识记或幼儿较多地运用机械识记。
幼儿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3)、记忆内容的发展,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言逻辑记忆的效果。
4)、记忆正确性的发展9、直觉行动思维的意义?两点:1)这种思维的发展,就主体来讲,使儿童的动作协调起来,为今后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2)就客体来讲,使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协调起来。
10 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1)具体性和形象性。
2)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1、幼儿判断、推理呈现了哪些趋势特点?趋势特点:1)判断的形式从直接判断为主,开始想间接判断发展。
2)判断推理的内容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发展。
12、理解的发展趋势特点?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概念来理解。
3)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对于寓言、比喻词、漫画等较深刻的内容,幼儿往往不能理解。
幼儿还往往不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反语” )4)理解的情感性质从强烈的主观化向客观化发展。
5)对于事物相对关系的理解逐步加深。
13、情绪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2)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3)情绪对幼儿性格形成的作用。
4)情绪对幼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14、幼儿情绪丰富和深刻化主要表现为?1)幼儿情绪的丰富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继续分化和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2)情绪的深刻化则表现为,情绪从指向事物的表面现象转化为指向事物内在特征。
15、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表现为?首先,表现为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减少。
其次,表现为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再次,幼儿晚期某些相对稳定的社会性情绪的出现。
16、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幼儿情绪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1)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2)情绪中交往内容的增加和表情社会化。
3)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
(①道德感的发展②理智感的发展,包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破坏行为③美感的发展)17、兴趣的早期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1-3 个月)2)相似性对象的再认阶段(4-9 个月)3)新异性探索阶段(9 个月以后)18、快乐对儿童生活有何重大的意义?首先,因为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
其次,快乐与成就感直接联系。
第三,快乐使儿童感到轻松自如,有益于身体健康。
第四,快乐和兴趣的相互补充能支持幼儿游戏、操作、学习等各项活动,是幼儿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19、幼儿良好情绪如何培养?1)合理的生活制度、丰富的生活内容、能让幼儿处于愉快的情绪之中。
2)和谐的家庭生活、良好的情绪示范和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作用极大。
3)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幼儿高级情感。
4)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20、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主要表现为?1)好奇心强,幼儿的好奇心强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提出问题两个方面。
2)独立性不断发展。
3)坚持性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提高。
4)自制力不断发展。
21、家庭环境怎么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家庭结构3)家庭气氛和父母的榜样。
22、在幼儿园怎么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1)集体要求2)集体生活环境3)集体活动中所处的地位23、影响幼儿能力发展的因素?1)从双生子的研究看遗传对能力发展的作用。
2)家庭经济地位、早期营养对能力发展的影响。
3)知识、性格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24、游戏在儿童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1)游戏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