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通信车集成方案第1章系统设计1.1系统组成应急通信车将无线通信一体化基站、4G专网路由器、移动终端等各类无线通信设备与车辆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移动空间。
保持车辆整体性能不受影响,并使各通信保障工作能更加安全快捷的进行。
作为机动灵活的应急通信车,装配通信设备迅速开赴事发现场,建立现场通信网络,实现指挥所与单兵、单兵与单兵之间的相互通信。
车载上配置4G路由器并设置专用网络,作为现场与后方指挥中心的连接桥梁,实现现场与指挥中心的通信互联。
应急通信车主要包含三大部分:通信系统、保障系统、车载平台。
其中通信系统包含:无线通信基站、专网4G链路、车载对讲终端,另可选配视频采集子系统。
保障系统包含:供电子系统、综合保障子系统。
车载平台包含:车辆底盘、车载定制改装。
1.2系统特点及优势1.快速补盲应急通信车搭载无线通信一体化基站,机动灵活、通过性强,可以第一时间达到应急现场,在没有信号的区域,快速对现场进行信号覆盖,组建应急通信网。
2.统一调度应急通信车搭载一体化基站,在应急现场可以快速实现语音信号覆盖,并可通过配置的4G专网链路将基站接入至指挥中心,实现全联网和统一指挥调度。
并且现有网管系统能对基站实现参数配置、状态监控、故障告警提示等功能3.定位专业、适用性高应急通信车用于解决盲区补盲、热点区域扩容,功能定位专业,操作简单。
1.3系统总体功能设计通过应急语音通信车的建设,可以提升应急队伍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战能力:1)单兵前端作战能力现场作战及通信前端以单兵为核心,在单兵的配置上根据不同现场需求可配备语音通信对讲终端、便携转信装备,建设完备的个人单兵作战系统。
2)语音调度能力应急通信车从现场前端覆盖、4G专网远程通信等多个维度解决语音调度和指挥所需的各类通信问题。
应急通信车上部署一体化基站、车载台等语音终端,可实现现场单站或统一指挥调度。
应急通信车装载一体化基站,利用专网4G链路与指挥中心进行通信互联,能在复杂地势有效解决通信盲区集群呼叫问题,实现集群网络的移动延伸扩展应用,同时在热点区域可临时扩容。
为远端指挥领导可随时呼叫到各个上线终端提供无死角的指挥调度通信保障。
3)现场可视化指挥能力(选配)应急通信车配置可视化调度系统,调度系统可以对无线集群系统网内的手持终端、车载终端进行定位,实现对救援力量的位置监控,做到救援力量位置上图显示,快速定位位置,精准统一调度。
应急通信车配置车顶云台摄像机、车载显示屏、扩音喇叭等音视频设备,可实现对车辆周边视频的采集、监控、回传共享,并能通过音频设备实现喊话广播紧急信息。
1.4子系统设计1.4.1语音覆盖应急通信车部署无线通信设备,能第一时间到达应急现场,实现现场语音通信、语音信号覆盖。
并通过4G专网链路,将基站接入至指挥中心,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无线语音覆盖主要设备包含:车载电台、一体化基站、4G专网路由器。
应急通信车在车载一体化集群基站实现现场语音覆盖,应急通信车内的车载台以及现场周边的手持台可以统一接入到车载一体化集群基站,所有接入的终端语音互联互通,应急通信车配置一体化集群控制交换中心,实现对所有终端的控制与管理。
车载一体化集群基站通过专网4G通信链路连通至指挥中心。
1.4.2视频功能(选配)2.4.2.1视频采集和存储作战现场视频采集可分为现场单兵视频采集、车顶云台摄像机采集和车内摄像机采集三种方式。
Ø现场人员背负iMesh设备移动采集,实现全面、灵活的现场采集。
Ø车顶云台摄像机可在车辆驾驶时移动采集,也可固定视频采集。
Ø车内摄像机随时监控车内工作状况,同时能在与指挥中心视频会议时实现车内视频采集。
由于采用的是网络IP化构架,用交换机汇集前端各种摄像机等视频输入设备以及后端视频显示、存储等视频处理设备,可灵活实现视频采集、切换、显示、存储、回放等功能。
并通过接入交换机的工控机进行控制。
配置硬盘录像机,支持主流协议。
支持网络协议,H264,1080P,含VGA/HDMI/RCA,串口接口,通过内置硬盘可以存储4路不少于15天容量的高清视频信息。
2.4.2.2视频回传链路车载视频输出接口,通过基于IP的网络与车载4G路由器相关,通过VPN链路或者专网链路,把现场图像不间断的传回指挥中心。
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采用专用的图传设备传输视频信息。
由于所有视频采集设备都是采用标准的接口协议,所以实现视频功能扩展,相对容易。
专网视频传输应急通信车安装车载是iMesh自组网设备汇集单兵采集到视频信息。
各路视频信息,可汇入车载视频发射机将视频传输到基站,基站接收后对视频信息进行编码转换成IP数据通过E1专线、光纤专线、微波等链路方式传输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部署的解码器对IP视频信息解码成模拟视频信号,将现场实时视频图像显示在大屏上。
1.4.3音频功能(选配)应急通信车配置一套大功率的喇叭,用于在某些紧急环境下,通过大分贝的广播驱散人群或者进行广播。
通过车内的话筒,可以实现对车外人群的自由喊话功能。
在车顶前方装有长排警灯(含警报器及喇叭),采用原车电瓶供电,与设备舱电源分离,更好的满足日常警报工作需要。
通过喇叭可对外喊话,对应的一体化手咪安装在驾驶员附近。
利用一体化手咪,不仅可以实现喊话功能,也可以控制警灯的不同闪烁模式。
长排警示灯,LED发光体,主光源有多个个长型LED灯组。
采用LED作为光源,没有机械转动部件,因此无磨损、无噪音,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省、光色好、抗背景光能力及穿雾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
第2章车辆平台设计2.1车辆底盘2.1.1普拉多该车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能,内部空间大,十分适合该移动指挥车的应用需求。
车辆具有合适的空间,在同类型底盘中,空间宽敞,利用率较高。
该底盘实物图如下:车辆底盘参数:车型名称 普拉多3.5L V6 280马力长度 4840mm宽度 1885mm高度 1890mm轴距 2790mm轮距(前/后) 1585/1585mm最小离地间隙 215mm接近角 32°离去角 26°整备质量 2095kg满载质量 2950kg最大功率 206 kW最大功率转速 6000 rpm最大扭矩 365N·m最大扭据转速 4500rpm发动机特有技术 VVT-i环保标准 国五驱动方式 前置四驱档位 6档手自一体门和座位 5门5座天窗 无天窗中控台彩色大屏10寸、带高清HDMI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入接口2.2布局设计推荐2.2.1普拉多采用功能化分区的设计理念,将设备机柜放置在车体中后部,使车内空间分隔为驾驶区、工作区、设备区和后舱。
主要设备放置在车厢后端,在保证整车配重合理的前提下提供较大的操作空间。
如上图所示,车内空间采用机柜隔断方式,将车内划分为驾驶区、操作区、设备区及后舱。
改装完成之后整车效果如下图所示:2.2.1车辆设计1)车顶平台设计车顶制作简易车载平台,平台顶部铺设铝板防滑处理,便于安全检修维护各类车顶设备,平台与车体作加强处理,使用不锈钢螺栓与车体连接。
车顶所有连接缝均作防水涂胶处理。
2)车顶出线设计在车顶平台预留出线盒。
车顶天线等与车内连接线缆,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车外整体美观性。
车顶所有设备的线束要通过专门的穿线走线结构铺设至车内。
制作该结构时,同时考虑防水、防尘的问题。
3)车顶密封设计车顶经过改装后,顶部的防雨密封就显得尤其重要。
车顶改装过的部分(包括固定连接和穿线管)全部经过严格的防水密封处理,并经过防雨密封实验。
为了保证排水,车顶凹陷部位四角上设计有下水口,以满足车顶的正常排水需求。
4)倒伏升降式照明设计在保证通信性能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条件下,从整车的美观角度考虑,将基站配备的玻璃钢天线安装在倒伏升降杆上面,升降杆升降时,全向天线随着升降杆的升降同时联动。
当升降杆升高到最高位置时,距离地面高度3.5米,即可进行通信工作。
当升降杆下降时,顶部的照明也同步的随着倒伏升降杆下降,一直到倒伏升降杆闭合后。
5)表面处理车的外观按照招标人要求进行涂装。
整车所有金属构件表面都经过防锈处理,各种规格钢管全部进行电泳处理。
车身表面采用汽车专用烤漆,严格控制工艺及施工环境以确保油漆涂层的质量,从而保证车身表面美观耐久,整车防腐防锈性能优良。
6)生产工艺系统设计制造工艺采用军标技术工艺;车内四壁及顶部采用原车装饰,保持原车美观性;车内走线根据车身结构,将各种线缆隐藏在内饰之中,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在机械结构件上使用的各零部件及整件均考虑到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在正常使用以及故障条件下不会发生移动、跌落、断裂和变形。
7)材料选择改装原材料采用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3C质量认证的材料,各种材料具有无污染、绿色环保材料、防火/防水材料;胶为汉高无苯胶;各项性能符合相应材料标准。
8)电源壁盒设置电源接线盒,其结构应根据车壁特征设计,与车壁成一体,采用钣金焊接结构。
门与框配合良好,周边间隙均匀,框与门周缝隙处装置橡胶密封条;为上翻式结构,孔口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9)整车稳定性设计稳定性是关系车辆行驶安全和机动性的重要性能指标,是乘员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
改装过程中的设备布局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才能充分发挥该底盘性能的前提。
车辆稳定性设计的原则是:(1)改装后的总质量不能超过底盘核定载重质量;(2)车辆改装后尽量保证原底盘的机动性能,保持原底盘的整体结构;(3)合理分配设备布局,重点调配大质量设备在车内的分布;(4)大质量设备安装尽量靠下,以降低重心;(5)通过配重等手段调整质心。
2.3供电方案说明配电系统是整车正常工作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保障系统,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整车将不能使用。
为提高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配电系统采用冗余设计,提供三种供电方式:外接市电供电、取力发电机供电、增功模块供电。
外接市电供电:配置一个30米长的电源线缆盘,当车周围30米内能取到市电时建议采用外接市电供电。
取力发电机及增功模块供电:如果现场无法取到外接市电,或无法使用外接市电,可以采用取力发电机供电。
取力发电机功率根据实际车上设备功耗计算。
增功模块供电:如果在发电机供电过程中,原车发动机意外停机,或燃油耗尽,整车设备可以在增功模块的作用下继续工作,预留处理时间。
旁路供电:如果增功模块意外损坏,配电系统设置市电旁路供电回路,跳过增功模块,直接向业务设备供电。
供电保护措施市电输入插座:市电输入插座位于车辆尾部地盘下,采用一套曼耐克斯工业防水连接器连接,连接器座子采用反装结构,能有效防止人员触电,保证插座安全。
按照市电→发电机供电→UPS供电的优先顺序自动切换供电,,在切换过程中由车载蓄电池组作为后备电源,实现不间断供电。
2.4综合保障设计1)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行业的需求,在车辆的正、后、侧部均粘贴统一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