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关估价守则
第八章 海关估价守则
学习目标:
须明确的概念:申报价格与完税价格、
发票价格、离岸价格、到岸价格、实 际价格、正常价格、实际成交价格; 海关估价如何达到非关税壁垒保护的 目的? 海关估价的方法,结合课后案例分析;
本章内容与第七章装运前检验的联 系:海关作为主管货物进口强制性检 验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进口货物进行 估价,一是为了实行关税征收管理, 二是为了执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分析: 海关对两公司的处理是否合理?其依 据又是什么? 实际当中碰上这种情况,作为两公司 的业务员或报关员该如何正确操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本例涉及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是海关计征关税 额的基础,完税价格有6种确定方法,它们是依次采 用的,当前一种确定方法不适用时,可采用第二种 方法,依次类推,而对于每一种方法又规定了具体 内容,本例中无论是A公司或者是B公司,都是以成 交价格方法来确定完税价格的,对于(1)A、B公司 缴纳209万元关税是不合理的,因为进口产品完税价 格是以CIF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对于A公司,CIP包括 进口国境内发生的费用,如国内运费、设备安装费 等,应将其换算为CIF价格。对于B公司的CIF价格, 其中包括设备安装费。这些费用应扣除,按扣除后 的成交价格作为完税价格。因而不能以160万美元为 完税价格,更不能以CIP的180万美元为完税价格来 征收关税。对于(2)B公司应提交贸易合同及所有 单证,以证明单证一致、证货一致。对于(3)进口 商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请求海关事务担保,具体要 求是暂缓交纳税款。第二种方法是先缴款,然后在 规定时间内提起海关行政复议
具体应扣除的费用:
1)进人到进口国关境后产生的运费 2)进口之后产生的建设、装配、安装、 维护或技术援助方面的费用 3)进口国的关税和国内税收
2.守则禁止的估价方法 3.守则对进口商权益的保护规定 三、案例分析
A公司通过香港X公司从G国H公司进口一 套设备,合同总价为CIP中国某内陆城市 180万美元。 合同价包括H公司派人来华进行设备安装 调试和验收的费用,但在合同中未单列。 该设备关税率为14%,设备5月份到货后缴 纳关税约为: 180×8.3×14%=209万RMB。
2.完税价格Customs Value 海关根据货物申报价格审定的价格。 现阶段以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作为完 税价格。 申报价格一般即货物的发票价格或是 其他提运单据上记载的货物成交价格。
(二)《海关估价守则》的产生 1.建立统一的海关估价制度:建立一个 公平、公正和中性的海关估价制度, 规范各国的海关估价行为,避免武断 或虚构的海关估价。 2.海关估价制度的建立过程: 实际价格actual value 正常价格normal price 实际成交价格actual transportation price
B公司从G国H公司进口同样一套设备,合 同总价为CIF中国某港口160万美元,其中 包含16万美元的H公司人员来华进行设备安 装、调试和验收的费用。 同年6月设备到货。B公司以160万美元的 成交价格向海关申报,海关受理后对其申 报价格产生怀疑,要求B公司予以解释,B 公司只是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书面说明,海 关认为该说明不足以支持B公司的申报价格, 对其商品同样征收209万RMB的进口关税。 B公司急于用货,缴税了事。
一、海关估价的含义
(一)海关估价 海关审核确认进口货物的实际成交价 格,并凭以进行从价征税; 1. 海关对进口货物估价的原因: 客观上: (1)国际进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多样: 时间、地点、成交价格术语、商业水 平等的不同;
(2)防止申报人主观上的低报、漏报、 瞒报、偷报与客观上的错报; 主观上: (1)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的手段,高 估进口货物价格,以保护国内市场; (2)在关税壁垒逐渐被非关税壁垒替 代的时代,利用海关手续的隐蔽性与 复杂性,更易对进口货物造成事实上 的不平等;
二、海关估价守则的主要内容
(一)适用范围、宗旨、原则 公平、统一、中性、非歧视 海关估价守则不适用的范围 (二)海关估价的规则与方法 1.守则允许的估价方法 六种估价方法,依顺序使用; 应计入与应扣除的费用;
具体应计入的价格费用:
1)除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 2)包装和集装箱的成本和费用 3)买方免费或减价提供用于进口的 4)专利费和许可费用 5)由于转售或使用进口商品给卖方带 来的收益 6)假如以到岸价进行海关估价,运输、 保险以及与进口地点有关的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