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4.5 防腐 4.5.1 用钢丝砂轮清除表面锈斑,显露金属层,剔除焊接飞溅物。 4.5.2 用砂轮打磨构件工作面焊缝,焊疤打磨平整。 4.5.3 手工均匀涂刷铁红底漆二度。 4.5.4 待底漆干透后刷(喷)涂面漆一度。
4.6 产品装配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6.1 部件总成在生产过程中装配并试车,按工艺文件使用紧固件和标准件。 4.6.2 按工艺文件清洗,加注润滑油脂。 4.6.3 接通电源试运转,检查运转是否达到文件要求,(转速、噪声、振动、制动)。 4.6.4 专职检验员对装配总成测试、验证、记录。 4.6.5 新开发产品必须进行整机装配,报清检测组织机构对产品进行全面性能测试 按《设计控制程序》规定进行。
4.9 产品安装 4.9.1 产品安装由工程科服务组实施。 4.9.2 工程科服务组按顾客要求安装位置要求进行安装、调试。 4.9.3 组织购货方及相关部门对产品进行验收,并进行产权移交。
5.0 质量记录 5.1《发货清单》 5.2《安装方案》
3
5
生产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QP/DSM002
1.0 目的 为了使生产操作人员准确掌握各工序的生产工艺,质量和技术要求,并确保产品 满足顾客的要求。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
3.0 职责 3.1 技术部门提供图样文件,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工装模具、图样及相关文件。 负责工艺流程方案制定。 3.2 生产部门提供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及制定生产各组织结构框架和生产实施。 3.3 质量部门提供产品生产过程检验和产品验收标准。 3.4 各岗位作业人员按图样、工艺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
4.7 产品包装 4.7.1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捆扎打包。 4.7.2 各销、轴、紧固件,易损配件、随机工具按发货清单分类装在工具箱内。 4.7.3 各总成附属零件应和总成包装在一起。
4.8 产品发货 4.8.1 产品符合质量目标按《产品监视和测量程序》要求执行,并出具《产品合格 证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4.8.2 经营科按销售合同要求组织,发货和运输。 4.8.3 质量科按《发货清单》要求验证并发货。
1
4.3.1 选用适当设备和工具,材料弯曲应进行校直,按图样要求划线。 4.3.2 按工艺文件打中心孔,进行粗加工,细长轴类零件应使用中心架。要求精加 工和热处理的零件应留加工余量。 4.3.3 按工艺要求精加工到规定尺寸,有同心度要求的零件应一次加工完,要求铰 制孔的零件应进行铰孔。 4.3.4 检验合格后入半成品。
4.0 工作程序 4.1 通用程序 4.1.1 阅读生产任务书,明确作业内容、数量、工期要求。 4.1.2 阅读图样文件、工艺文件、技术标准、验收标准、作业方法。 4.1.3 遵守各工序(工种)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用品。
4.2 下料 4.2.1 检查材质是否符合图样技术标准的要求。 4.2.2 放样:根据图样文件进行放样划线,合理套裁,要求加工的零件,应按工艺 文件要求留加工余量。 4.2.3 气割下料按钢板厚度选择切割速度,清除零件的钢渣或平用切割机下料。 4.3 金属切削加工
4.4 部件组焊 4.4.1 检查所下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使用工艺文件规定的焊条和焊机。Q235 材质使用 J422 焊条。 4.4.2 按工艺文件要求零部件倒角并去除钢查。 4.4.3 工艺文件要求在组焊工件的过程中,先检查焊接工装,焊完后卸下首件产品 经过验证合格。 4.4.4 焊缝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避免其缺陷,除去焊渣,多层焊缝每焊一遍应彻 底清除焊渣,以后再焊。 4.4.5 大型结构拼装焊接时,焊接平分必须垫平,并找平基准面的水平,焊接时应 采取辅助措施,防止焊接变形,焊后检验应符合图样标准。 4.4.6 配焊件组焊时,应留有焊接收尾余量,(根据组焊件的记录和经验)焊后达到 图样要求。 4.4.7 出现焊接缺陷,一般焊缝缺陷进行补救措施,严惩焊缝缺陷应进行彻底返工。 4.4.8 经返工仍不合格的部件应报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