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的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的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的教材分析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就汉语拼音教学进行教材分析,如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本册汉语拼音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与以往的汉语拼音教材相比,我们现在的教材在汉语拼音的内容编排和呈现方式上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和发展语言的整合,每一课的汉语拼音教材编入了情境图、词语和儿歌,共要求认识70个常用字。

这样编排,将汉语拼音学习与识字,学词、阅读、说话、积累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汉语拼音阶段的学习内容,增强了初入学阶段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使各方面相互促进,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体现了《新课标》在汉语拼音教学建议中汉语拼音教学要“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合”的思想。

本册汉语拼音部分共有13课,分4个单元。

第一单元(1—4课),教学6个单韵母、10个声母及两个整体认读音节。

第二单元(5—8课)教学13个声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单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第三单元(9—11课)教学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第四单元(12—13课),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①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②汉语拼音书写教材;③要求学生练习、拼读的常用音节;④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⑤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这样的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每单元除了学习声、韵母、音节外,还要认识70个生字。

四个单元各安排了一个练习,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和梳理。

本册教材中的练习形式具有不少的特色。

(1)练习形式,变教师教为学生自主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拼音部分共集中安排了四次复习内容,从复习一到复习四。

老师们可以看到其中大量采用了“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我会摆”“我会说”等练习形式。

这种以学习者为第一人称的方式,频繁地出示,其实就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是学习的主人,我一定能行的。

这样的形式,可以激励学生充分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2)练习形式多种多样。

每一次集中复习的内容都涵盖了关于拼音的不少知识点。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复习一》。

老师们请看:“我会读”是单韵母、声母的复习。

“我会写”则是形近声母的比较和强化。

“看看读读”要求学生看图拼读音节,在形象的提示下进行音节拼读的练习。

“我会连”是读拼音认事物的练习,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拼音字符和具体的现实事物建立联系的一种能力。

“我会认”则是已学生字的巩固认读。

除了这些常规性的练习,教材还特别增加了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学习。

另外还安排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手做一做的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乐中学。

如复习二中的“我会摆”(24页),用绳子、小棒、手势摆出学过的字母;复习三中的“读读拼拼”(33页),用圆圈和直线拼图形,再模仿课文中的儿歌形式进行仿编。

前年,我在教学这个练习的时候,学生就拼出了不少图形,还编出了像书上一样的语句,如:拼出小鸡,嘴巴尖尖。

拼出驼鸟,脖子长长。

拼出蘑菇,像把小伞……这样的练习,既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些变化,有助于学好汉语拼音,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抓住拼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学会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做到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为下一步使用音节做好准备。

另外本册汉语拼音教材的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景图,随着情景图的内容,由易到难地在图中或图下出现相应的音节、词和短语、句子、儿歌。

从第三课学习声母b p m f开始,是看图认读词和短语。

而从学习复韵母ai ei ui开始,是看图认读句子;从第四课d t n l开始,每课都安排了一首儿歌。

(1)词、短语和句子:在情景图中或图下出现的词、短语和句子,它们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拼读出来。

像第11页b p m f一课,在这幅整合图中,随画面出现了“爸爸、妈妈、我”这三个词语,要求认读的是“爸、妈、我”三个生字。

学生刚刚学习了拼读音节的方法。

教学时,我们就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来认读这几个汉字。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巩固拼音,增强拼读音节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将刚刚学到的拼音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三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获得一种初学语文的成就感。

四又是对学生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这部分内容,我们一般可以安排这样的教学板块:A.看图说说。

仔细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B.借助拼音,尝试读词读句。

C.认读生字。

圈出生字,请学生介绍哪些字已经认识,是怎样认识的。

学生交流用哪些方法认记其余的生字,自选方法认读。

D.巩固认读。

去掉拼音,再读句子。

也可让学生说说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并把它放在拓展词语中认读。

还可以自制生字卡片,与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进行“我会认”的生字游戏。

另外,可采用摘果子的游戏来强化生字的记忆等。

E.适当拓展。

如:第4课看图编故事。

第10课说说,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爱吃什么;11课,你和小朋友课后还有哪些活动等。

(2)儿歌:拼音教材中的儿歌,编者都用红色标出了本课所学的音节。

学儿歌时,老师们可以让学生先去读一读标红的音节,再圈圈读读那些学过的自己已经能够拼读的音节。

如第7课z c s中的儿歌《过桥》(21页),整首儿歌共40个音节,学生能自己拼读的音节有17个。

其中有3个红色的新学音节,有7个是前面已学的音节。

这样,在儿歌中多次复现音节,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音节,同时通过这些充满童趣的儿歌诵读,增强了拼音学习的趣味性,也使学生提前进入了阅读。

儿歌部分的教学,一般我们可以预设这样的教学过程(六步):A.创设情境。

B.尝试朗读。

C.学认生字。

D.巩固认读。

E.知意悟情。

通过看看、想想、说说,体会儿歌的意思。

如学习37页〈彩虹〉,可以进行学科渗透、综合,让学生认识色彩,画画彩虹,体会色彩美等。

F.朗读背诵。

理解内容与朗读有机结合,在读中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学习〈轻轻的〉,可以想象“踩疼了小草”,小草会怎样?从而引导学生读好“轻轻跳”和“慢慢跑”。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儿歌只是巩固拼音,学习生字的载体,千万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

而汉语拼音部分要求认读的70个汉字,也只要求认读。

就是能够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并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不需要进行字形分析,将生字拆分零部件进行字形记忆。

只要通过多种形式跟学生见面,一回生,两回熟,只要学生能整体认记就可以了。

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记住汉字的。

有几课生字较多,可借助图中人物的活动,或儿歌中的句子,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通过反复认读来熟悉。

认读的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可以开火车读,比赛读,在游戏中读,或是口头组词,说句子。

如,要求用“我”说一个句子,或同时用上“爸爸、妈妈、我”说一个句子。

教师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

下面重点谈谈汉语拼音教学首先谈谈汉语拼音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材资源整合的优势。

在拼音教学中有明确的教学要求,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在学生初学拼音时不应当去要求听写默写音节。

只要求读准,会拼读和书写,对直呼音节据学生的拼读能力而定。

教材给我们教学创造了发挥的空间,也给了学生宽松的学习空间。

教师必须既要继承过去教学方法的精华,以人为本,立足发展,又要努力在教学上打破以往强调字母音、形的教学,改变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千方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2、我们以前的优秀教学方法不能丢弃,注重让新的教学观念渗透贯穿其中。

我们以前拼音教学中,大家广泛运用的儿歌记忆、拼读游戏在新教材教学中,一样是非常有效实用的方法。

不过,在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时,我们应当注意时时把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比如在把课堂教为重点,转移到学为重点,体现学生的课堂的主人,授人以“渔”,发展语言。

比如让学生自己从情境图中找出与所学字母音相近的或者形相似的东西,编儿歌帮助记忆拼音字母和拼音方法时,不能只是老师想好学生读记,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学编儿歌,抓住某一特点,学生要自己能模仿编出儿歌,那比他读背老师教的儿歌记忆强度高上百倍。

在拼音游戏活动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同桌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也可以相互帮助。

有些游戏可以让孩子们自己主持活动和制定游戏规则,老师可以做其中游戏者。

3、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拼音教学中发音方法并未要求教给学生,可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感觉到,一些发音难点,通过准确的发音方法的学习,能轻松突破。

比如:b p区别在于送气与不送气,而学生往往区分不开,就在教学生发音时,把一张纸放嘴前,教学生发这两个字母读音,观察纸张的变化,学生就能明白掌握了送气与不送气的发音区别。

像f h也是一组学生发音容易混淆的字母,我就让他们明白f是唇齿音,发音时气流从唇齿之间的缝隙里挤出。

发舌根音h 时唇齿是离开的。

掌握单韵母的发音部位更是特别重要,准确掌握了发音部位和方法,后面学习复韵母就是圆滑地把两个单韵母过渡,鼻韵母发音也是先发好单韵母,再在后面加上韵尾。

学起来会很轻松的。

在拼读教学时,学生有了准确的发音方法,拼读音节也能更为准确。

4、重视学生拼音字母书写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在四线格里也增加了字母书写的笔顺。

我想,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对书写的重视,包括对汉语拼音正确书写指导的重视。

其实拼音的书写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汉字书写的一个开始,一种准备。

同时,正确的书写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识记这些拼音字母。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篇拼音教材后面都有每个字母的书写笔顺。

我们教师就应该严格按照课文中的书写笔顺来指导学生,不能因为不用默写拼音而忽视对书写的指导。

我们要注重引导孩子自己观察字母的位置,写的顺序,让他们自己去描一次红,去仿一次影,再到黑板上展示,大家评价,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