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纸杯、打包饭盒等,这些既不环保又不卫生的用品是如何一点点吞噬您的健康的?
每天,在中国有众多的人们都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打包饭盒、纸杯等一次性餐具,却茫然不知这些既不环保、又有害健康的餐具如何慢慢地吞噬人们有限的生命,侵蚀体质?《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深入浙江苍南、台州、安吉等地调查采访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厂家,见证这些餐具的生产过程,解密真相。
一次性筷子是如何“美白”的
有着“中国竹乡”之称的浙江省安吉县,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小竹筷生产的主要基地,每年向市场提供竹筷180亿双之多,产值3.5亿元以上。
安吉县拥有竹筷生产企业500余家,其中仅一个镇占总数的70%。
9月的一天,在安吉县某镇上,1981年出生的陈力与往常一样,他正在自家的筷子作坊内来回不停地踱步,心情不太顺畅。
原来,近日天公不作美,连日的阴雨已经浸透了晾在厂外的一批竹筷原料,时间一长,势必将导致它们受潮受损,发霉腐烂,严重影响竹筷的批量产量。
“我们每天能生产上万双一次性竹筷子,多数都是上海的订单。
”现场,陈力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秋冬两季正值竹筷的销售旺季,厂里每天近10个工人连轴转都忙不过来。
记者在现场看见,该厂占地面积近100平方米,还饲养多条狼狗看门,一遇到陌生人便发出“嗷嗷”狂吠声,令人不寒而栗。
该厂内约有10台机器同时运转,主要负责二次切割工艺,即把约10米长的竹筷原料切割成为日常使用的筷子,然后再通过机器统一打包、为筷子穿上“衣服”。
与陈力一样,在镇上有大小三四十家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家庭作坊,通常是夫妻俩雇佣几个外来工人、简单地就搞起了一个生产竹筷的小作坊。
“上海是主要的订单大户,主要是一些中小型的餐饮店和农贸市场,供货量较大。
”陈力告诉本刊记者,一般他们自己平时也不经常使用一次性竹筷,因为不太卫生,生怕影响健康。
陈力说,其实,这些竹筷的原材料都是从附近的拉丝厂进货的,而在拉丝厂内对每一根的毛坯竹子都有一道特殊的工艺,即在大锅内注入双氧水、硫黄进行蒸煮,反复至沸,这两样化学药品能够让筷子变得更加“美白”和防霉,以扩大销售。
屡禁屡败为了进一步证实陈力的话,记者走访了该镇上的多家竹筷生产厂家发现:的确,在竹筷的制作过程中多处都要使用化工原料。
该镇上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竹筷生产过程中,工人使用硫黄熏筷子以便让筷子更白,这是为了防止竹筷发霉,是必不可缺的工艺。
然而,工人们使用的硫黄是工业硫黄,属于化工原料,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
熏过硫黄之后,再经过对毛坯进行削制,筷子就成型了。
当然,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还得进行抛光,但在抛光机里的不光是筷子,还有一块块白色的石蜡。
其实,石蜡含有多环芳烃,是石油冶炼过程中的低端产物。
就这样,用石蜡抛光之后,筷子就被放进了一个个装过化肥的袋子里等待出厂。
为了方便保存,趁着淡季空闲之时,镇上的一些老板搭建起了烘干房。
“安吉的竹子比较好,有韧性,适合做筷子。
但是南方的黄梅天不利于竹筷的生产,特别容易发霉。
”在镇上,另一位家庭工厂的老板潘实秋告诉本刊记者,在竹筷的制作过程中最担心发生的事情就是发霉,硫黄等化学药水能有效防止成品筷发霉,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一次性筷子的存储位置必须干燥、透风,避免潮湿,这样才能防止变霉。
“一般来说,一次性筷子的有效期是1年。
不过,如果没有产生发霉等意外情况的话,那就随便用多久了。
”潘实秋指着仓库里一大堆包装好的成品筷、他笑呵呵地说,自己干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生意好的时候,每年能挣近10万元,但受黄梅天等影响,总是损失不少,所以今年夏季咬咬牙盖了一间烘干房,准备今后好好再大干一场。
关于一次性筷子的保质期,早在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实施细则》中就有明确规定,筷子的包装袋上应该明确标注“经消毒的一次性餐具最多保质4个月,超过保质期不可再出售或使用”。
此外,生产厂家还应向商家提供一次性筷子的检测合格报告,食品监管部门一旦发现过期产品,就要作出相应处罚。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一次性筷子的批发商还是进货者,大部分人都没见过这份检测合格报告,也很少有人检查这些筷子是否过期。
“从卫生角度来说,是否影响人体的健康有两个因素:剂量和时间。
如果食用有害的食品超过一定的剂量、长时间服用某一种有毒的食物,就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生病、重则癌变,潜在风险较大。
”
对此,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告诉《中国经贸聚焦》记者,按照市场需求,由于成本较低,这种筷子的批发价每双也就几分钱,商家趋之若鹜,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存在。
但不可否认,这块市场既不属于食药监管辖、也不属于工商管理,明显是政府监管的空白点,到底应该谁来管?没人能回答。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东方学者王永杰的观点则很鲜明:坚决不能用。
他曾在德国留学多年,并坚决提倡使用多次性筷子。
“为了防霉防潮,一次性筷子都使用硫黄、双氧水浸泡,存在大量的潜在致癌物质”。
王永杰又反问记者:“你想想,这种化学药剂都能杀死霉菌,对人体健康难道没有伤害吗?”与此同时,多数专家认为,霉菌是增加致癌风险的因素之一,并且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而黄曲霉素被广泛认定可诱发肝癌,如果消费者多次使用霉变的筷子,确实存在一定的危险。
关于一次性饭盒
1、成分:聚苯乙烯,
2、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
特点:难以降解
3、危害:
(1)一次性饭盒被随意抛弃首先给城市带来的是环境景观上的“视觉污染”。
小组成员曾目睹水运工人到苏州河上打捞漂浮垃圾,(2)发现数量最多的便是一次性饭盒,(3)重量轻,(4)体积大,(5)打捞困难。
可以说,(6)以一次性饭盒为主的“白色污染”对城市景观的破坏力将大大超过其它污染源。
(7)从深层次来看,(8)一次性饭盒对环境的危害则是人们肉眼所难以觉察的。
由于废旧塑料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9)长期存在的废旧塑料将对土壤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其混入土用将阻绝农作物和植(10)物吸收养分和水分;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11)被动物吞食后又将导致死亡;若被填埋,(12)将直接占用土地,(13)且100年内难以降解,(14)影响土质结构;若被焚烧,(15)则会产生有害气体,(16)污染大气
现阶段,每天产生的184万只一次性饭盒大多还只能混在其它垃圾中,通过填埋的方式处理。
这些不能降解的塑料终究会越积越多,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废旧塑料所占领——一次性饭盒的改进刻不容缓。
1、环保饭盒本身的原因: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总结出环保饭盒的几大公同缺点:
1、成本偏高,
2、因此市场售价要比非环保饭盒高出40%-50%。
这恐怕是环保饭盒不
3、受多数餐饮业业主青睐的关键。
4、韧性、硬度不
5、如非环保饭盒。
不
6、宜乘放较烫的液体食品,
7、如汤类。
适用范围相对较小,
8、这一点也使顾客不
9、能满意。
2、执法和处罚力度不够:有不少企业和饮食店抱着抓到了倒霉,抓不到就赚的心理违法犯纪。
即使被抓到了,处罚的充其量也只是罚罚款——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因此非环保饭盒的勒令不能有效地执行。
相比较跨国企业这类管理力度很强,也极为严格,如肯德基、麦当劳等无一例外地用了纸制饭盒。
相形见拙,我们的执法和处罚力度不强,管理人员不多,管理制度不完善,使人有空子可钻。
2、市民环保意识不
3、够强
4、宣传力度不够
白色饭盒产生的危害
阶段
有关成份
造成的危害
生产
以氟里昂作为发泡剂,制作原料是聚苯乙烯
氟里昂是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大气产生臭氧空洞。
聚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物,质,会造成生殖机能失常
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当温度超过65 。
C 时,会产生一些毒素和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
二恶英是世界上已知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致癌性极强,能够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还有可能造成男性雌性化。
处理
一般采用焚烧、埋掉、扔掉的方法,也用可降解饭盒
用埋掉方式,白色饭盒在环境中200 年左右才会降解,还会妨碍植物根系生长,还可能污染地下水。
扔掉,则提供了蚊子、苍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
用可降解饭盒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其分解不彻底,还存在一些危害。
一次性发泡饭盒是将废料溶化后打成颗粒,回收后再次制作而成。
荧光漂白
制作好的发泡饭盒在卫生条件很差的车间内随地摆放,空气中弥漫的粉尘和刺鼻的气味令初来者感到阵阵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