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描述某单位的期刊阅览室藏有期刊,期刊借阅室有职工3名,主要负责期刊的定购和借阅工作。
其管理功能图如图所示。
随着读者人数的增加,手工借阅期刊的处理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不能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
为了改善现状,期刊阅览室应需求建立一套计算机管理系统,既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又要增加读者注册管理、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期刊借阅处理、期刊归还处理等功能,以达到提高期刊阅览室的工作效率和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在对期刊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业务进行了调查分析后,对期刊阅览室订购和到刊核对、借阅期刊、归还期刊描述如下。
1、订购和到刊核对过程订刊管理员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
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
卡片中的期刊代码用于区分不同种的期刊;对于同一种期刊,用总期号区分不同期的期刊;对于同种同期期刊,用复本序号区分不同复本和期刊。
管理员用条码阅读器将以上期刊卡片的信息读入处理系统。
并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借阅证,持有借阅证才有权借阅期刊。
2、借阅期刊过程读者从卡片箱中选到所需的期刊卡片(一张卡片对应一本期刊),将卡片和借阅证交给借刊管理员,管理员再根据卡片从架上找到相应的期刊给读者,并用条码阅读器将卡片(可以是多张)和借阅证上的期刊信息和读者条码信息读入处理系统。
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
3、归还期刊过程还刊时读者只要将期刊交给还刊管理员,管理员将期刊上的期刊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的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除相应的记录。
最后期刊上架。
二、系统目标分析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
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1)读者注册管理。
对于新读者,在借期刊前先要办理借阅证,登记本人基本信息,由管理员确认后,发给读者借阅证与登录系统的密码。
一旦建立了读者记录,读者就可以利用借阅证借阅期刊,并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借阅图书查询,还可以修改密码等自身的基本信息维护。
(2)订购登记与到刊登记的核对处理。
每订购一种新的期刊时,都要为这种期刊分配一个代码,称为期刊代码;同时还要登记期刊的名称、文种、出版同期(周、半月、月、双月、季、半年、年、不定)等信息。
订购的期刊到达时,必须与订购登记核对并为每一本期刊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应登记期刊代码、总期号、复本序号(同一期刊可能订购多册,顺序编号加以区分)出版日期、本年期号等信息。
(3)期刊借阅处理。
当读者符合所有借阅条件时,予以借出。
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4)期刊归还处理。
当读者将期刊归还时,系统在归还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条码、期刊条码、归还日期等内容。
三.可行性分析1.引言期刊管理系统的目的是实现期刊注册、借阅、查询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要求系统简单实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大型应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使用。
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从现在应用的技术方面和用户的操作方式方面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研究期刊管理系统的总体需求、实现方案,并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是否开发该系统提供依据和建议。
2.项目背景及意义建议开发软件名称:期刊管理系统项目的提出者:李洋韩璐张雪开发者:李洋韩璐张雪用户:读者系统定义:该系统是基于对期刊的借阅、归还、管理等提供高效率、便捷的管理方式。
旨在对期刊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
3.可行性论证3.1技术可行性该软件的开发只需Windows7操作系统下进行,利用vs2005和SQLserver2005进行开发,在计算机上只需安装一般的处理软件和一些支持软件,不需要大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支持。
该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只要在该计算机上能够运行Windows7操作系统和一般的处理软件就可行。
开发者有较强的编程能力,熟悉开发软件和Windows7操作系统,具有开发软件的能力。
综上,开发该管理软件具有技术可行性3.2经济可行性本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对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持;能够促进借阅管理的体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及人力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使用系统所带来的间接收益。
同时也促进了单位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单位期刊的管理效率。
3.3社会可行性系统对组织机构影响的可行性:由于此系统的运行会对组织机构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只是涉及个别的人员变动。
人员适应的的可行性:现行的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环节的工作都比较熟悉,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帮助信息详尽,一般人员都可以使用,所以工作人员只需熟悉操作过程几次就可以上岗。
运行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充分考虑到组织机构和优化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另外窗口操作简单,直观,易于掌握,所以,对现有人员不用进行培训。
因此系统是具有运行可行性的。
法律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所使用工具和技术及数据信息不违反法律。
4.结论综上分析,该系统开发项目在技术、经济、社会方面均可行。
该系统能满足项目任务提出方所需要的各项功能,实现对期刊方便快捷的管理,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经济成本;同时能为全体单位职工带来更加方便和快速的信息查询。
最后结论是可着手组织开发本系统。
四、系统分析针对上述系统目标和功能要求,结合单位期刊管理的特点与管理功能,我们对系统进行了以下分析:1.借还刊业务流程2.数据流程分析本系统包括以下外部实体:借阅者:能浏览单位提供的期刊介绍和查询信息。
当登陆到期刊管理系统后,可完成注册读者信息,并修改密码及其它基本信息,查询期刊目录,查询历史借刊记录等。
订刊管理员:根据读者需求、期刊库库存及单位资金情况,订购新期刊,为新期刊分配代码、登记信息并建立卡票。
同时负责借刊前的读者注册、注销和信息更新等。
借刊及还刊管理员:协助借阅者完成借刊、还刊,以及查询期刊库目录、历史借阅记录等功能。
根据上述分析,建立单位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顶图,如下图所示:期刊管理系统顶层数据流程图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细化,分解得出期刊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读者可以通过登陆系统,完成注册及修改信息等处理,此时涉及到订刊管理员。
借刊、还刊处理应由相应的借刊管理员和还刊管理员协助完成。
为进一步细化中图,对中图中四个处理分别进行分解求精得到如下四图所示的数据流程地图。
期刊管理系统中层数据流程图订购通知单订刊处理数据流程底图注册处理数据流程底图借刊处理数据流程底图还刊处理数据流程底图4、数据字典此单位的期刊管理系统的主要数据流有:读者注册申请、借刊或还刊信息等。
数据存储包括:读者记录、期刊库记录。
数据流进一步细化为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主要有:密码、读者姓名、借书卡编号、期刊编号、借出日期、归还日期、期刊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数据字典数据元素条目数据结构流条目数据存储条目5、定义处理逻辑“订购期刊规则”是:期刊是否有订购历史,如果有,则要根据该期刊被检索的次数来确定订购的本数,检索次数大于等于20次的,订购5本;检索次数在10到20次之间的,订购3本;检索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订购2本;检索次数小于5次的,订购1本。
若无订购历史的期刊,则检索次数大于等于20次的,订购3本;检索次数在10到20次之间的,订购2本;检索次数在5到10次之间的,订购1本;检索次数小于5次的,不予订购。
检索次数≥20 订购5本10≤检索次数<20 订购3本有订购历史期刊5≤检索次数<10 订购2本检索次数<5 订购1本订购期刊规则检索次数≥20 订购3本无订购历史期刊10≤检索次数<20 订购2本5≤检索次数<10 订购1本检索次数<5 不订购五、编写系统分析说明书1.引言为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图书、期刊等精神方面产品的需求,建立一个通过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期刊借阅期刊的系统,可为单位员工带来极大的方便。
该系统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基础,通过ASP作为实现语言,可以高效快捷的满足单位员工的借刊要求。
读者及管理员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
(1)编写目的主要目的是对各种期刊的采购、借阅、装订等项工作进行管理。
同时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期刊和不同类型的读者分别设置期刊的借阅方式,并根据期刊的借阅情况分析期刊的使用效率和读者情况。
(2)背景本项目名称:期刊管理系统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是单位主管人员,开发者是期刊管理系统开发小组,用户是单位的全体员工。
本系统方便单位全体员工借阅期刊,方便读者实现查询图书信息,更改个人信息,借刊还刊等功能。
在软件产品完成之前,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建立共同协议创立一个基础。
对要实现的软件功能进行全面描述,帮助用户判断软件产品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
提高开发效率:使用户在设计开始之前周密地思考需求,从而减少事后重新设计、重新编程和重新测试的返工情况。
通过对各种需求进行仔细复查,在开发早期发现若干遗漏、错误的理解和不一致性,以便及时加以纠正。
为成本计价和编制计划进度提供基础:软件功能的描述是计算机软件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也有助于估计所必须的资源,并用作编制进度的依据。
为软件测试与验收提供一个基准。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期刊管理需求,为期刊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数据,缓解手工管理存在的弊端。
该系统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期刊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刊信息,还刊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期刊资源、借刊信息、还刊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2.任务概述I系统目标开发本软件系统的目标如下。
●使该单位的期刊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对读者借阅期刊的管理更方便、高效。
●向管理者提统计汇总信息。
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使期刊管理与网络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系统的目标,确定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效率的目的。
(1)读者注册管理。
对于新读者,在借期刊前先要办理借阅证,登记本人基本信息,由管理员确认后,发给读者借阅证与登录系统的密码。
一旦建立了读者记录,读者就可以利用借阅证借阅期刊,并可以登录到系统进行借阅图书查询,还可以修改密码等自身的基本信息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