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南方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例)上课讲义

最新南方GPS静态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例)上课讲义

南方测绘石家庄GNSS产品蔡高峰
GPS静态测量,是利用测量型GPS接收机进行定位测量的一种。

主要用于建立各种级别的控制网。

进行GPS静态测量时,认为GPS接收机的天线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的位置是静止,在数据处理时,将接收机天线的位置作为一个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量,通过接收到的卫星数据的变化来求得待定点的坐标。

在测量中,GPS静态测量的具体观测模式是多台(3台以上)接收机在不同的测站上进行静止同步观测,时间由40分钟到十几小时不等。

使用GPS进行静态测量前,先要进行点位的选择,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市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度;
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小于50米;
3、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积水域等);
4、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5、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GPS点位选好后,就可以架站进行静态数据采集了。

在采集静态数据时,一定要对中整平,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记录,包括每台GPS各自所对应的点位、不同时间段的静态数据对应的点位、采集静态数据时GPS的天线高(S86量测高片高,S82量斜高)。

用GPS采集完静态数据后,就要对所采集的静态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个点的坐标。

下面以为临城建设局做的GPS静态测量为例,介绍静态数据处理的过程。

打开GPS数据处理软件,在文件里面要先新建一个项目,需要填写项目名称、施工单位、负责人,并设置坐标系统和控制网等级,基线的剔除方式。

在这里由于利用的旧有控制点所属的坐标系统是1954北京坐标系3度带,因此坐标系统设置成1954北京坐标系3度带。

控制网等级设置为E级,基线剔除方式选着自动。

在数据录入里面增加观测数据文件,若有已解算好的基线文件,则可以选择导入基线解算数据。

增加观测数据文件后,会在王图显示窗口中显示网图,还需要在观测数据文件中修改量取的天线高和量取方式(S86选择测高片,S82选择天线斜高)。

修改完观测数据文件里的量取的天线高和量取方式,就要进行基线解算了。

在基线解算中点击全部解算,软件就会自动解算基线,若基线解算合格就会显示为红色,解算不合格就会显示为灰白色。

在基线简表窗口中可以查看解算的结果。

解算不合格的基线需要进行调整,在网图中双击不合格的基线会弹出基线状况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调整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后再解算,直至合格为止。

原来的高度截止角为20,现在调整成15后,解算后基线已经合格了,由原来的灰白色变成了红色。

基线全部解算合格后,就需要看闭合环是否合格,直接点击左侧的闭合环就可进行查看。

若闭合环不合格,则还需要调整不合格闭合环中的基线,使得闭合环和基线全都合格;若闭合环合格,就要录入已知点的坐标数据,然后进行平差处理。

要录入坐标数据可以在数据输入中点击坐标数据录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录入坐标数据的点,录入坐标数据;或者在测站数据中选择对应的点直接录入坐标数据。

录入完坐标数据就可以进行平差处理了,在平差处理中依次点击自动处理、三维平差、二维平差、高程拟合,就能得到平差结果,这包括组网、三维自由(约束)网平差、二维网约束平差、高程拟合平差、平差成果表和7参数结果,这可以在成果输出窗口里查看。

其中主要是需要平差成果表和7参数结果。

平差报告可以打印或输出(文本文档格式)。

测试管理制度
前言
本制度为北京首航财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内部使用的测试管理制度,仅用于公司内部使用禁止外传。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测试组新员工入职培训和测试组全体员工日常工作的执行标准,是测试流程执行工作的统一标准规范。

达到对工作效率的掌控和监督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规范各部门的交互合作流程,从而有效保证职、责、权的分明。

所有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要发送邮件申请测试文档,未申请的文档不予提供。

所有的项目邮件将作为工作中的重要信息保存至项目封档。

测试组的每位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履行所有的测试流程,也有责任保护测试流程和测试文档申请流程。

每位员工可以根据项目的个性需要对测试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是必须保证测试标准严格执行,以保证项目的测试质量。

测试人员要在项目中经常联系需求和开发人员,所以,要注意礼貌和标准用语的使用。

邮箱使用统一的签名,日常交流中注意着装、商务礼貌用语和职场礼仪,直接接触客户时谈及的内容以工作为主,不得泄漏公司机密、损害公司形象,注意体现技术服务的专业水准。

每位测试人员负责的项目都要及时撰写测试计划,筛选测试用例等相关文档,根据测试情况及时将缺陷录入缺陷管理系统,指派给指定的研发人员。

同时对项目的BUG周期进行跟踪管理。

定期整理项目的缺陷比例等数据进行上报,对有价值的数据自动进行存档,并更新文档库和用例库。

所有文档规范模板见模板库。

所有申请表以WORD格式上传到SVN,每个项目的参与测试人员每天需要及时确认需求是否有更新。

对更新的需求部分需要调整测试用例。

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