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数据处理姓名:赵建平学号2009303200901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教师:苗洁职称讲师中国·武汉二○一三年一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数据处理GPS i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and Data Processing学生姓名:赵建平学生学号:2009303200901学生专业:地理信息系统指导教师:苗洁讲师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二○一三年一月Ⅰ目录1.GPS和工程测量等相关概念21.1GPS相关概念21.1.1 GPS概念21.1.2 GPS技术21.1.3 GPS卫星测量原理31.1.4 GPS 测量的技术特点31.2 工程测量介绍42. GPS 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分析52.1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52.2 静态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62.3 动态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73.工程测量及数据处理73.1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73.2 GPS基线处理与质量控制83.2.1 GPS基线边的解算83.2.2 各种检核计算93.2.3 平差计算和成果分析94.分析与总结105.参考文献116.致谢11GPS工程测量及数据处理研究Ⅱ摘要:GPS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短、技术含量高、精确度高等优点,在工程测量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GPS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等基本情况,系统总结了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在工程测量后的数据处理方法。
Ⅲ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静态测量;动态测量;数据处理1.GPS和工程测量等相关概念1.1GPS相关概念1.1.1 GPS概念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System 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球位系”。
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
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1.1.2 GPS技术GPS定位技术的高度自动化及其所达到的高精度和具有的潜力,也引起了广大测量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当时GPS定位基本上只有一个作业模式——静态相对定位,两台或若干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待定点上,连续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1-2h或更长一些时间,通过观测数据的后处理,给出各待定点间的基线向量,在采用广播星历的条件下,静态定位可取得5mm+1×10-6D<双频)或10mm+2×10-6D<单频)基线解精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快速静态定位为短基线测量作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大大提高了GPS测量的劳动生产率。
一对GPS测量系统<双频)在10km以内的短边上,正常接收4-5颗卫星5min左右,即可获取5-10mm+1×10-6D的基线精度,与1-2h 甚至更长时间静态定位的结果不相上下。
各个GPS测量厂商看好这个大趋势,纷纷推出各自的GPS 测量新产品。
有的把这种新型产品称之为GPS 全站仪,有的称之为RTK<实时动态测量),有的称之为RTKGPS。
总之,GPS测量理论与设备的不断发展,使得GPS测量技术日趋成熟,GPS测量功能更加完善,GPS测量应用面更广,并且GPS测量设备价格变得低廉,操作更加简便,使GPS测量更加实用化和自动化。
20 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使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长期以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GPS技术所代替;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广阔领域。
1.1.3 GPS卫星测量原理GPS卫星定位测量是通过用户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来测定所在位置的坐标的,粗略的来讲,GPS卫星信号包括测距码信号<P码和C/A码信号)、导航电文<D码,即数据码信号)和载波信号。
GPS系统是一种采用距离交会法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就是在需要定位的位置p点架设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了3颗<a、b、c)以上的GPS卫星所发出的导航电文,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和计算可求得该时刻GPS接收机至GPS卫星的距离Sap、Sbp、Scp,同样通过接收卫星星历可获得该时刻这些卫星在空间的位置<三维坐标)。
从而用距离交会的方法求得p点的三维坐标<Xp,Yp,Zp),其数学式为:Sap2=[<Xp-Xa)2+<Yp-Ya)2+<Zp+Za)2]Sbp2=[<Xp-Xb)2+<Yp-Yb)2+<Zp+Zb)2]Scp2=[<Xp-Xc)2+<Yp-Yc)2+<Zp+Zc)2] <1)式<1)中<Xa,Ya,Za),<Xb,Yb,Zb),<Xc,Yc,Zc)分别为卫星a,b,c在t时刻的空间直角坐标。
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类坐标系统,一类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另一类是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称地固坐标系统,在公路工程控制测量中常用地固坐标系统。
<如: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和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变换,来求出所使用的坐标系统的坐标。
这样更有利于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 观测成果,因此在测量中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1.4 GPS 测量的技术特点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GPS测量拥有诸多优势特点。
<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必须开阔,以使接收GPS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D,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D,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 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
<3)观测时间短:采用GPS布设控制网时每个测站上的观测时间一般在30~40min左右,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方法,观测时间更短。
<4)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5)操作简便:GPS 测量的自动化程度较高。
目前,GPS接收机已趋小型化和操作傻瓜化,观测人员只需将天线对中、整平,量取天线高打开电源即可进行自动观测,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即求得测点三维坐标。
<6)全天候作业:GPS观测可在任何地点、时间连续地进行,一般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在中国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地应用GPS 技术。
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地铁、隧道贯通、建筑变形等也已广泛的使用GPS技术。
GPS技术不是万能的,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工程测量应用的局限性。
应用的场合不同,局限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
<1)一些带有隐蔽性和遮挡性地区无法使用GPS技术在进行地下工程、隧道控制测量中,地面首级网可以采用GPS技术,然而在地下施工控制方案中却无法采用,因为地下没有GPS信号。
在大森林中布设控制网,如果道路较窄而道两旁的树木茂盛,GPS信号就会被树木遮挡而呈现断断续续,很难解算出符合精度要求的基线向量。
建立工业区十字控制网,采用GPS技术远没有应用全站仪方便。
(2>碎部测量与放样不适合使用GPS技术目前,大面积地形测量多采用摄影测量方案。
小区域1:500地形图、补图采用解读法测图,这些测图区域,多数为城建区,不是建筑物高大、就是民房密集。
高大的建筑物会遮挡GPS信号,使得观测值产生周跳,破坏了整周计数的连续性,需要重新确定初始周未知数。
这样,不但影响观测工作的效率,也影响了工作人员的情绪。
如果这种现象频繁出现,将造成记录的支离破碎,影响成图精度,甚至会发生错误。
(3>应用GPS定位技术不能直接得到地面点的正常高应用GPS定位技术不能直接得到地面点的正常高,而只能得到大地高。
采用GPS定位技术确定地面点的正常高,必须要知道地面点的高程异常,这就限制了GPS技术在高程测量方面的作为。
对于一个区域而言,GPS高程的常用方案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联测部分GPS点,建立高程异常模型。
当知道任一点大地高时,由地面高程模型即可推算出该点的正常高。
(4>GPS定位技术不适用于变形监测对于常规工程的变形监测,水准测量容易达到毫M级精度,而且工作组织简单、操作方便。
特别是数字水准仪的使用,更减轻了记录的工作量,使得水准测量工作速度快、精度高。
应用GPS技术,如果不采用特殊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高程精度不像水准测量那样容易达到监测精度要求,而且组织复杂。
1.2工程测量介绍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为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变形监测等。
其特点是工作场所多变、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测量的对象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发展,精度要求也愈来愈高,所使用的仪器也趋于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
工程测量通常使用的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数字水准仪,GPS接收机。
目前,经纬仪正在被逐步淘汰,单一功能的测距仪愈来愈少;常规水准仪商品价格低、精度可靠,因而常规水准仪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采用;全站仪的自动化、数字化程度高,可以同时完成经纬仪、测距仪的工作,也可以完成水准仪的部分工作,但是,全站仪仍然摆脱不了对于工程控制的依赖,在未来的“数字城市”环境下,难于直接融入社会的技术环境。
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定位和导航,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以及全天候观测等优点,因而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海陆空导航、气象预报、自动控制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对于测绘行业而言,GPS定位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大地测量、地壳板块运动监测、建立各种工程控制网、监测网和进行各种工程测量等。
特别是在“数字城市”的环境下,城市具有区域差分网,在差分基站的支持下,单台GPS接收机可以方便地进行碎部测量和放样,因而鼓舞了GPS应用领域的扩展。
GPS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各种测绘工作都试图采用这一技术的趋势,很少有人关注GPS技术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