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的奥秘-比

人体的奥秘-比

师:这时候,我们又可以说路程与时间的比是2400︰3。
师:上面的例子如果改为: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飞行24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用比又可以怎样表示?
师: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试着举几个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2400÷3=800(千米)
重复叙述,强化记忆:
一架飞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又可以说路程与时间的比是2400︰3。
师:根据刚才的理解,你觉得前面提出的问题中,哪些还可以用比来表示?
师:不管是臂长与腿长的比,还是头长与身高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是同类的量。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觉思考,初步了解“比”是在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中,学过的倍数关系表达的另一种形式。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运用。
学生举例。(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把“比”纳入比较两个数量关系的整体结构当中,关注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
关注学生能否自觉地将知识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建立联系。
活动三:
探究非同类量的比。
师:一架飞机3小时飞行2400千米。(教师可以念出来,也可以课前写在小黑板上)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五:
师:自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师:你能求出83︰60,60︰83,2400︰3的比值吗?
师:比与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
(可对照板书检查自学情况)
看书自学并向同学讲解自学所得。
练习求比值。
重点理解非同类量相比较中,比值的实际含义。
学生讨论,师生归结。
关注学生能否用正确的方法求出比值。
3、求倍数:侯金明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或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
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提问的质量,对求差、求倍数两类问题重点梳理。
关注学生能否理解比的意义。
活动二:
探究同类量的比。
师:求侯金明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83÷60还可以说成侯金明的腿长与臂长的比是83︰60,同样侯金明的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60÷83还可以说成是侯金明的臂长与腿长的比是60︰83。
师:课前让大家测量了自己身体各部分的长度,谁来说一说?老师这里查阅到了有关侯金明同学身体高度的一些数据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好吗?(板书:人体的奥秘头长:20cm身高:150cm臂长:60cm腿长:83cm这些数据也可以课前写在小黑板上)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交流,教师可把求差、求倍数两类问题分类板书,边板书便让学生口头列式解答。如果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那学生可能只提第三类问题)
活动六:
总结评价。
师:你觉得自己本节课表现得怎样?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锻炼他们的概括能力,大胆预测能力,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总结课堂内容,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板书:人体的奥秘
——比
2400︰3=2400÷3=800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举出单价、总价及数量或工效、时间及工作总量等方面的例子。
关注学生是否初步认识到非同类的两个量比较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学生可能说不出非同类量这个名词,教师可以引导)
活动四:
总结比的意义。
师:结合前面的例子,谈谈你对比有怎样的理解?(老师乘机引导、点拨,使学生的理解步步深入)
师:像这样求侯金明的腿长是臂长的几倍或者求臂长是腿长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比”来表示。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比。(板书:比)
学生交流自己的测量数据。
学生独立观察,发现数学信息。
根据提供的信息,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三类问题:
1、求和:侯金明的腿长和臂长一共长多少?
2、求差:侯金明的腿长比臂长长多少?或臂长比腿长短多少?
师归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比就是以前学过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2、比就是除法。
3、比是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
4、有的学生可能用上课本上定义。老师应给予肯定。
关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能否在相互交流中碰撞、提升。
人体的奥秘
——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在探索比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了解人体中有关数据比的奥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活动一:
铺垫引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