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文言文断句练习一、真题再现1、(2020年新高考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
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2、(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彪之又上疏执据。
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B.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C.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D.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3.(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真题再现答案】1.选B译文:等魏忠贤驱逐了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以后,接着将驱逐杨涟、左光斗。
左光斗很气愤,草拟奏疏,弹劾魏忠贤和魏广徽有三十二条当斩罪,准备十一月二日奏上,预先将妻子儿女遣还原籍。
2、选B译文:他回答说:“自从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我认为不合时宜。
为什么呢?老百姓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每逢郊祀必定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的心理了。
”于是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3、选C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
在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
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
二.模拟演练1、原文: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B.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C.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D.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2. 原文:马燧,字洵美。
大历中,汴将李灵耀反,帝务息人,即授以汴宋节度留后。
灵耀不拜,引魏博、田承嗣为援,诏燧与准西李忠臣讨之,师次郑。
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
(选自《新唐书·马燧传》)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B.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C.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D.是时河阳兵冠诸军/田悦帅众二万助/灵耀破永平将杜如江等/乘胜距汴一舍而屯/忠臣合诸军战不利/燧为奇兵击之/悦单骑遁/汴州平3、原文: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4、原文:吕希哲字原明,少从从程颢、程颐、张载游,闻见由是益广。
范祖禹,其妹婿也,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令方将引去窃谓无嫌诏以属崇政殿说书。
其劝导人主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正心诚意为主。
(节选自《宋史·吕希哲传》)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B.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C.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D.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5、原文:令狐楚,字壳士。
楚才思俊丽,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为,颇称之。
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B.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C.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D.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侄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6.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B.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C.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D.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7.原文: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B.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C.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D.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8、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B.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C.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D.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9.原文:吕公著字晦叔,幼嗜学,至忘寝食。
恩补奉礼郎,登进士第。
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
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及兵兴,秦、晋民力大困,大臣不敢言,公著数白其害。
元丰五年,以疾丐去位。
(选自《宋史·吕公著传》,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B.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C.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D.夏人幽其主/将大举讨之/公著曰/问罪之师/当先择帅/苟未得/人不如勿举/10.原文: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