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

法国建筑师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 在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中, 将其“开放式街坊”的理论付诸 实践,创造了一种重新诠释 城市街道、塑造都市空间的 方式,他设计的城市小区充 满着都市活力,多元而开放, 同时也亲切近人。
安騰忠雄大師是這樣介紹的:
歐風路的集合住宅,就是將巴黎典型的街道、小廣場等形象融入 房捨與房捨之間。不過,這種空間之所以充滿魅力,富於變化, 主要還是因為家家戶戶各自的空間走向、位置皆不相同,十八種 形態的住宅中又根據不同樓層的位置、方位、視野、規劃出一百 種選擇、實在相當有趣。即使在同一個集合住宅,隨著選擇住所 不同,在眼前展開的亦是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僅是歐風路的 住宅,巴黎在集合住宅上還有許多很好的嘗試。 巴黎是個在群居文化上擁有悠久歷史的都市。自古以來,不同階 層的人們就雜居在一個公寓中,各自經營共同體。對裡頭的居民 而言,在同一棟建築物中想以不同的水准、形式居住是理所當然 的。因為這代表著[個人]的生活方式得到尊重,如果[個人] 沒有被尊重,豐富多元的[公共]就不可能成立
纽约路易威登大厦 “对话中的大楼”
与香奈儿大楼比邻。
在纽约建筑法规之 下,波特赞姆巴克 能借由外形的设计 与材料的运用来突 显出其设计的长处, 并且与相邻的香奈 尔大楼产生一种和 谐的对话。
大楼的外墙采用的 是白色的不透明玻 璃,经过特殊的丝 质镜面处理,来减 低对面IBM大楼的反 光入射。
卢森堡爱乐音乐厅
爱乐音乐厅的核心被其周围合计827根柱列所组成的曲线柱廊所 环绕,这个处理手法,使得建筑物的体量呈现一种“通而不透”的 视觉美感,并且随着所在位置的不同,这些柱列使得爱乐音乐厅 呈现多变的风貌。
“仙女的竖琴”
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在博物馆的设计中把他全部的技巧融入到埃 尔热的作品中,出色地体现了埃尔热作品的特点。这座外形近似蝴蝶的 建筑仿佛被“抬高”到空中,在四周树林的映衬下,显得分外清新。通往 博物馆有一条人行桥,大门口的右侧墙体可见“埃尔热”的签名字样,左 侧则是以《丁丁历险记》之《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为原型的画面。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自幼从事雕塑与绘画等艺术创 作;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同时,他也进行学术研究与教学工 作。他享誉世界的名声主要是来自于他的许多不同凡响的 建筑。他以实际的杰出表现,承担了建筑师、都市设计师 还是艺术家三种身份于一身的事实。
在建筑设计中,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善于利用 空间来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来构筑空间; 他以空间做为材料,运用消减的手法来处理建筑体量的构 成。
建于1887—1889年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依赖于资本主义初期工业强大的生产力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 Cristian de Portzamparc
197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获 国家建筑师文凭。 1980年起,于法国巴黎建筑专修学院任教, 并出任院长。 1983年-1985年,于法国巴黎南特尔国立建筑 学院任教。 1990年,获得法国巴黎建筑大奖 1992年,获得法国建筑师学会银牌奖 1993年,获得法国国家建筑大奖 1994年,获得美国普立兹克建筑大奖 2004年,获得欧洲城市规划大奖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也是美国建筑师 学会荣誉会员,并荣获法国荣誉功勋勋章,法 国艺术与文学勋章,法国国家荣誉勋章。
法国建筑师
萨伏伊别墅 马塞公寓 朗香教堂
勒·柯布西耶
金属建筑!!
波尔多大桥 索尔河桥梁 杜罗河铁路桥
桥!梁!Βιβλιοθήκη 居斯塔夫·埃菲尔法国著名建筑大师、结构工程师、金属结构专家
埃菲尔设计风格
大胆使用钢材和混凝土,使土木建筑从“土”和“木” 中解脱出来
建筑→ 装配 1.8万余个组成部件和250多万个铆钉
他的设计作品,以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音乐城与纽约的 LVMH大楼为例,向我们显现了他精练的处理光线、体量与 材料的能力。他的建筑以极强的雕塑感成为都市中的地标 性建筑。
主要作品
巴黎欧风路(1979年落成) 巴黎歌剧院舞蹈学校(1988年落 成) 巴黎音乐城(1995年落成) 法国里耳市里昂信贷银行大厦 (1995年落成) 格拉斯城法院(1999年落成)。 巴黎国际会议大厦扩建(1999年 落成) 纽约路易威登大厦(1999年落成) 柏林法国驻德大使馆(2003年落 成) 卢森堡爱乐音乐厅(1997-2005) 比利时埃尔热博物馆 (20072009)
“漂浮的建筑”
“在这个变迁的时代,凡事不能立 足于某种成见,而要在实际操作中, 不停地反省与思考”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