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昆虫纲与近缘的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有何区别? 原尾纲:无触角 缺单眼复眼 无翅 足五节 无尾须 弹尾纲:上下颚内藏 无颚须唇须尾须 缺单眼复眼 无翅 双尾纲:尾须细长多节 缺单眼 复眼 无翅2.绘蝗虫头部正面观的线条图,注明沟与区的名称。
3.列表比较咀嚼式,嚼吸式,舔舐式,虹吸式,捕吸式 , 锉吸式与刺吸式口器间的异同.咀嚼式:发达坚硬上颚 嚼吸式:下颚下唇特化为喙 舐吸式:下唇特化为喙 刮吸式:十分退化 1对口构 虹吸式:上颚退化 下颚微喙 捕吸式:上颚为镰刀壮 挫吸式:上下颚不对称 切吸式:上唇长 上颚刀片状 刺吸式:有口针和喙4.绘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柄节 梗节 辨节6.列表比较蝉,荔蝽和雌性蚊子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二1.绘昆虫胸足的基本构造图,注明各部分名称.2.绘昆虫翅的通用假想脉序图,注明各翅的名称(中文和英文),并与石蛾和蝙蝠蛾的前翅的脉序比较.3.何谓附肢?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有哪些附肢? 头部 触角 上颚 下颚 下唇胸部:前中后足 腹部:外生殖器 尾须 5.如何区分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峰的幼虫? 磷翅目 3,6,10 节上的腹足有趾 末端有趾沟 实验三2.比较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昆虫消化道的异同。
咀嚼式:固体食物 较粗短 前胃发达 包有强壮肌肉 里面有胃齿刺吸式:液体食物 消化道细长 常无前胃 常有支嗦嚷 和滤室 咽 特化为咽唧筒3.绘蝗虫消化道构造图,并比较昆虫前肠,中肠和后肠组 织来源,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咽 嗦嚷 喂盲嚷 马氏管 直肠5昆虫马氏管的基段和端段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个?基段:紧靠底膜的细胞质膜内褶较浅 向着官腔侧的细胞质膜形成的微绒毛较疏且长短不一 从官腔内排泄物中再吸收水分 无机盐端段:靠底膜侧的细胞膜高度内褶 向着管腔侧的微绒毛细长紧密 排列整齐 吸收代谢物并分泌入官腔8.绘蝗虫雌、雄内生殖器构造图,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9.昆虫内分泌器官有哪些?各分泌什么激素?这些激素的功能是什么?心侧体:激脂激素 调节脂肪转运和利用 咽侧体:保幼激素 控制生长 保持幼期状态前胸腺:蜕皮激素 促进退皮 实验四1.在昆虫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分别发育为哪些组织和器官?外胚层:体壁 神经系统 气管系统前肠后肠 唾腺 丝腺 心侧体 咽侧体 马氏管 生殖器中胚层 肌肉 脂肪体 循环系统 卵巢 睾丸 输卵管 输精管内胚层 中肠2.昆虫变态有哪些主要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分别包括哪些昆虫类群?表变态 初孵即为成虫形态 原变态 幼虫到成虫经历亚成虫 不全变态 卵 幼体 成虫 半变态 幼体水生 渐变态 相似过渐变态 末龄幼体不活动 全变态 卵幼体 蛹 成虫 3.如何区分稚虫、幼虫和若虫?4.全变态昆虫的幼虫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5.如何区别离蛹、被蛹与围蛹?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两性个体间除生殖器不同外 大小 形态 体色也不相同的现象多型现象 一种昆虫的同一形态的个体大小 体型 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 实验五1.比较连续式,双项式和包孕式3种常用检索表的优缺点。
3.列表比较蜉蝣目、蜻蜓目稚虫与樍翅目稚虫在形态与习性方面的异同。
4.列表比较鳞翅目幼虫与毛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叶蜂总科幼虫的异同。
半变态:蜻蜓目 褶翅目渐变态:蜚蠊目 螳螂目 等翅目 直翅目 修目 革翅目 纺足目 虱目 半翅目 过渐变态:缨翅目全变态:广翅目 脉翅目 鞘翅目 苌翅目 毛翅目 磷翅目 双翅目 膜翅目6.列表比较半翅目,蚤目以及虱目和双翅目中的刺吸式口器构造的异同。
实验六1.列表比较木白蚁科、鼻白蚁科与白蚁科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异同。
木白蚁 无囱 前胸背板扁平 宽于头部 前翅基部前缘至少三条深色翅脉 前翅鳞片长于前 胸背板鼻白蚁 有囱 前胸背板扁平 窄于头部 前翅基部前缘2条深色翅脉前翅鳞片短于前胸白蚁 有囱 前胸背板马鞍形 窄于前翅基部前缘2条深色翅脉前翅鳞片短于前胸2.列表比较螽斯科、蟋蟀科、蝼蛄科、蝗科、蚱科与蚤蝼科的形态区别。
3.列表比较管薊马科、纹薊马科与薊马科的形态区别。
触角 感器 腹末 产卵器管蓟马8节锥状管状无特化蓟马6-9 叉状锥状锯状纹蓟马9 带状钝圆向上弯曲。
实验七1.绘飞虱目、蝉科、叶蝉科和角蝉科后足胫节特征图。
飞虱距沫蝉齿叶蝉棱实验八1.列表比较金龟甲科、粪金龟甲科、臀金龟甲科、鳃金龟甲科、丽金龟甲科、花金龟甲科与犀金龟甲科成虫和幼虫的区别。
粪金龟卵圆前足开掘足前胸背板有突起臂金龟长椭圆背面极隆起前足强度延长思金龟附节式5-5-5 腹部最后一对气门露出鞘翅边缘丽金龟色彩艳丽具金属光泽花金龟有花斑中胸有圆形突起物犀金龟雌雄二型头部有突起胸虫显著1.虎甲和步甲的区别虎甲:体常具金属光泽和鲜艳色斑,下口式,触角间距小于上唇宽度,头常宽于前胸,后翅发达。
幼虫第5腹节背面有突起的逆钩,腹末无尾须。
步甲:体色通常暗淡,少数鲜艳,前口式,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头常较前胸窄,多数种类成虫后翅退化,后足转节叶状膨大。
幼虫前口式,上颚有齿,第5腹节无逆钩,第9腹节有伪足状突起。
2. 吉丁虫和叩头甲的区别吉丁虫:成虫常有铜色、绿色、蓝色或者黑色等美丽的金属光泽,前胸背板与鞘翅相连处在同一弧线上,后胸腹板上具横缝,跗节式5-5-5。
幼虫无足型,前胸扁平,背板呈盾状,宽于头部和腹部。
叩头甲:褐色或者黑色,前胸背板与鞘翅相接出凹下,后侧角突出成锐刺,前胸腹板有一楔形突插入中胸腹板沟内,作为弹跳工具。
跗足式5-5-5。
幼虫叩甲型,表皮黄褐色且坚硬。
3. 叶甲和天牛的区别叶甲:体常有鲜艳色彩和金属光泽,触角一般不伸达至体长之半,复眼卵圆形,跗节隐5节。
天牛:触角丝状,能向后伸,常长于体长,复眼围绕触角窝呈肾型或者分裂为2块,跗节隐5节,鞘翅长,臀板不外露。
4. 鰓金龟丽金龟花金龟和犀金龟的区别鰓金龟:体卵圆形或者椭圆形,多位棕色褐色和黑色。
上颚位于唇基之下,从背面不可见。
触角端部3—8节鰓片状,中胸小盾片可见。
后足端跗节一对爪等长,均2分叉。
腹部前后气门几乎呈一直线。
丽金龟:体卵圆形或者椭圆形,色彩艳丽,具金属光泽。
触角末端3节鰓片状。
中胸小盾片大。
后足端跗节一对爪长短不一,腹部前后气门呈折线排列。
花金龟:体色艳丽,有花斑,触角末端3节鰓片状,鞘翅外缘在肩后稍凹,后足端跗节一对爪等长,腹部前后气门呈折线排列。
犀金龟:体粗短,背表面近圆形且明显拱起。
上颚发达,从头部背面可见。
头和前胸背板有角状突起。
后足端跗节一对爪等长,腹部前后气门呈折线排列。
5.比较鳞翅目幼虫和膜翅目叶蜂总科幼虫的异同鳞翅目幼虫:①头部骨化程度较高,两侧常各有6个侧单眼呈环绕状。
②腹足2—5对③有趾钩叶蜂总科幼虫:①幼虫触角4—5节,侧单眼1对②胸足3对,腹足6—9对③无趾钩6.列表比较半翅目蚤目虱目和双翅目的刺吸式口器类群的口器构造异同半翅目:上颚和下颚特化成4根口针,下唇特化成喙,喙3—4节,少数5节、2节或者1节,从前足基节间伸出,或从头部前下方或者后下方伸出。
蚤目:针状具刺的口器适于穿刺动物的皮肤以利于吸血,甚至起固定于动物皮内作用。
上颚完全退化,上唇和下颚特化成3根口针。
虱目:具不分节的喙,喙前端开口具端齿列,口器不用时可缩入头内。
双翅目:部门种类的口器退化,无下唇须,7根口针。
7.弄蝶凤蝶粉蝶眼蝶成虫的区别弄蝶:触角末端呈钩状,前翅5条R脉从中室伸出。
凤蝶:前翅A脉2条,中室与A脉基部有一条横脉相连,前足胫突发达,体大而美丽粉蝶:体多白色、黄色或橙色,翅顶角常有黑色或者红色斑,前足正常,内外爪等长。
眼蝶:翅上常有眼状斑(背面看的更清楚)前翅前面几条纵脉的基部常膨大。
8.前肠中肠和后肠组织来源、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同。
前肠:组织来源是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内陷而成。
组织结构由内向外是内膜、肠壁细胞、底膜、纵肌、环肌和围膜。
前肠的功能:磨碎食物和临时贮存食物。
没有吸收功能中肠:组织来源是内胚层的中肠韧细胞发育而成。
组织结构自内向外分为围食膜、肠壁细胞、底膜、环肌、纵肌和围膜。
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后肠:组织来源是胚胎时期的外胚层内陷而成。
组织结构和前肠类似,不同在于:内膜较薄且有较大的孔道,容易被水分、无机盐、氨基酸和一些糖类渗透;肌肉较少且排列不规则,在一些昆虫中,纵肌在外、环肌在内而与中肠肌肉排列相似。
功能:排除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并从排泄物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拱昆虫再利用。
9.昆虫马氏管的基段和端段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
①在端段,靠底膜侧的细胞质膜高度内褶,伸入细胞体三分之一左右,向着管腔侧的微绒毛细长而紧密,排列整齐,细胞内充满线粒体和内质网,称为蜂窝缘。
主要功能是吸收代谢物并且分泌如管腔。
②在基段,紧靠底膜的细胞质膜内褶较浅,向着管腔侧的细胞质膜形成的微绒毛较疏且长短不一,称为刷状缘,主要功能是从管腔内排泄物中再吸收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
10.蝶类和蛾类的区别蝶类触角棍棒状无单眼翅膀休息时合拢立于背习性一般白天活动蛾类触角丝状锯齿状或者双栉状等常有两个单眼休息时翅膀平放于身体两侧多夜间活动1初生分节: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其相邻体节间以节间褶相连2次生分节:成虫和不完全变态昆虫的若虫或稚虫其体壁大部分骨化,相当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
形成肌肉内脊,内脊前有一未骨化的膜质区节间膜成为体节分界3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的个体发育成为一个世代4年生活史:一种昆虫一年内的发育史,确切说是由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态结束止的发育过程5变态: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的状态改变成成虫状态的现象6复变态:全变态的一种特殊变态方式,其幼虫在各个时期在生活、习性、形态、结构有极大差别。
阮青6原变态:幼体到成虫要经历一个亚成虫期(性已成熟,但不生殖)浮游目特有7休眠:常由于不良环境引起昆虫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当不良环境消除后昆虫可马上恢复活动,继续生长的现象。
8滞育:由于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要经过一定的条件刺激,才能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9雌雄二型:同种昆虫除雌雄性器官的差异外,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等方面的差异。
大袋蛾雄有翅,雌蠕虫状10多型现象:同种昆虫有两种或更多类型个体的现象,蜜蜂、白蚁11离蛹:附肢和翅悬垂于蛹体外,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
甲虫、蜂类12围蛹:蛹体本身是离蛹,但紧密包被于幼虫最后一次脱下的皮形成的桶行的蛹壳里。
蝇类13被蛹:足、翅等附肢紧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
蛾、蝶14补充营养:成虫羽化后需取食一段时间达到性成熟,这段时间的取食叫补充营养。
15前口式:昆虫头部耳环身体纵轴成钝角或平行,多见与捕食性,步甲、蝼窟、天牛、吉丁甲16色素色:一种化学色,由体壁或体壁以下其他组织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颜色决定。